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黑龍江省以“九珍十八品”之名,向世界遞交一張跨越寒溫帶的生態名片。為進一步擦亮“九珍十八品”金字招牌,解讀黑龍江優質森林食品,新華網聯合“九珍十八品”品牌推出高端訪談《九珍十八品會客廳·藥食問道》欄目。欄目以“高寒植物、高倍營養、高端製造”為根基,邀請中醫專家循森林四季,探膳食真味,解碼本草基因。通過深度對話,呈現黑龍江森林食品如何在寒地黑土中完成從林間到餐桌的價值蝶變,重塑人類與自然共生的嶄新範式。
本期,走進訪談間的嘉賓是——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周圍血管病一科主任、主任醫師高傑,聽她介紹“九珍十八品”中的紫蘇,探索其背後的故事。
新華網:我們了解到,紫蘇分佈廣泛。請介紹一下,黑龍江的氣候條件對紫蘇的生長有何益處?黑龍江生産的紫蘇産品相較於其他地區有哪些突出優勢?
高傑:黑龍江寒溫帶氣候、晝夜溫差大、黑土肥沃,為紫蘇提供了高活性成分積累的獨特環境。本地紫蘇中的紫蘇醛含量顯著高於南方産區,抗氧化能力更強。黑龍江紫蘇産品在心血管保健、抗炎功效上更具優勢,且因無污染環境,農殘及重金屬指標遠低於國家標準,是高品質藥食原料的理想産地。
新華網:紫蘇作為“藥食同源”品種之一,在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上都有突出表現,其獨特的活性成分賦予了它哪些不可替代的優勢,使其能在眾多植物中脫穎而出?
高傑:紫蘇除了可以作為新鮮的蔬菜和調味料以外還有珍貴的藥用價值,主要體現在其含有三大核心成分:分別是紫蘇醛、迷迭香酸及α-亞麻酸也就是Omega-3。
紫蘇醛具有強效抗菌抗病毒,尤對呼吸道感染有特效;迷迭香酸是天然抗炎劑,抑制過敏反應,緩解濕疹、哮喘;α-亞麻酸也就是Omega-3,具有調節血脂、保護血管內皮、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三者協同形成“抗炎-抗氧化-代謝調節”網絡,能緩解支氣管痙攣、抑制細菌,並有使血糖上升等作用,在“藥食”兩用植物中獨樹一幟。
新華網:紫蘇在日常飲食中有多種用法,如入菜、泡茶等,不同用法在發揮其功效上有何側重?在使用過程中又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高傑:紫蘇入菜可以行氣和胃,像夏季天氣炎熱潮濕,人們易感到胃脘脹悶不適,採摘紫蘇嫩葉做湯、做菜食用,有行氣和胃的功效。例如在做寒涼食物時放幾片紫蘇葉,不僅能提升食物味道,還能解食物的寒涼之性,避免腸胃不適。而且紫蘇有解魚蟹毒的作用,但如果食用魚蟹後出現嚴重的中毒症狀,如劇烈嘔吐、腹瀉、腹痛等,應及時就醫,不能僅依靠紫蘇來解毒。另外,將紫蘇與生薑、蔥白、香菜等配菜一起食用,能起到疏風宣肺、散寒邪的作用,適用於外感風寒、輕度感冒的人群,起到一定的預防和緩解症狀的效果。沖泡紫蘇葉作茶飲還可以預防感冒、緩解胸腹脹滿。在三伏天,暑濕之氣較重,人們出現頭暈、腦脹等情況時,用紫蘇葉泡茶喝,既可解暑,還可祛除體內濕氣。
雖然紫蘇好處多多,但是在日常飲食中使用時,也應注意適量,一次常用量為6-9克即可,不宜久煎和過量食用,適度很重要。
新華網:從中醫角度看,紫蘇對於哪些病症有調理作用?哪些體質的人不適合使用紫蘇?
高傑:紫蘇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理氣安胎、解毒消食的功效。尤其適用於風寒感冒伴咳嗽和胸悶者,以及脾胃氣滯導致的嘔惡、腹脹,還有海鮮中毒引起的腹痛、嘔吐,紫蘇能很好地發揮藥用價值。雖然紫蘇優點很多,但是有一些人群不宜食用紫蘇,紫蘇性溫,一些熱病及熱症不適宜食用。例如舌紅少苔、手足心熱為症狀的陰虛內熱者及動則汗出、乏力的氣虛自汗者,尤其是脾虛便秘者及溫病初起者忌用,以免助熱傷津。
新華網:“九珍十八品” 將紫蘇納入核心品類,結合科學技術開發出了多元化産品,這種“傳統藥材現代化”的轉化思路,是否讓紫蘇的藥用價值得到更廣泛應用?加工後的紫蘇藥用産品是否更容易被普通消費者所接受?
高傑:“九珍十八品”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保留了紫蘇的活性成分,解決了傳統食用方法生物利用度低的問題。標準化生産可以確保藥效穩定,使紫蘇降脂、抗炎作用精準服務於慢病人群。産品形態也更符合現代消費習慣,降低了“中藥味”接受門檻,推動紫蘇從廚房佐料升級為科學循證的功能性健康産品。(視頻製作:張夢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