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裏的黑龍江——白色冰雪”網絡圖片展-新華網
2023 12/22 09:13:12
來源:新華網黑龍江頻道

“鏡頭裏的黑龍江——白色冰雪”網絡圖片展

字體:

pagebreak

採冰號子唱響“冰城”冰雪旅游“揭幕曲”

  新華社哈爾濱12月7日電(記者楊軒 戴錦鎔)遴選、清理、鋸冰、斷冰塊……伴隨一聲聲雄壯的號子和激烈的鼓點,晶瑩剔透的“頭冰”在漫天冰屑中躍出江面;江邊煮餃子、燉江魚的大鍋旁,蒸騰的熱氣圍攏來群群食客……12月7日,第四屆哈爾濱採冰節開幕,唱響今冬“冰城”冰雪旅游的“揭幕曲”。

採冰的習俗在哈爾濱由來已久。“大雪”節氣過後,一支支採冰隊伍背着冰釧子、冰鉤穿梭於松花江面,開採的“冰磚”不僅用於儲存食物的冰窖、冰庫,現在還是冰雪大世界多彩冰雕的原材料。如今,採冰的習俗蛻變成為一年一度的採冰節盛會,為前來“冰城”的八方游客遞出一張嶄新名片。

12月7日,在採冰節傳統儀式現場附近的松花江上,採冰漢子在採頭冰。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原來採冰的場面這麼壯觀,太有意思了!”哈爾濱市民周傑和同伴提前半小時就來到現場,近距離觀賞了採冰。

  火熱的採冰活動不僅“燃動”松花江面,也成為游客享受冰上運動與特色美食的熱門“打卡地”。在採冰現場旁的冰上運動和娛樂體驗區,游人們可以盡情享受“打出溜滑”、“滑冰車”的樂趣,再到江岸邊品嘗正宗的鍋包肉、燉江魚。

12月7日,工作人員在第四屆哈爾濱採冰節現場分享餃子湯。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我是第一次參加採冰節的活動,吃到了熱氣騰騰的餃子,也深度體驗了冰雪文化。”哈爾濱市民黃靜説,冰雪大世界開園在即,希望全國的游客來哈爾濱游玩。

  據介紹,採冰節是一年一度哈爾濱冰雪季的開篇之作。今年冬季,哈爾濱市還將以“約會哈爾濱·冰雪暖世界”為主題,以“龍年游冰城·一起迎亞冬”為主線,布局四大活動篇章,構建七大板塊,推出第40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冰雪旅游論壇、冰雪美食節等百餘項冰雪活動。

  當下,不斷升溫的冰雪旅游正成為哈爾濱市與黑龍江省的新銳經濟增長極。《黑龍江冰雪旅游産業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22年,黑龍江冰雪旅游産業發展指數達到185.5點,同比增長9.38%,冰雪旅游産業投資總額同比增長65.95%。

  “冰天雪地是我們的特色,利用好冰雪才能更好發揮優勢。”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何晶&&,黑龍江將緊緊圍繞發展冰雪經濟,做精做強特色文旅,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增長點。

去黑龍江漠河,探秘神州北極的冰雪盛宴

2023年12月7日

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

——大雪

仲冬至 天氣寒

朔風雕玉樹,漫山放琼花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它標誌着仲冬時節正式開始,天氣更加寒冷

