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在《濕地保護法》實施兩周年之際,2024年黑龍江濕地日系列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國際重要濕地”——黑龍江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
今年是第9個黑龍江濕地日,活動主題為“人與濕地和諧共生”。本次活動由黑龍江省林業和草原局、雞西市人民政府主辦,旨在進一步普及《濕地保護法》,宣傳黑龍江省濕地保護成果及先進措施,提升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濕地保護事業,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更多人了解濕地、關注濕地、參與濕地保護,共同守護生態環境。
活動現場,舉行了系列宣傳活動啟動和首批省級重要濕地授牌儀式,青少年代表宣讀了《興凱湖宣言》,與會嘉賓共同觀看了興凱湖科研成果展及濕地畫展,參觀了興凱湖博物館和大、小興凱湖迥然不同的自然景觀,感受到了人與濕地和諧共生之美。同時,通過播放宣傳視頻,發放濕地保護宣傳單、宣傳品,開展環境教育志願服務,進行互動游戲等方式,普及了濕地保護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推動了濕地保護走進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裏。
黑龍江省林業和草原局濕地處處長劉龍海説,黑龍江省是濕地大省,全省有濕地514萬公頃。近年來,黑龍江省堅持“保護優先、嚴格管理、系統治理、科學修復、合理利用”的原則,採取強有力措施,不斷推進濕地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全省有國際重要濕地12處,國家重要濕地4處,省級重要濕地8處;省級以上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73處,國家濕地公園63處,初步形成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為基礎,濕地公園為補充的濕地保護體系。
據黑龍江興凱湖國家級保護區管理局局長焦立格介紹,保護區位於中國東北三江平原南部,總面積達22.2萬公頃,河流縱橫、水域廣闊、沼澤密布、森林茂盛,動植物資源豐富,組成了一個完整複雜的濕地生態系統。包括貉藻、興凱湖松、東方白鸛、丹頂鶴、大白魚等,幾乎容納了三江平原的所有重要物種,猶如一個巨大的基因庫,保持了自然地理生態系統的連續性、完整性和典型性,在黑龍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中佔有重要地位。
據了解,1986年,在興凱湖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94年,晉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列入《拉姆薩爾濕地公約》,黑龍江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國際重要濕地;2007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進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行列。
黑龍江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邵偉庚、雞西市政府副市長郭顯文、密山市委書記胡文等出席活動。(完)
攝影:田菲
視頻:史峻誠、王睿
聯合出品:黑龍江省林業和草原局、新華網黑龍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