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黑龍江省以“九珍十八品”之名,向世界遞交一張跨越寒溫帶的生態名片。為進一步擦亮“九珍十八品”金字招牌,解讀黑龍江優質森林食品,新華網聯合“九珍十八品”品牌推出高端訪談《九珍十八品會客廳·藥食問道》欄目。欄目以“高寒植物、高倍營養、高端製造”為根基,邀請中醫專家循森林四季,探膳食真味,解碼本草基因。通過深度對話,呈現黑龍江森林食品如何在寒地黑土中完成從林間到餐桌的價值蝶變,重塑人類與自然共生的嶄新範式。
本期,走進訪談間的嘉賓是——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孫志新,聽他介紹“九珍十八品”中的刺五加,探索其背後的故事。
新華網:刺五加年産量較大,根係發達,在闊葉林下長勢良好。黑龍江地區的氣候、生態對刺五加生長有哪些優勢?
孫志新:早在1901年發表的《滿洲植物志》中記載刺五加分佈於中國東北地區綏芬河三岔口、張廣才嶺、龍潭山、小白山等。《中國植物志》中也記載了刺五加分佈於黑龍江、遼寧、吉林、河北、山西,逐步演變成黑龍江道地藥材。
寒地環境的核心特徵是低溫、晝夜溫差大、生長周期短且冬季休眠期長。這些條件通過調控植物的代謝機制,間接促進有效成分的合成與積累。刺五加擁有“耐寒、耐微陰遮蔽、喜肥沃濕潤土壤”的生物學特性,黑龍江地區的氣候和生態都非常適合其生長。
在氣候優勢上,黑龍江地區季節分明。夏季溫度適中,而冬季有積雪覆蓋,可保護根係,滿足其“耐寒不忌寒”的需求。同時,這裡降水與濕度適配,滿足刺五加喜濕潤的特性。
在生態優勢上,這裡土壤肥沃、污染少,生物協同性強。大小興安嶺的闊葉林為刺五加提供了50%-70%的遮蔭率,滿足其耐微陰遮蔽的特性。
新華網:刺五加有“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的作用,基於現代的臨床研究,請您為我們講解一下它在哪些病症上療效更突出?
孫志新:刺五加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言其功效為“無毒,久服輕身、耐老、增年”。在現代臨床藥理學研究中,刺五加具有抗疲勞、抗輻射、抗應激、耐缺氧、提高機體對溫度變化的適應力,以及解毒的功效。同時,能降低細胞脂質過氧化,對動物實驗性移植瘤、藥物誘發瘤、癌的轉移和小白鼠自發白血病都有一定的抑製作用。此外,還能改善大腦皮層的興奮、抑制過程,提高腦力勞動效能。
新華網:從中醫體質角度看,刺五加適用於哪些人群?不適用哪些人群?
孫志新:刺五加的使用需結合其“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的作用,以及味辛、微苦,性溫,歸心、脾、腎經的性味特點。刺五加適用於脾肺氣虛、腎氣不足的人群。它能補脾氣,益肺氣,並略有祛痰平喘之效,單純的脾氣虛證和肺氣虛證亦宜選用。
刺五加還能溫助陽氣,強健筋骨。治療腎中陽氣不足,筋骨失於溫養而見腰膝酸痛者,可單用,或與杜仲、桑寄生等藥同用。此外,刺五加有補心脾之氣的功效,安神益志,可與酸棗仁、遠志、石菖蒲等養心、安神之品配伍。
刺五加不適用於少年兒童,也不適用於孕産婦、哺乳期婦女、陰虛體質、濕熱體質、實熱證患者等。
新華網:“九珍十八品”將刺五加納入核心品類,結合科學技術開發出了多元化産品。您認為這種“傳統藥材現代化”的轉化思路,在保持藥效、擴大消費人群、提升附加值方面成效如何?
孫志新:年輕消費者對口感、風味要求高,産品可能需添加大量糖、調味劑或稀釋濃度,導致刺五加有效成分佔比過低。因此,年輕化産品可通過場景化、功能化、便捷化的設計,成功觸達更廣泛的消費群體。一方面覆蓋“亞健康年輕群體”,另外一方面降低消費門檻,強化“日常化”認知,有利於擴大消費人群。(視頻剪輯:孫博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