聚焦防汛抗洪|水退人進搶農時——湖南益陽農業災後恢復生産見聞-新華網
新華網 > 新聞 > 正文
2024 07/06 22:05:16
來源:新華社

聚焦防汛抗洪|水退人進搶農時——湖南益陽農業災後恢復生産見聞

字體:

  “水退完之後,記得要第一時間給稻子追肥消毒。”在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修山鎮蓮盆嘴村的一處稻田邊,桃江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股股長符呈祥反復叮囑着種糧大戶申世清。

  幾天前,由於連降大雨,修山鎮有3000多畝稻田被淹,部分水稻甚至完全沒入水中。從7月3日開始,隨着天氣連續放晴,洪水逐漸消退,恢復農業生産迎來了好時機。

  申世清家共有20多畝稻田被淹,原本金黃色的稻穀變成了黑黃色,稻穗上也沾滿了泥漿,這讓申世清有些着急,好在絕大部分水稻都沒有倒伏,還有挽救的餘地。

  申世清家被洪水淹沒的稻田。新華社記者周勉 攝

  仔細查看完田裏的情況後,符呈祥和農技專家們來到修山鎮政府辦公樓,召集幾名當地種糧大戶開展了一次臨時培訓。在花了半個多小時解答了大戶們的問題後,專家們給出了詳細的補救方案:加強水稻肥水管理,增施葉面肥,尤其要加強對後期可能出現的白葉枯病、紋枯病和稻瘟病等病害的監測預防。

  位於武潭鎮的桃江縣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園的災情比較嚴重,隨處可見倒塌的蔬菜大棚和被損壞的制氧機、投料機等養殖設備。記者見到湖南學子生態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莫義軍時,他正在指揮着1&挖掘機和3&卡車對一處被沖毀的魚塘塘壩進行重建。“垮了一口塘,各種魚類總共被沖走了3萬多公斤。”莫義軍介紹,“預計恢復正常生産還需要半個月時間。”

  工人正在搶修被沖毀的塘壩。新華社記者周勉 攝

  “整個園區有6家現代農業企業,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武潭鎮黨委副書記胡立輝告訴記者,除了帶領黨員幹部參與恢復生産外,他們還對園區內的溝渠進行了疏通和加固,並到各村&&勞動力和施工車輛,為園區企業的農業設施重建提供幫助。

  歐江岔鎮是益陽市赫山區的農業大鎮,共有耕地面積9萬多畝。截至7月2日,歐江岔鎮種植業受災面積52482畝,其中成災面積29755畝,絕收面積500畝。

  “早稻馬上就要成熟,預計還有1周時間就進入收割期,我們必須抓緊時間。”歐江岔鎮鎮長劉志勝介紹,根據30多名技術員前期從各村組反饋回來的情況,按照農業受損輕重順序,當地派出26名水利技術人員分片指導搶險救災,並派出4個農業抗災救災服務隊幫助農民搶抓農時、恢復生産。

  “全市儲備了28.3萬公斤水稻種子以備隨時調用。”益陽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小陽介紹,目前益陽市、縣兩級農業農村部門共組建68個防災減災專家技術指導組、26個農機應急搶修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對農民開展點對點的生産幫扶,保障即將到來的“雙搶”能順利進行。(記者周勉、程濟安)

【糾錯】 【責任編輯:左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