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的2025年秋季學術會議9月12日在哈爾濱工程大學開幕。來自中國科學院、德國科學院等機構的20余位院士,以及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5700多位物理學者、以及線上20000余名物理學者和學生聚焦物理學前沿、共話創新發展。
會議為期3天,設置21個專題分會場,覆蓋粒子物理、場論與宇宙學、核物理與加速器物理、量子信息、材料科學、等離子體物理等多個前沿領域。通過大會特邀報告、分會場研討等形式,與會學者圍繞學科熱點展開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大會頒發中國物理學會2024-2025年度物理獎,表彰在基礎研究和應用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研人員,山西師範大學許小紅、北京大學徐莉梅等8人獲獎。
國際合作成為本屆會議亮點。磁學分會場由中國物理學會與美國物理學會聯合主辦,量子信息分會場由中國物理學會與英國物理學會共同承辦,彰顯中國物理學界開放合作的學術姿態。會議還邀請多家科技企業展示最新技術成果,搭建産學研對接平台,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會議特別關注青年學者成長,通過設立青年學者報告專場、組織頂尖學者互動交流等方式,為年輕科研人員提供展示與學習機會。全國物理學院院長聯席會議、中國物理學期刊專場報告會等配套活動同步舉行,進一步拓展學術交流深度。
自1999年創辦以來,中國物理學會秋季學術會議已發展為我國物理學領域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學術活動。
【糾錯】 【責任編輯:郭梁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