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肇源:鹽鹼地“變身”背後的故事-新華網
2023 12/07 08:00:00
來源:新華網

黑龍江肇源:鹽鹼地“變身”背後的故事

字體:

  新華社哈爾濱12月6日電(記者強勇)12月的東北,天氣寒冷,但在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西海濕地公園,晨跑、鍛煉的居民卻不少。佔地數千畝的公園裏,環湖路、健身大道、休閒廣場等一應俱全。

  “這裏過去是一片鹽鹼荒灘,垃圾堆積,環境破壞嚴重。”肇源縣居民吳建明親身感受到生活環境的變化。他説,政府把這裏改造成濕地公園,冬天可以賞雪,夏天可以垂釣,還能沿著玻璃棧道看滿池的荷花。

  西海濕地公園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以生態保護、休閒娛樂、旅遊觀光為主的開放式濕地公園,其中水塘面積逾3000畝。

  鹽鹼地“蝶變”濕地公園是肇源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

  地處黑龍江省西南部的肇源縣,縣域內分布著不少鹽鹼地。肇源縣委書記遲維喜説,近年來,肇源縣聚力打造水清岸美、山水林田湖良性迴圈的生態之城,狠抓生態建設,加快推進鹽鹼地綜合開發利用。

  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鯰魚溝濕地,船行蘆葦蕩,驚起一群水鳥(6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強勇 攝

  在肇源,曾經“只長鹼蓬草,不長豆和糧”的鹽鹼地,加快變身生態家園和魚米之鄉。

  “以前刮風能撲人一臉‘鹼面子’,別説種地養魚了,連鳥都不來。”在肇源縣鯰魚溝濕地,鯰魚溝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蔡雲樓説。公司引來嫩江水,改造形成3萬畝穩産田和12萬畝人工濕地,生態改善吸引了鴛鴦、丹頂鶴、東方白鸛等各種鳥類。

  肇源縣古恰鎮古恰村村民韓丙東靠養魚蟹和種植水稻,每月有5000多元收入,還實現了在家門口打工。

  鹽鹼地還是重要的後備耕地資源。肇源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曹桂海説,通過多年探索,肇源縣形成了把水利工程改良、農業耕種改良、生物和化學改良有機結合的鹽鹼地改造之路。目前,肇源縣已有50多萬畝鹽鹼耕地變為畝産1000斤以上的穩産田。“鹽鹼地綜合開發利用不僅釋放了後備耕地潛力,還促進了生態改善、農民增收。”曹桂海説。

【糾錯】 【責任編輯:董雲竹 才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