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深化能力作風建設 哈爾濱強能力賦能高質量發展-新華網
2025 11/18 14:06:20
來源:黑龍江日報

持續深化能力作風建設 哈爾濱強能力賦能高質量發展

字體:

  初冬的哈爾濱寒意漸濃,發展熱度卻持續攀升:高新企業車間裏機器轟鳴,開足馬力衝刺四季度;網紅旅游打卡地刷屏朋友圈,秋韻活力滿格;重點項目建設現場熱潮涌動,攻堅克難只爭朝夕……

  發展加力度,幹事拼速度,幹部有溫度。經歷近兩年冰雪季的火爆出圈,哈爾濱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精氣神更足了、信心更強了,處處洋溢着實幹奮進的蓬勃生機,能力作風之“變”正在各行各業生動實踐。

  能力作風建設給冰雪旅游加大分,更為哈爾濱全面振興發展助強力。哈爾濱市始終堅持把改進幹部能力作風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保證。今年,以“勤學習強能力、重調研善謀劃、優作風重實幹、抓落實提質效”為重點,馳而不息深化幹部能力作風建設,為哈爾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堅實保障。全市上下形成幹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幹、群眾敢首創的良好氛圍,讓新征程的風景更美。

  解放思想上求“變”

  守正創新中提質

  走進哈爾濱新區的哈爾濱同創普潤集團有限公司,一樓大廳的專利證書彰顯其半導體材料領域的硬核創新實力和産業競爭力。作為全球最大的超高純金屬材料生産基地,同創普潤從立項、選址,到建成投産一路跑出了加速度,董事長於啟明直言,“政府給予我們‘保姆級’的護航服務。”

  2022年以來,新區組建項目建設保障攻堅團隊。接到同創普潤項目建設“訂單”後,立即派出相關職能部門陪同企業選址,協調省、市級部門,不到兩個月滿足所有施工條件,創造了同規模項目全省最快開工紀錄。建設中遇到問題,新區立即開展現場辦公第一時間解決,不到兩年便完成9萬平方米廠房建設。

  新區聚焦科技創新領域,以能力作風建設為抓手,從創新思維破題,在科技招商模式、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服務上協同發力。舉辦業務大講堂,選派幹部駐點哈爾濱工業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實踐鍛煉,組建全省首支“科技部門+招商國企+投資機構”的職業技術經理人團隊,開展“謀、選、招、落、服”全鏈條轉化服務。“我們組織幹部深入高校、科研院所及重點企業調研,圍繞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環節建立創新平台培育庫,構建全鏈條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如今已成為全省首批概念驗證中心與中試熟化平台的集中地,服務已升級為2.0版本。”哈爾濱新區科學技術局局長王迪&&。

  坐落於哈爾濱新區雪花東街203號的哈爾濱創意設計中心,6000平方米的空間滿滿的藝術范兒。作為省級創意設計核心平台,這裡既承載着頂層設計、戰略諮詢等一站式服務功能,更通過“設計+産業”“設計+文化”“設計+科技”的多元展陳,成為東北亞創意設計新高地建設的重要窗口。

  談及引進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來哈爾濱設立創意設計中心的過程,哈爾濱市委宣傳部專員趙龍介紹,市委宣傳部解放思想轉換站位,把被動需要變成主動代辦、把傳統的資源對接變成高效的精準匹配,中心從簽約到落成投用僅用時76天。

  南崗區花園街歷史文化街區於今年8月亮相,百年“黃房子”建築群搭配復古電話亭、“草莓熊”打卡點,知名西餐廳延續城市味覺記憶,以“復古場景+潮流元素+煙火氣息”成為文旅新熱點。為讓“黃房子”從沉睡老建築到文旅新地標,南崗區打破思維定勢,通過頭腦風暴會、專家問診會等形式吸納前沿理念,成立花園街歷史文化街區專班,構建“一辦五組”協同攻堅格局。秋林地區管理處辦公室主任邵鵬介紹,改造堅守“保護優先、活化利用”原則,秉持惠民生初心,實現“建築記憶”與現代功能的和諧共生。

