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歲的小濤(化名)在上課的過程中經常走神,寫作業拖拖拉拉,小動作不斷。老師反映他在課堂上總是發呆或被周圍事物吸引,成績也因此受到嚴重影響。經多方打聽,小濤的家長帶他來到了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學習困難門診,周大勇主任接診了患兒,並根據症狀描述進行了專門的學習困難評估和篩查,診斷為“注意力缺陷問題”。在兒童康復中心進行系統治療後,患兒的情況有所好轉。
學習過程中注意力的問題表現
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在學習時容易被周圍的事物吸引,比如窗外的聲音、他人的動作等,導致學習過程經常中斷。像在課堂上,可能會關注教室角落的小昆蟲,而錯過老師講解的知識點。
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正常孩子在合適的年齡段能夠保持一定時間的注意力來學習,例如小學生可能保持20-30分鐘左右,但有注意力問題的孩子可能只能集中幾分鐘,隨後就開始走神。
容易分心。在完成作業或者閱讀書籍等學習任務過程中,腦海裏會浮現出和學習無關的想法,像做數學題時突然想起動畫片的情節。而且可能會被自己的情緒、身體的感覺所干擾,比如感覺熱了或者有點不開心就很難再把注意力放回學習上。
注意力問題改善方式方法
一、視覺注意力訓練
舒爾特方格訓練:在一張方形卡片上畫上1cm×1cm的25個方格,將1 - 25的數字打亂順序,填寫在方格內。訓練時,要求被訓練者用手指按1 - 25的順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時誦讀出聲。可以逐漸縮小方格尺寸或者增加數字數量來提升難度,這個方法能有效鍛煉視覺搜索能力和注意力的集中速度。
圖形追蹤訓練:提供一張複雜的圖形,裏麵包含多種線條和圖案。要求被訓練者用鉛筆或手指沿着特定的線條或者追蹤特定的圖案進行描繪,過程中要保持專注,不能被其他線條干擾,有助於提升視覺注意力的穩定性。
二、聽覺注意力訓練
數字聽寫訓練:訓練者以每秒一個數字的速度念出一串數字,被訓練者需要認真聽,並將聽到的數字寫下來。隨着訓練的深入,可以增加數字的長度、改變數字的規律(如包含奇數、偶數交替等),從而增強聽覺注意力和記憶力。
故事問答訓練:講述一個有趣的故事,在講完後提出一些關於故事細節的問題,例如故事中的人物在某個場景下説了什麼、做了什麼等。這能促使被訓練者在聽故事時集中注意力,提 高聽覺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
三、注意力分配訓練
雙手協調訓練:可以讓被訓練者一手畫圓形,一手畫方形,同時進行。這個活動需要大腦合理分配注意力到兩隻手上,協調它們完成不同的動作,以此來鍛煉注意力的分配能力。
多任務模擬訓練:模擬日常生活場景,如讓被訓練者一邊整理文件,一邊記錄重要信息,並且要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幫助他們學會在多個任務之間合理分配注意力,提高在複雜場景下的專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