圖片

此時的漠河

一望無際的林海雪原

如夢如幻的冰晶霧凇

晶瑩剔透的冰雪雕塑

形態各異的歐式建築

無不令人流連忘返

圖片

圖片

游在漠河 

漠河市地處黑龍江省西北部

大興安嶺山脈北麓

是中國最北,緯度最高的城市

國內找北的唯一之地

觀賞極光的最佳之地

避暑休閒的理想之地

森林康養的必選之地

素有神州北極的美譽

圖片

紅色與綠色極光交相舞動

不斷交替閃爍

閃耀出多彩的光芒

天南海北的游客共同見證這一幸運時刻

圖片

圖片

冬季的漠河

是冰的世界、雪的海洋

它漫長而寒冷

冷得純粹、冷得自然、冷得極致

但也充滿活力與激情

圖片

北極村

冰雪大觀園、北極村童話樂園、龍騰世紀雪雕廣場

最北一家、最北郵局、最北哨所

漫步在冰雪覆蓋的北極大地

感受到“最北”情懷

點燃冬日激情

體驗北極冰雪帶來的無限樂趣

圖片

漠河北極滑雪場

是我國最早開滑的室外滑雪場之一

滑雪、雪地足球、雪地拔河……

樂享冰天雪地

感受冰雪魅力

圖片

漠河蓮花湖

是世界第四大冰泡湖

堪稱是一處冰雪奇觀

形態各異的冰泡奇觀讓人嘆為觀止

游人拿着相機搜尋着心目中最美的冰泡

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圖片

食在漠河 

大森林、大界江

漠河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綠色食材

孕育了獨特的飲食文化和可口的美食佳肴

難忘的味道和豐富的營養

讓人才下舌尖,又上心頭

圖片

作為地方特色食材

江魚、山野菜、野生菌、小笨雞……

經過精心製作成了各式美味

令人垂涎三尺,讚不絕口

圖片

漠河不僅有獨具特色的食材

野生紅豆、藍莓等林下特産

也是您的極佳選擇

圖片

中國極北 雪國童話

這裡有青山綠水

也有冰天雪地

更有人間煙火

詩與遠方

也許就在這片土地

“神州北極漠河”歡迎您!

“冰城”哈爾濱:企鵝冰雪巡游引游客

12月3日,在哈爾濱極地公園戶外冰雪巡游的企鵝吸引游客圍觀。

  時值周末,哈爾濱極地公園的企鵝亮相戶外,上演冰雪巡游,吸引許多游客前來觀賞。目前正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冰雪旅游季。

  新華社記者 王大禹 戴錦鎔 攝

12月3日,飼養員在和企鵝互動 。

12月3日,哈爾濱極地公園的企鵝在戶外進行冰雪巡游。

12月3日,企鵝接受飼養員投喂食物。

12月3日,哈爾濱極地公園的企鵝在戶外進行冰雪巡游。

老街漢服秀 素雪伴紅粧

  新華社客戶端哈爾濱11月28日電(記者何山)日前,在哈爾濱的“百年老街”——中央大街上,一場雪中漢服巡游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不同風格的建築,不時飄落的細雪,映襯着或明艷或素雅的各式漢服,讓人們感受哈爾濱這座城市東西方文化融合的魅力。

  挂福簽、玩投壺、拓福字,賞黃金,豐富多彩的傳統表演,讓人們品味到中國文化的高雅意境。沿街店舖的櫥窗裏,不時傳來陣陣美妙的古箏、琵琶和二胡演奏的樂曲,身着漢服的“樂師”為人們獻上精彩的民樂表演。在“東方茶館”裏,大家秀歌舞,圍爐煮茶,不亦樂乎。

  油紙傘、花燈籠、木屏風,用心打造的“酒館”有着別樣的典雅韻致,隨着輕舞曼妙、古樂悠揚,漢服愛好者們在這裡歡聚一堂。除了中國茶的香氣飄逸還有“老字號”裏的盛宴,中央大街上的眾多商戶,也都拿出自家的珍饈美味,招待這些“穿越”而來的貴客。

  而在漢文化公益活動中,哈爾濱慧靈藝術之家的青年們應邀參加,用優美柔和的笛音吹奏古曲,給聆聽者帶來安靜悠遠的美好感受。

  漢服巡游的最後一站是在防洪紀念塔拍照留念,來自黑龍江大學、遠東理工和東北林業大學等高校的漢服社團將這一刻的幸福記錄下來。

  本次活動由黑龍江玉鹿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主辦,旨在通過漢服巡游,讓更多人認識、了解和喜歡上漢服,同時豐富冬季中央大街乃至哈爾濱特色文化活動,展示優秀傳統文化之美。pagebreak

秀我中國|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建設進度又雙叒叕刷新啦!

