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會同縣高椅古村,因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宛如一把高高的太師椅而得名,位於雪峰山脈南麓、巫水河北岸的&地上。

走進高椅古村,仿佛穿越了時空,走進了一段厚重歷史。104幢窨子屋不疏不密,組成一朵梅花開在“太師椅”的椅面上。每幢房子的建築年代都有封火墻底層的銘磚為記。村落以五通廟為中心,呈梅花狀分成5個群落,村中道路縱橫交錯,宛如網狀鋪開。民居一律青磚墻,兩端呈梯狀翹角馬頭高聳,夾峙着一條條青石板小巷,曲折幽深。每戶獨立小院,又與鄰家相通,有江南風格,又有濃郁的沅湘侗家風情。

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發掘,高椅人在傳承和發掘中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保護古建築風貌的同時,傳統文化的挖掘也同步進行。古村游、鄉村游、踏青游……各地游客紛至沓來。

文旅交融中,高椅古村非物質文化遺産得到傳承與發揚,以儺戲“杠菩薩“為代表的傳統戲劇,以儺堂面具雕刻、窗花雕刻,剪紙為代表的民間美術,以糍粑、泡飯、火塘臘肉為代表的地方美食,以“頭擔水”“放生節”“黑飯節”為代表的侗鄉習俗,隨着游客的進進出出,走出了“深閨”。(蘇崢嶸 唐鐳 胡江勇)
【糾錯】 【責任編輯:左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