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1月27日電(記者侯鳴、劉赫垚)農歷小年,一則消息打破了中俄邊城黑龍江省綏芬河市冬日的寧靜:25日,綏芬河市報告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9例無症狀感染者。
綏芬河是一個“火車拉來的城市”“百年口岸”,是中歐班列“東通道”上的重要一站……小城的標簽很多,每一個都讓它與眾不同。
疫情再度襲來,已經歷多輪新冠病毒“侵襲”的綏芬河人有條不紊地積極應對。流調溯源、密接排查、隔離管控、全員核酸檢測……這座邊城以“疫”為令,舉全市之力抗擊疫情。
在綏芬河一處核酸檢測點,市民在進行核酸檢測。新華社記者 侯鳴 攝
26日中午,綏芬河市海融富華苑小區居民魏彩玲在社區核酸檢測點排隊等待檢測。“這次疫情來得突然,社區怎麼要求,我們就怎麼做,相信很快能戰勝疫情。”她説。記者在現場看到,等待核酸檢測人員的隊伍有百米長,居民們保持安全距離有序排隊。
在綏芬河市光華社區一處核酸檢測點,谷先明和同事在忙碌著。
“我們25日早晨5點多就過來了,在社區負責組織全員核酸檢測和小區卡口值守等工作。之前綏芬河也發生過疫情,我們對這些工作比較熟悉。”谷先明是綏芬河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的下沉幹部,為保障全員核酸檢測順利進行,他與同事一直堅守在一線,雙眼布滿血絲。
除了一雙雙熬紅了的眼睛,在綏芬河“疫”線,還能見到一雙雙凍紅的手。
在綏芬河一處核酸檢測點,市民有序排隊等待檢測。新華社記者 侯鳴 攝
“您好,請掃健康碼和行程碼,並做登記。”在綏芬河市北海社區一小區卡口,“90後”女孩劉榕淇在寒風中不停地搓手跺腳,一直露在外面的雙手凍得通紅。
“我下沉到社區主要負責小區居民和進出車輛登記工作,居民都很配合。中午12點到崗,值守到晚上6點。”劉榕淇是綏芬河市政府外事辦公室的一名翻譯人員,平時也參與過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雖然很辛苦,但她説:“能為家鄉抗疫盡份力,我感到很光榮。”
當前,綏芬河市所有出入城通道實施嚴格交通管制,市民非必要不離市。市民和防疫人員之間早已形成了無聲的默契,合力打贏這場阻擊戰,迎接“春天”早日到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