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森工集團:科技賦能+精準施策織密防汛“安全網”-新華網
2025 07/28 11:26:02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龍江森工集團:科技賦能+精準施策織密防汛“安全網”

字體:

  當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面對複雜多變的氣象形勢,龍江森工集團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嚴格落實“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理念,緊扣“防減救”責任鏈條,以科技賦能提升預警效能、以“動態清零”消除風險隱患、以實戰演練錘煉應急能力,多維度築牢防汛安全屏障,全力守護林區職工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和林區生態資源安全。

  智慧防汛:科技賦能“耳聰目明”

  “以前靠人工巡查,不僅耗時長,遇到暴雨天還存在安全風險。現在有了這些‘電子哨兵’,雨情、水情、險情實時傳回指揮中心,預警響應效率至少提升了70%!”東京城局公司森林防火部部長趙廷玉指着監控大屏上跳動的監測數據感慨道。

  今年,龍江森工集團以“科技+防汛”為突破口,構建起“空天地”一體化監測體系,累計安裝自動雨量監測系統130套、河流水情監測系統127套、地質位移監測系統37套,實現雨情、水情、險情“秒級採集、分鐘預警”。

  東京城局公司進一步加密監測網絡,新建18個水雨情監測站點、3個地質災害監測點,並升級通訊系統——新增無人機機巢站2處、衛星便攜站1套、衛星電話35部,為偏遠林場配備兩台發電機保障瞭望塔通信,真正實現“看得見、傳得快、判得準”。

  “這個‘水上偵察兵’能在30秒內抵達落水點,搭載高精度定位和智能避障系統,即使在湍急水流中也能精準作業,救援人員百米外遙控操作即可安全拖回被困人員。”通北局公司副總經理孫道森介紹,目前正開展專項培訓,推動科技力量從“可用”向“好用”升級。

  隱患清零:源頭治理“堅如磐石”

  “河道倒木清了,堤壩加固了,心裏踏實多了!”看著家門口海浪河煥然一新的河道,大海林局公司海浪河林場居民王大姐豎起大拇指。

  防汛之本在“防患於未然”。今年,龍江森工集團印發《2025年防汛抗旱工作大檢查通知》,針對病險水庫、河道險工段、山洪易發區等重點區域,開展“拉網式+地毯式”隱患排查,建立“整改銷號”閉環機制,確保風險“動態清零”。

  大海林局公司以“機械清理+日常巡查”雙軌並行,集中清除海浪河、二道海浪河河道倒木及建築垃圾1200余立方米,加密山洪危險區、地質災害點巡查頻次,強降雨前後實行“一日兩查”。同時,聚焦獨居老人、困難群眾,逐戶排查房屋漏雨、墻體開裂等問題,發放防汛“明白卡”1200份,明確避險路線和安置點,讓群眾“看得懂、記得住、用得上”。

  亞布力林業局有限公司則聚焦“硬體加固”,在正陽河段修築70厘米高混凝土子堤199米,在一號橋至水廠橋段修築110厘米高石砌子堤309米,形成“雙保險”防洪堤壩,同步清理河道30余公里、加固護坡1700延長米,讓“防”的根基更紮實。

  實戰練兵:應急處突“來之能戰”

  “報告指揮中心!水位超警戒線,10名群眾被困,請求支援!”近日,一場模擬極端暴雨引發洪澇災害的綜合演練在山河屯局公司上演。搶險組迅速加固河堤,無人機組精準定位受困群眾,醫療組快速轉運“傷員”,各環節銜接緊密,30分鐘內完成全部救援任務。

  “防汛預案不是‘紙上談兵’,必須通過實戰檢驗。”龍江森工集團森林防火部部長孫立濤&&,今年,集團科學修訂完善集團級、林業局級、林場級防汛應急預案,覆蓋組織指揮、物資調配、人員轉移等全流程。從局公司到林場(所)、社區,累計開展防汛抗洪、緊急避險演練415次。

  雙鴨山局公司以“龍威2025”應急演練為契機,圍繞極端暴雨引發的洪澇災害,模擬山洪搶險、轉移避險等關鍵環節,科學評估演練成效並整改問題,全面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穆棱局公司聯合多部門開展“城鎮內澇+河道漫堤”綜合演練,137名參演人員、15輛應急車輛協同作戰,檢驗了“監測預警—指令傳達—群眾轉移—搶險救援”全鏈條響應能力。

  物資儲備是應急的“糧草”。目前,全林區已儲備袋類167萬條、衝鋒舟39艘、皮筏艇172艘。為滿足今年應急物資需求,集團最新採購了編織袋、被褥、發電機、帳篷、救生圈、救生衣等134.98萬元的防汛物資裝備。各類物資按“分級儲備、就近調用”原則分佈,確保“備得足、調得快、用得上”。

  “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龍江森工集團正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將防汛工作做細做實,以最嚴標準、最實舉措為林區群眾築牢“安全堤壩”,堅決打贏防汛這場硬仗。(張牧秋)

【糾錯】 【責任編輯:才萌 董雲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