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保靖縣堅持把發展村集體經濟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描繪出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直至“強筋壯骨”的新圖景。
保靖黃金茶茶園一角
“量質”雙提
“力爭實現2024年經營性收入和凈利潤村均增長15%以上。”年初保靖縣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2024年村集體經濟發展工作目標。縣委、縣政府制定了黨建“五提”行動,把村集體經濟提質作為重中之重,&&了進一步促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新十條”措施,即:成立強村公司、開展居間服務、進行土地流轉、做好消費幫扶、盤活閒置資源、深化入股分紅、用活幫扶資金、落實獎勵政策、防控村級債務、加強財務管理。
立足區位優勢、資源稟賦,鄉(鎮)村兩級黨組織按照“定一個好規劃,找一條好路子,活一方經濟,富一方群眾”的發展思路,因村施策走好村集體經濟壯大提質之路。
“抱團”升級
近年來,保靖縣探索形成産業聯盟、強弱聯建、村企聯合、金融聯動、對口聯幫、風險聯擔等發展模式,形成“六聯”抱團發展。提質之際,打造“六聯”抱團“升級版”,讓越來越多的資源變資産、産品變商品、村民變股民、人力變人才、優勢變動能、面子變裏子。
升級産業聯盟模式,通過“片區聯創”促鄉村共富,高標準打造鳳巢山示範片,形成以甘溪村為核心幫帶大妥村、馬洛村、胥樂村、鹽井村聯動發展“1+N”模式,成立了片區黨委,打造鄉村振興片區共富發展“保靖樣板”。
通過升級村企聯建模式,引入“鄉村合夥人”,形成以黨建引領組織聯建、幫扶聯建、利益聯建為抓手的“村企聯建”新模式,讓企業有利潤、村民有收益、村集體有效益。
抓住岳陽市對口幫扶保靖縣30周年契機,升級對口聯幫模式,攜手推進“百企聯百村”,選取100個班子強、産業優、群眾基礎好、項目見效快的村(社區),與100家岳陽市企業結對合作。
“資源”加碼
保靖縣還通過人才、資源的聚集,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大力開展“五進四回”富民興村行動,即規劃進村、科技進村、企業進村、文化進村、資金進村,鄉賢回村、能人回村、青年回村、務工人員回村,加速推動資源要素向鄉村振興一線傾斜。
以縣直機關黨建“1+1”為抓手,發揮縣直機關黨組織優勢,開展以資金下鄉、資源下鄉、人員下鄉和幫産業發展、幫素質提升、幫支部建設為主要內容的“三下三幫”助力聯點村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同時,解決“一事一案一類”關鍵小事,建立聯席會議,19家單位聽哨報到,累計整合扶貧資金9300余萬元,每年選擇10—14個左右具備條件的村由中央、省重點扶持,確保每村補助資金不低於50萬元。防範化解村級債務風險,在低負債下推動村集體經濟良性發展。(向偉 吳藝晨 李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