  提升能力上求“深”

  賦能發展中見行

  “在這片沃土有得天獨厚的應用場景,我們要腳踏實地助力農業發展。”作為深哈産業園首家入駐企業,黑龍江惠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初海波感慨新區以“護航溫度”持續點燃企業“創新熱度”。

  惠達科技入駐新區之初,新區科技局政策宣講員便主動上門解讀人才補貼、研發支持、房租減免等政策。2023年,當企業因業務擴張需新建廠房時,政策宣講員為其精準匹配了8000平方米的標準廠房資源。“政策紅利、護航行動如同‘及時雨’,助力惠達科技深耕智慧農業賽道,成長為行業領軍企業。”初海波説。

  日前,記者來到哈爾濱機場新建國際航空貨運物流中心項目建設現場,多棟定制化廠房主體輪廓清晰,外部施工已收官,即將進入內部裝修與設備安裝階段。這裡既是哈爾濱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的核心承載區,更是新時代東北振興中能力作風建設的生動實踐場。自2024年5月掛牌成立以來,在哈爾濱空港保稅集團全力推動下,哈爾濱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於今年成功獲批,並以當年謀劃、當年供地、當年開工、當年完工的速度,高標準推進項目建設。

  “國家物流樞紐申報競爭激烈,方案需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專家的最嚴評審,要回答‘憑什麼選你們’‘憑什麼做成事’兩個核心問題。”回憶起申報歷程,空港保稅集團董事長張洪光感慨萬千。面對政策解讀、案例調研、方案撰寫等複雜任務,集團戰略發展部部長吉祥帶領團隊加班加點研究國家政策、剖析同類案例、打磨申報方案細節,最終哈爾濱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從全國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東北地區首個以空港為核心載體的國家級物流樞紐。

  轉變作風上求“實”

  擔當作為中建功

  在哈爾濱工大衛星研發試驗總部基地,科研、生産熱潮涌動。試驗車間內,巨大的熱真空試驗系統靜靜矗立,技術人員密切監測真空熱試驗數據;另一車間,兩顆即將出廠的衛星迎來“收官之戰”,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裝配工作。

  在服務工大衛星早期發展過程中,為破解企業面臨的巨大資金壓力,新區科技部門幹部主動上門,多次對接。不僅詳細解讀省、市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政策要點,還全程輔導企業撰寫申報材料,積極幫助對接上級。最終,工大衛星成功獲得1200萬元省級資金支持,新區科技局兌現240萬元區級配套資金,提供了硬核支撐。如今,工大衛星已成長為具備年産180顆500公斤級衛星能力的行業領先企業,成為拉動新區商業航天産業發展的“鏈主”企業。

  日前,由哈爾濱聯合飛機科技有限公司研發製造的鉑影T1400無人直升機在平房區(哈經開區)成功首航。這架烙印着“龍江智造”硬核標籤的“空中重卡”,正重新定義工業級無人機的性能邊界。在省、市、區三級政府的“綠色通道”保障下,政企協同強力支撐,聯合飛機黑龍江大型無人直升機産業基地僅用一年就完成了從奠基到投産的跨越,創造了航空産業建設的“龍江速度”。

  這份加速度得益於平房區(哈經開區)打造的“五包五保”服務模式,即包指導保謀劃儲備、包對接保要素供給、包服務保前期手續、包協調保投資進度、包全程保投産達效,提供從謀劃、開工、建設到投産的全生命周期服務。

  旅客僅需10秒即可完成通關,如何做到?近日,記者來到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親身體驗經過升級改造的T1航站樓“智慧旅檢”通關服務。在入境環節,體溫檢測、行李機檢、核輻射探測等9項監管流程整合於200米通道內,入境旅客通關時間壓縮至10秒;在出境環節,海關與機場安檢合二為一,對手提行李進行“一次過檢”、托運行李“一機雙屏”聯合查驗,減少1道通關檢查環節和2次排隊等待,通關體驗舒暢。

