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智醫康(哈爾濱)科技有限公司,一張外觀看起來與普通護理床無明顯區別的護理床,卻能幫助臥床老人進行心率實時監控、呼吸實時監控、咳嗽動態監控等多項指標監測。
記者躺在該護理床上,發現通過遙控器就可不借助外力實現曲腿、起背、站立、左右柔性翻身等動作,為失能半失能且不失智的老人提供了很大便利。
具有跌倒主動呼叫功能的智能定位手杖、可實現在床上完成洗浴的便攜式智能洗浴機、智能監測燃氣泄漏的燃氣報警器……記者在融智醫康(哈爾濱)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了琳瑯滿目的科技助老産品。
哈爾濱市民政局老齡工作處處長白國鋒介紹,哈爾濱是東北地區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城市。截至2024年底,全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71.37萬人,佔全市戶籍人口的29.78%,老齡人口呈現出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多、空巢比例高、失能半失能多的態勢。
哈爾濱市民政局副局長丁慶海介紹,哈爾濱市高度重視養老工作,建立了老齡和養老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採取多部門聯動,市、區(縣)上下協作方式,着力依託科技賦能,發展“養老+”産業模式,拓展智慧養老、文化養老和養生養老等新型消費領域和新興業態。
“最近,學校DeepSeek中老年人快速入門班招生剛開網2分鐘就已報滿,限額44人的教室報了60多位老年學員,大家學習熱情異常高漲。沒報上名的老年人要求擴招的呼聲非常高,所以我們又開了第二個班。”哈爾濱老年人大學教師程廣奇介紹。
“現在科技太發達了,太不可思議了,我們學習的勁兒可足了,真的很受益,現在寫文章、做視頻的效率都大大提高了。”71歲的哈爾濱老年人大學學員王金鳳正坐在電腦前與豆包“商討”自己的詩詞創作細節。“現在社會變化非常快,遇到不懂的我經常問豆包,就像跟真人對話一樣,幫了我大忙。有了AI的幫助,我的老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了。”王金鳳説。

哈爾濱老年人大學的老年學員正在學習如何使用DeepSeek。(受訪者供圖)
“今年哈爾濱老年人大學新推出了多個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現在的老年人面對新科技,不排斥、不畏懼,主動學習。”程廣奇説。
“學校開設相關係列課程,引導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通過學校搭建的‘終身教育’平台,認識、使用、享受新技術,讓老年人從‘被動適應’轉向‘主動擁抱’數字社會。這些課程的本質是教育‘適老化’改造,把新技術翻譯成老年人聽得懂、學得會的生活工具。”哈爾濱老年人大學黨組書記叢肖南介紹,今後,學校將增加場景式教學和沉浸式體驗等互動內容。
白國鋒介紹,哈爾濱建設“養老+文體教育”新基地,支持哈爾濱老年人大學在區、縣(市)設立分校,通過搭建遠程視頻授課平台,為老年人參與活動提供教育支持,為老年人提供身邊的終身學習場地,讓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記者朱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