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森工林區,擁有658萬公頃的廣袤林海,這裡是眾多野生動物的天然庇護所。東北虎,作為森林之王,威風凜凜地穿梭於林海之間,它的每一次現身,都讓人為之震撼;東北豹,身姿矯健,行動敏捷,在山林中盡顯王者風範;狍子,萌萌的模樣,總是帶着幾分好奇,在林間歡快地奔跑;梅花鹿,體態優雅,身上的斑點如繁星點綴,為森林增添了一抹靈動的色彩……

這裡還有許多珍稀的鳥類,如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等,它們在濕地和河流邊棲息繁衍,為這片土地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截至目前,龍江森工集團有自然保護地39個,面積224.07萬公頃,佔施業區總面積的 34.02%,野生動物多達408種,野生植物近2000種。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共同描繪出了龍江森工林區自然界的絢麗畫卷。
奏響“守護曲” 珍稀訪客頻亮相
每年進入三月,龍江森工林區就陸續迎來了北歸的候鳥,它們成群結隊,飛躍山川河流,來到林區休憩或是安家。為了保護這些“小精靈”們,龍江森工集團結合林區實際,多措並舉,為候鳥遷徙“保駕護航”。

登高遠望,大沾河自北向南蜿蜒曲折,水流平緩,兩側濕地連片。周邊,鬱鬱蔥蔥的林木,宛如一片綠色海洋,滋養着這片土地及生靈。
生態環境好不好,鳥兒會用翅膀來“投票”。
凌晨三點半,大沾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科長谷彥昌開始監測記錄白頭鶴的活動。“這幾天正是繁殖高峰期,雄鶴來門前採食的時間越來越早了。”果然,在大沾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烏斯孟野生動物監測站院門前的田間,兩隻鶴正低頭翻找食物。
為了更好地保護遷徙來的野鶴,監測站每年會播種50多公頃的小麥和黃豆,到了秋天部分不收割,為來年開春回來的野鶴補充足夠的食物。
“以前我們這兒風大,還經常刮沙塵暴。如今,眼瞅着濕地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吸引不少珍貴的禽鳥前來棲息繁衍,很多都成了我們的‘老朋友’。”谷彥昌告訴記者。
白頭鶴是世界級瀕危物種,觀測研究其生活習性,保護其繁衍意義非凡。
為使白頭鶴這一瀕危物種得到最好的保護,促使白頭鶴種群數量增加,谷彥昌和他的同事們一年有一半以上的時間生活工作在大山深處的監測站裏。

每年冰雪未化他們就來到救助站,上塔觀測、記錄白頭鶴的種群數量,在密林中跟蹤拍攝白頭鶴。初春要踏着積雪,深秋要飲着寒霜,夏天要忍受酷暑和蚊蟲的叮咬,在茫茫林海和無際的沼澤上,一個種群一個種群不間斷地巡護監測。
龍江森工林區有着無數像谷彥昌一樣的野生動物守護者,他們的付出,有效維護了林區濕地物種的多樣性,為生態環境保護作出巨大貢獻。
隨着林區生態環境的好轉,不僅珍稀鳥類越來越多,東北虎、東北豹等野生動物也頻繁現身,活動區域不斷擴大,先後有17個林業局有限公司發現了東北虎的蹤跡。
2024年1月,穆棱林業局有限公司和平林場護林員王道輝在例行巡護時,發現了老虎足跡。
“沿着這一道兒留下明顯足跡,除了領地標記,還發現排泄的糞便。”穆棱局公司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負責人郭建軍介紹,這已是穆棱林區近年來發現的第5隻成年野生東北虎。

