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擁有森林經營總面積6.58萬平方公里的重點國有林區,有林地面積、森林覆被率、總蓄積、公頃蓄積實現持續“四增長”;施業區內野生動物多達408種、野生植物近2000種;森林和濕地資源資産總價值2.8萬億元,年生態服務價值5162.11億元……一串串數字,勾勒出龍江森工集團全力打造全國林業系統生態文明建設標杆的生動實踐。

坐擁如此豐富的生態資源,如何才能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龍江森工集團發展指明了方向。
長期以來,龍江森工集團高度重視生態産品價值實現工作,將構建生態産品總值核算體系納入全年重點工作全力推進,以攻破生態産品總值(GEP)核算為切入點,力爭實現一個度量標準、一個信息庫、一個展示平台、一鍵自動核算“四個一”工作目標,進一步完善生態産品價值核算體系建設。

通過聚焦生態産品總值(GEP)核算的相關政策與文獻梳理,深入剖析了國內外現行的GEP核算政策法規,涵蓋了國家層面發布的關於生態文明建設中生態價值量化的指導意見,以及多個生態資源豐富地區先行先試所&&的地方政策細則,從不同視角汲取GEP核算的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進一步明確了核算原則與核算邊界。
在此基礎上,針對龍江森工林區實際情況,精準明確GEP核算原則。依據森林資源的權屬範圍、地理分佈以及生態功能分區,清晰劃分了龍江森工集團的核算邊界,為後續核算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我們研究編制《龍江森工集團生態産品總值(GEP)核算技術方案》,對生態産品類別進行細緻劃分,將森林生態系統産品分為包含木材和林下經濟作物在內的物質産品,包含固碳釋氧、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在內的調節服務産品,以及包含生態旅游、森林康養在內的文化服務産品。”龍江森工碳資産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明確産品類別後,進一步確定技術路線,搭建方案框架內容。”

未來,龍江森工集團將通過不斷探索創新,推動生態效益向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轉化,實現生態更美、經濟更強、群眾更富,為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貢獻“龍江森工”方案。(劉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