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在推進高質量發展進程中,龍江森工集團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積極探索推進生態産品價值轉換路徑,高質量構建了現代化生態産業體系,為加快建設綠色龍江聚勢賦能。
傳統産業升級 充分釋放林區生態優勢
打通“兩山”價值轉化路徑,産業發展是關鍵。
龍江森工集團以“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為戰略主線,突出生態産業的重要地位,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尋突破、在調整産業結構上做文章、在科技創新上求實效,全力構建獨具森工特色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加快實現綠水青山的高“顏值”和“金山銀山”的高價值。
營林綠化産業以“一網二庫四園百圃”建設工程為載體,共建成標準化苗圃100處,在圃苗木突破2億株,着力打造全國最大國有苗圃集群;森林農業以黑土地保護、科技賦能為重點,2024年森林糧食總産量首次突破30億斤,不斷豐盈“中國飯碗”;以“黑森”和“森”標為主體的中高端産品矩陣構成完整的森林食品産品體系,41款産品獲得“黑土優品”和“九珍十八品”省級公用品牌使用權;森林旅游康養産業提檔升級,中國雪鄉出現現象級“爆紅”,鶴北等13個林業局公司被評為國家森林旅游康養基地,森林旅游康養産業已成為森工經濟新的增長極;深入實施“鵝”“蜂”“麻”“籽”“樹”“藥”“參”“果”“蔥”等“九個一”産業項目突破工程,不斷釋放生態紅利,推動具有森工特色的現代林業産業提檔升級、壯大規模,生態産業發展水平持續提升,為龍江森工綠色高質量發展開拓新路徑。

聚焦“雙碳”目標 積極開展GEP核算
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主體,以其強大的碳匯功能和作用,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載體。
龍江森工集團聚焦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大力培育森林碳匯資源,抓好重點碳匯項目儲備,建立健全林業碳匯數據庫,深入推進國家和省級森林碳匯試點建設,推進生態産品總值(GEP)核算技術方案與實施方案在北京通過專家論證,為全國林業系統生態資源價值轉化提供了可複製的“龍江樣本”。
“龍江森工的方案首次將‘存量與流量雙維度’核算模型應用於國有林區,既量化森林資源的長期生態價值,又動態評估年度服務增量,為林業碳匯交易、生態補償機制奠定了科學基礎。”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世榮對龍江森工GEP核算方案給予充分肯定。
根據碳匯市場需求,龍江森工集團積極開發CCER碳匯自願減排産品,制定下發《龍江森工集團CCER項目開發儲備實施方案》,積極推進CCER項目機載激光監測,完成激光監測林場(所)4個、監測樣地18個,實現監測總面積14540.05畝;探索紅松、落葉松、雲杉人工林固碳增匯新模式,設置監測樣地和對照樣地118塊;編制完成林口林業局公司CCER項目的PDD文件,預計年均減排量4074噸,40年計入期總減排量超過16.29萬噸。
此外,龍江森工集團與七台河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創新實施“雙碳技術+工礦城市轉型”模式;向第9屆亞冬會捐贈了1萬噸碳匯減排量,積極助力“零碳”亞冬會;創新“碳匯+”合作模式,將“碳匯+”引入生態司法……龍江森工集團正以構建大生態格局為主線,着力打造林業碳匯經濟先行地。

加快轉型發展 開闢生物經濟新賽道
生物經濟——一個戰略性新興産業正在林區大地悄然崛起。
龍江森工集團依託森工林區豐富的林下剩餘物資源,利用生物質創新技術,充分開發林下剩餘物價值,不斷推動林下剩餘物向高附加值領域轉化,開發出生物質綜合利用産業新賽道,不僅破解了護林防火難題,更拓寬了企業增收新渠道,為集團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綠色動能。
龍江森工集團不斷加大科研投入,研發生産的木醋液氨基酸系列水溶肥作為生物質綜合利用技術的典型代表,採用生物乾餾專利技術研製而成,將可再生、取之不盡的林下剩餘物資源變廢為寶,産出一系列生物基的綠色替代産品。
“木醋液氨基酸系列水溶肥作為生物質綜合利用技術的一種,蘊含豐富的Fe、Mg、Zn等中微量元素。”森工林茂公司技術人員介紹,“它能快速補充葉面營養,促進光合作用以及花芽分化,並具有增強植物抗逆性、提高和改善果蔬品質、增加産量、殺菌抑菌等作用。”
通過大力拓寬生物經濟多元化市場,龍江森工集團攜旗下木醋液系列産品亮相2024黑龍江首屆農業科技成果區域展銷暨首屆黑龍江省大農業商機洽談會,吸引眾多客商前來洽談。僅2025年上半年,生物質基系列産品銷售額就達750余萬元。
除了研發木醋液系列生物質産品外,龍江森工集團還將林下剩餘物價值進一步轉化,在生物炭這一“黑色黃金”的研發上持續發力,這種由廢棄生物質轉化而成的高炭材料,以其多元化的功能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引領着一場前所未有的綠色革命。
站在新起點,龍江森工集團將持續探索生態價值轉化新機制,讓生態優勢源源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天穹更藍、山川更綠、江河更清,讓“兩山”理念厚植心田。(劉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