  園區內塔吊如林,

  叉車往來穿梭,

  冰景晶瑩,燈光閃爍。

  主塔“冰雪之冠”已全面完工,

  其它冰建多數都已接近封頂。

  你以為這就是冰雪大世界?

  當然不只是,還有!

  還有來自12個國家的,50位藝術家。

  在這裡續寫冰雪奇緣。

  記者:張玥、王大禹、戴錦鎔、張啟明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冰城”哈爾濱火熱打造特色冰雪項目

  新華社哈爾濱11月30日電(記者楊思琪)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項目場館主體建設基本完成,哈爾濱冰雪文化博物館落成,星光數字冰雪綜合體、亞布力懸挂式單軌觀光列車等項目即將開工……進入冬天,以“冰城”著稱的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進入一年中忙碌的“冰雪季”。

正在建設中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新華社發(傅強攝)

  剔透的冰、潔白的雪,是大自然賦予“冰城”的寶貴資源。今冬冰雪季,哈爾濱市以“約會哈爾濱·冰雪暖世界”為主題,布局四大活動篇章,構建七大板塊,推出百餘項冰雪活動,全力打造國際化一流冰雪旅游目的地。

  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黃大偉介紹,為進一步整合冰雪優勢資源,哈爾濱市制定《哈爾濱冰雪文化之都(冰雪經濟)發展規劃(2022-2030年)》,同時加速完善冰雪金融、冰雪智庫、冰雪經貿、冰雪培訓等多個冰雪産業配套服務,形成“4+N”産業發展模式。

正在建設中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受訪者供圖)

  在封凍的松花江北岸,第25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正在緊張建設中。作為園區極具人氣的娛樂項目,超級冰滑梯今冬全面升級,滑道由8條增至14條,將帶領游客體驗“速度與激情”。園區內的主塔鋼結構搭建已完成,進入底部造型的冰體砌築階段。

  為持續構建冰雪經濟産業新體系,哈爾濱市落實項目包聯機制,推動省市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其中,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項目場館主體建設進入收尾階段,阿城大金都歡樂谷、太陽島琥珀博物館已竣工運營,吊水壺景區冰雪小鎮等項目加速建設中。

第二十五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火熱建設中

  眼下,第二十五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正在緊張建設中,力爭提前開園,與廣大游客見面。據介紹,本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將迎來歷史最大規模。主塔“冰雪之冠”高43米,相當於16層樓高,用冰量達1.3萬立方米。網紅項目超級冰滑梯將從8條滑道增加到14條。

作為世界知名的冰雪主題樂園,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集冰雪藝術、冰雪文化、冰雪演藝、冰雪建築、冰雪體育於一體。晶瑩剔透的冰雕作品、潔白如玉的雪雕作品、幻彩炫目的燈光特效、流光溢彩的視覺盛宴、驚險刺激的冰上芭蕾、豐富多彩的冰雪運動將在這裡輪番登場。

  記者:劉赫垚 張玥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pagebreak

“一片雪花”的傳奇——來自雪鄉景區的蹲點觀察

  曾經,這裡怕下雪。如今,這裡離不開雪。

  這裡是中國雪鄉,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龍江森工集團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雙峰林場。

  地處偏遠山溝的雙峰林場,過去一下雪,木材便運不出去,人們常望著漫天大雪愁眉不展。後來,憑藉原生態自然美景,林場吸引了攝影愛好者和游客的目光,以林木為生的山裏人便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並以此帶動各産業發展。冰天雪地,在這裡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近日,中國雪鄉正式開園。雪花的故事再次上演。

