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痛中心成功救治一名突發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從確診到血管再通,醫護團隊爭分奪秒,僅用9分鐘便完成關鍵救治步驟,使患者轉危為安。

患者張先生41歲,是一名企業安保人員,因長期熬夜、大量吸煙,近日在交班時突發胸口劇痛,伴有大汗及瀕死感,隨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救護車抵達後,急救人員立即完成院前檢查並將相關信息同步至醫院。
患者到院後,哈醫大一院急診團隊迅速啟動胸痛中心綠色通道。
8時02分,護士站工作人員緊急為其分診。經診斷,張先生為ST段抬高型心梗。
8時03分,副主任宋濤聽到患者病情説明後立即奔向護士站。
8時05分,宋濤與家屬溝通患者病情後,決定立即為患者實施冠脈造影、開通血管等治療方案。
8時06分,患者直接進入位於急診室負一層的急診負壓導管室,準備為其實施急診手術。
8時09分,宋濤立即為患者進行橈動脈穿刺、血栓抽吸及冠脈支架等方案。
8時11分,隨着手術的緊張進行,張先生堵塞的血管得到及時疏通。手術後,張先生心臟冠狀動脈血運良好,病情得到極大改善。
宋濤指出,急性心梗搶救的“黃金時間”為發病後的12小時之內,越早開通血管,對心肌的保護效果越好,患者遠期預後也越佳。他提醒,中青年心梗發病率近年有上升趨勢,多與長期熬夜、吸煙、高血壓、高血脂及肥胖等危險因素相關。公眾應重視“生命健康八要素”,即合理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不吸煙、保持健康睡眠,以及定期監測血壓、血脂與血糖。如突發持續胸痛、胸悶、背部放射痛等症狀,須立即撥打120,送至具備急性胸痛診療能力的醫院救治。
哈醫大一院作為全省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心,多年來已構建起覆蓋院前急救、院內綠色通道、介入手術、重症監護及康復管理的全流程診療體系,顯著縮短了急性心梗患者的救治時間。(徐旭 李曉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