  為確保高效、安全、快速地推進項目,哈爾濱市商務局會同採購主體省機場集團、查驗單位機場海關和哈爾濱邊檢站,提前制定推進方案,對全過程統一管理。施工期間,更是24小時值班值守。2024年1月完成項目招標工作;3月完成項目合同簽訂工作;7月組織監理單位及口岸查驗單位開箱驗收……採購、安裝、驗收等工作全部完成總用時僅7個月。

  在哈爾濱航空口岸“智慧旅檢”建設背後,是哈爾濱市商務局、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海關、哈爾濱&&境邊防檢查站、省機場集團持續強能力優作風提質效的具體實踐,以實實在在的服務優化,彰顯作風轉變的深度、能力提升的力度。

  通過一關兩檢、先期機檢、自助邊檢等便利通關模式,今年1月至8月,累計&&境旅客逾41.36萬人次,同比增長23.2%。

  高質量發展上求“效”

  改革攻堅中出彩

  青磚紅瓦勾勒中西合璧的建築曲線,雕花穹頂下流轉着跨越百年的市井氣息,坐落於道外區的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作為哈爾濱市新晉“流量地標”,正以“傳承+創新”的姿態,讓老字號的煙火氣與新品牌的時尚感碰撞交織,綿延生長。

  加快發展,呼喚使命擔當;改革攻堅,尤須過硬本領。道外區深入剖析制約文旅産業發展的思想堵點與機制障礙,將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復興確定為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點,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董向英説:“在推進改造過程中,面對産權複雜、資金短缺、技術修復難度大、群眾期望高等現實問題,廣大幹部以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擔當破解難題,主動深入一線、逐戶走訪溝通,爭取居民商戶支持,同時引入專業團隊進行建築修繕和業態規劃。我們還組織幹部到先進地區學習城市更新經驗,提升專業能力。”

  某國潮品牌咖啡館落戶街區以來,熱度持續走高,成為年輕游客必到的打卡地。談及落戶,店長感觸頗深:“政府提供‘一窗辦理’服務,從營業執照到裝修審批,全程專人對接,效率特別高。我們門頭設計涉及歷史風貌保護,原本擔心審批複雜,但街區管理方主動協調,請專家指導,既保留了特色,又符合規範。現在街區人氣越來越旺,我們的客流量也穩步增長。”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以好作風好形象在新征程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全區集中力量開展環境綜合整治與安全服務保障升級,旅游季期間,保潔延長至晚12點,機關幹部以志願者身份下景區,確保垃圾落地即清掃。街區的變化,游客用腳步投票、市民用笑容點讚。這份火爆不是偶然,是眾多黨員幹部&&老街、敢想敢為、敢闖敢幹激發出的新活力。今年暑期街區單日流量高峰達8萬人次,同比增長35%;上半年道外區旅游人次和旅游消費同比分別增長19%和29%。

  在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院內,一批嶄新的碼垛機器人整齊“列隊”,等待發運奔赴生産線。今年,經新區推薦申報,博實自動化成功獲得“國家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先進集體”稱號。該榮譽是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國家級集體最高榮譽。公司招聘主管楊振雪直言,這一成果既凸顯了博實自動化在産業升級、社會責任、産業鏈協同等方面的引領作用,更離不開新區在培育優質製造企業、打造産業發展生態上的硬核助力。

  新區錨定轉變作風、真抓實幹,通過包聯服務、流程優化、人才賦能等系列舉措,努力破解民營企業發展瓶頸。對博實自動化周邊道路進行升級改造,提升綠化品質、完善照明設施,既提升了企業物流運輸效率,也為員工營造了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推行全流程代辦領辦機制,企業所需的各類證明開具、審批手續辦理等事項,均由園區服務團隊全程代辦領辦,無需企業分心協調,大幅縮短了辦事時間,讓企業將全部精力投入核心業務;主動搭建“橋梁”,幫助博實自動化對接場地需求、高端人才、産業資金等關鍵資源。(記者 劉莉)

【糾錯】 【責任編輯:郭梁越 李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