這是雪鄉景區傍晚景色。近年來,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境內的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依託雪鄉景區,不斷擴大豐富亞雪公路沿線獨特的冰雪資源,將堪稱“一步一景、一景一奇”的這裡打造成賞雪玩雪的打卡地。記者 謝劍飛 攝

  從“怕下雪”到“怕不下雪”

  驅車從哈爾濱一路向東南方向行駛,平原變山丘,柏油路兩側的白雪越來越多,一個轉彎進入山中,兩側的林木由綠變白,一彎繞一彎,似乎沒有盡頭。

  這裡是張廣才嶺,也是樊兆義的家。

  第一次來這裡的人,總會被冬日水墨畫般的林海雪原美景吸引。“以前我們並不喜歡這景色,幾個小時從哈爾濱開過來,進入山裏全是雪,木頭運不出去啊!”曾是林業工人的樊兆義説。

  樊兆義就住在雙峰林場,過去這裡多數人都以伐木為生。但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氣候特點,雙峰林場每年積雪期長約半年,年平均降雪厚度超過2米,這對木材採伐和運輸極為不利。

  “林業工人最怕的就是雪,後來木材減産,我和同事都去外面打工,離開了雙峰林場,家裏的房子賣500塊錢都沒人要。”樊兆義的鄰居高秀麗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情景。高秀麗告訴記者,她愛人也從林業工人轉行幹起了汽車維修。

  山窩窩變得異常冷清,雪花依然靜靜落下,卻甚少有來往腳印。

  林區人在外面打工的時候,一位攝影師偶然進入了被白雪覆蓋的山中,拍下了雪花覆蓋的民房和遠處的雪山。

  “這裡的雪怎麼這麼大?”

  “圓鼓鼓的雪堆,就像蘑菇,好美啊!”

  林場美景經網絡傳播後受到很多人關注。樊兆義發現,漸漸地,越來越多外地人到他的家鄉游玩。

雪鄉玩雪的方法千奇百怪,圖為狗拉雪橇娛樂項目。資料照片

  這一變化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當地開始鼓勵林場職工搞旅游。

  “開始很多人不敢嘗試。一個月工資兩三百塊,開個民宿就好幾萬,最早不到十戶職工轉型開民宿,我是其中之一。”回憶起2000年,樊兆義記憶猶新。

  “把錢投進去,哪年能掙回來?”這是當時不少林業工人的憂慮。但是搞旅游,雙峰林場不是沒有底氣。

  和其他地方不同,雙峰林場的雪黏度大,降雪隨物賦形,千姿百態,“雪蘑菇”“雪蛋糕”,從房檐下垂下的“雪舌”等應有盡有。

雪鄉景區內的“雪蘑菇”。記者 謝劍飛 攝

  “第一年我開了4個房間,70平方米,第二年民宿就見了收入。”樊兆義説,他們同批開民宿的幾戶人家起到了示範效應。

  2006年,高秀麗也開辦了民宿。“政府幫我們在銀行辦理小額貸款,親朋好友也伸出援手,慢慢我們從4間客房擴展到帶獨立衛浴的10間標準間,還把前院改成了餐廳,現在食宿齊全。”高秀麗説。

  隨着名氣越來越大,游客也越來越多,中國雪鄉逐漸取代雙峰林場,成為樊兆義家鄉的新名字。

  “一開始是翻建自己家的老房子,2004年又增加了70平方米餐廳。”指着身後的走廊,樊兆義説,2018年投入了400多萬元,民宿規模也因此擴大到30個房間。

  “現在就怕不下雪。”如今,雪鄉景區經營主體已超過200家,從林場退休的樊兆義,冬天是民宿老闆,夏天則和家人去外地旅游,上山砍木頭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從“發展之失”到“治理之能”