監測數據顯示,龍江森工集團共環志黃胸鹀、花田雞等鳥類32.49萬隻,救助放生東方白鸛、火烈鳥、白頭鶴等野生動物200余只。
織密“保護網” 野生動物來“安家”
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得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強,森工林區愈發綠意盎然,野生動物也從“游客”變“鄰居”,陸續安家林區,用靈動的身影為龍江森工的生態建設“點讚”。
為了給野生動物創造一個安全的生存環境,龍江森工集團積極開展“巡山清套”專項行動。各林場的護林員不畏艱辛,穿梭在茂密的森林中,對重點區域進行仔細排查,清理非法捕獵工具。
憑藉對山區地形特點的熟悉以及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分佈,經驗豐富的護林員沿着崎嶇的山路前行,採取拉網式排查清理,仔細搜尋可能存在的獵套、獵夾等非法捕獵工具,對發現的獵套及時進行拆除清理,並做好詳細記錄。
在一次巡山過程中,大海林局公司紅星經營所護林員李建華發現了一個隱藏在草叢中的捕獵夾,他小心翼翼地將其拆除,並感慨地説:“這些捕獵工具對野生動物來説太危險了,我們一定要及時清理,絕不能讓它們傷害到野生動物。”
在“巡山清套”行動中,各林業局公司以“林長制”為核心,明確林長、副林長、管護站站長、生態護林員各層級工作責任,採取“林長+警長”工作模式,實行網格化巡護,確保每個林班有效巡護全覆蓋。
龍江森工這片土地不僅是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溫暖港灣,也是它們賴以生存的美好家園。
為有效應對保護區內野生動物冬季面臨的生存困局,龍江森工集團所轄各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積極組織專業人員開展野生動物投食救助專項行動,守護轄區內野生動物平安過冬。
2025年1月,樺南林區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通過布設的紅外相機拍攝到了狍子、野豬等大型野生動物的身影。在對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和繁育地做了精細監測後,工作人員科學設置投食點,通過人工補飼,不僅為野生動物安全越冬提供了保障,也為科學監測東北虎等野生動物的活動規律提供了翔實的依據。
播撒“愛心種” 自然生態共繁榮
為了讓保護野生動物的理念深入人心,龍江森工集團持續加大生態保護力度,開展自然保護科普教育進景區、進社區、進學校等系列活動,激發林區百姓保護野生動物的熱情,樹立起保護自然的意識。
林口林業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走進林業小學,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沉浸式”的科普宣講課,在孩子的心中播撒愛護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的“種子”。
工作人員以生動的講解,豐富的插圖和短片給孩子們普及我國珍稀野生動植物種類、野生動植物保護的重要意義,向孩子們介紹林區特有的動植物資源及其生態價值。期間穿插的情景模擬和互動問答得到了學生們的踴躍參與,孩子們紛紛舉手搶答關於野生動植物保護等相關知識,課堂氛圍熱烈而活躍。
“這堂課讓我認識了許多野生動植物,也知道了保護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性,我會與同學、家人一起保護動植物‘朋友們’。”聽過工作人員的耐心講解,林口局公司林業小學學生劉淏辰堅定地説。
龍江森工集團還充分利用線上平台,通過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台等發布野生動物保護的相關信息,一系列生動有趣的科普短視頻,以輕鬆幽默的方式介紹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保護意義以及人們如何參與保護等內容。
2024年8月,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接到林區居民求助電話,路遇一隻患病東方白鸛,保護區工作人員趕赴現場將其帶回救治,經過一個多星期的照料,東方白鸛恢復良好,具備放飛條件。在放歸前,保護區工作人員對東方白鸛進行了鳥體測量和環志工作,佩戴了金屬和彩環兩種標記,期望能跟蹤它的行動軌跡,為東方白鸛遷徙、繁衍等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東方白鸛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鳥界大熊貓”,屬大型涉禽,全球總數不足1萬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隨着林區各地頻繁舉辦各類科普宣教活動,生態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近年來,林區群眾保護、救助野生動物事件屢見不鮮。”龍江森工集團資源管理部部長楊崇軍説。
從野生東北虎“完達山一號”多次現身穆棱林區,到蒼鷺種群數量穩步上升,在守護綠水青山、呵護野生動植物的征程中,龍江森工集團已鑄就堅實的階段性成果。這片綠水青山也必將成為野生動植物自由棲息、繁衍生長的美好家園,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畫卷也將在龍江森工林區大地持續鋪展、愈發絢麗……(張牧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