  隨着雪鄉在電視、網絡上頻繁出現,越來越多人開始熱衷冬季到雪鄉游玩。如何守護好雪花這張名牌,成為擺在雪鄉人面前的重要課題。

  雪鄉最近迎來新的旅游季。記者在園區看到,現場井然有序,游客幾乎不需要排隊,在大門口刷臉即可進入。

  “這是雪鄉智慧景區綜合管理&&,不僅可以進行票務管理,還包括評訴系統、環境監測系統、景區直播系統等,並可以進行游客畫像分析及高峰客流預警。”指着大屏幕上的柱狀分析圖,龍江森工集團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森林旅游産業發展部副部長任建鵬説。

  即便不在雪鄉,也可以通過官方公眾號上的直播系統,看到雪鄉實時美景。“有語音導覽,酒店預訂,還能看到景區實時直播畫面,人多不多自己都能看到。”廣東的游客孫淼説。

  從簡單的吃、住、看開始,如今,雪鄉還建設了棧道、舉辦篝火晚會、設立文創用品店等,甚至可以品嘗雪鄉美景形狀的雪糕。

  一度,個別商家不規範經營,影響了雪鄉聲譽,雪鄉認真整改,合理定價,明碼標價,不僅實現“一個電話,有訴必應”,還狠打不規範行為,為游客提供更好的體驗。

  近年來,雪鄉不斷對服務提檔升級,相關部門對各類商品、旅游産品和服務項目的價格重新審核並實行明碼標價。在景區游客集散地、LED屏幕廣泛宣傳12345政府服務熱線、12315全國消費者申訴舉報熱線,做到投訴不出景區。

  雪鄉還實行精細化管理,組織政企聯合檢查,確保經營企業合格一家開業一家。同時,強化涉旅人員各崗位培訓,分批次分層次開展旅游培訓工作,進一步提升從業人員綜合素質。

  為讓游客有更好的體驗,雪鄉修繕了公路、電力、棧道等基礎設施,增設了懷舊小賣部、秧歌巡游等內容,讓東北韻味和現代元素結合。

  “我們加強了工作人員的旅游培訓,在市場營銷、酒店服務等方面練內功。”龍江森工集團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忠才説,如今雪鄉夏季旅游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受到自駕游群體的喜愛。

  2014年龍江森工林區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後,雪鄉及管理機構大力發展替代産業。現在,無論在雪鄉的民宿還是餐廳,餐桌上總少不了刺嫩芽等野菜。夏天職工去山上挖野菜,為冬季雪鄉餐桌增添特色美味,也讓職工增收。

  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為破解林産品銷售難題,主動把電子商務引入林産品生産、流通、銷售各環節,利用短視頻&&宣傳、通過網絡&&銷售。在雪鄉雪韻閣酒店的餐桌上,掃碼就能學習林産品烹飪方法,打通林産品銷售服務“最後一公里”。此外,當地還因地制宜引領林區職工種植高山紅景天、林下參、黃芪等中草藥,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從“一處景區”到“一方産業”

  無論外面多冷,雪鄉民宿內總是暖意融融。但從高處向下望,民房上的白雪絲毫看不到供暖産生的煙塵。

  “這是因為雪鄉採取了集中供暖。”黑龍江省雪鄉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路廣利説。

  曾幾何時,每家每戶自己燒煤取暖導致的煙塵,讓雪鄉的藍天和皚皚白雪常常覆着一層灰色。

  “不好看,也嗆鼻子。”雪鄉民宿老闆周長貴説,現在煤灰不見了,留下的是漫山的白,感覺空氣都是甜的。

  不僅如此,路廣利介紹,為加強雪鄉景區生態文明建設,景區採用了垃圾集中轉運的方式,把垃圾轉運到垃圾處理廠集中處理。

  走入智慧景區綜合管理&&,能夠看到雪鄉所在地區的空氣質量等數據,任建鵬介紹,這套環境監測系統可以為雪鄉的環境治理、監測提供數據支撐。

  為保證雪鄉的水源地海浪河不受污染,景區內所有家庭旅館和林業局經營的客房賓館全部修建了滲井。當地也開展了雪鄉國家森林公園旱廁整治活動,拆除景區內旱廁數十處。

  在開發旅游資源的同時,雪鄉除對重點森林風景資源採取必要保護外,還在常規造林更新、森林撫育的基礎上,全面啟動了雪鄉國家森林公園生態環境整治工程,先後完成千余畝林地改造補植、數萬畝生態功能區造林。同時,通過林地清理、病蟲鼠害防治等工作,提高了森林質量。

  龍江森工集團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沈廣義説:“只有保護好綠水青山,雪鄉才會有更美的冰天雪地,才能有永續不竭的金山銀山。”

  今年龍江森工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對雪鄉大雪谷、冰雪畫廊、亞雪驛站、風車雪山等亞雪公路沿線景點配套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提升旅游服務質量;還着力打造了雪鄉花燈一條街,改造提升觀光棧道沿途景觀、木刻楞攝影觀賞區,突出“林言林語”,以木頭設計卡通人物打造“網紅”景點,豐富篝火晚會、大秧歌、花車巡游互動活動,充分展現民俗文化魅力,讓游客體驗雪鄉特色冰雪文化。

  一片雪花,講述一段傳奇,造就一幅畫卷。雪花不停落下,故事仍未寫完。(記者 王君寶 哈爾濱報道)

《經濟參考報》版面圖

今冬,“不一樣”的雪鄉

  新華網哈爾濱11月15日電 前不久,備受期待的中國雪鄉在漫天飛雪中開門迎客,首日開園便有3000名游客從全國各地紛至沓來,爭相一睹雪鄉的絕美風姿。雪鄉之美令人讚嘆的同時,人們對它快速實現災後重建提前開園感到驚喜。經歷過特大山洪考驗後的雪鄉,有啥“不一樣”,請跟隨新華網的鏡頭,一起去看一看。

  開園首日,走進夜晚的雪鄉,只見紛紛颺颺的雪花從天而降,為這裡的連排房屋披上厚厚的白色盛裝,隨處可見的大紅燈籠把雪鄉的夜空映得紅彤彤的。雪韻大街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街兩旁的店舖已經收拾停當熱情迎客了。偶有一個狗拉雪橇呼嘯而過,還有三兩個孩子拉着爬犁在雪中前行。

  一陣鑼鼓喧天中,走過來一支秧歌隊伍,這支隊伍拉得很長,秧歌演員、當地人、游客都和着鼓點,快樂地扭着東北大秧歌。一位來自河北石家莊的年輕游客在人群中分外顯眼,她一邊吃着冰糖葫蘆,一邊在歡快地跟舞,她快言快語地説:“我來雪鄉兩天了,這裡的菜好吃,玩得也開心,我打算再玩七天。”

  一位來自廣東的老先生也在秧歌隊伍中,他説自己今年70歲了,雪鄉此行“很值得”“還要來”,來雪鄉後他快速“東北化”了,現場還自信地飆了兩句東北話“杠杠地”“嗯吶”,隨後一陣哈哈大笑。

  這樣的雪鄉,讓人覺得跟往年一樣,又好像“不一樣”。黑龍江森工集團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雙峰林場黨支部書記楊榮濤説:“今年夏天,雪鄉所在的大海林轄區遭遇了歷史罕見的特大山洪自然災害,當時的洪水特別大,雪韻閣的幾個區域都進水了,橋梁、護堤壩、公路都不同程度沖毀,還有自來水管道、供熱管道也被沖毀,電信、電纜、電力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沿途不少居民、業戶也受到了影響,有地下室的60多家業戶都已經進水了。雪韻大街的積水達到了30到40厘米,雪韻閣的大院得用鏟車往外推水,用泵抽水根本來不及。在酒店低窪處,水深達一米多,平均水深50到60厘米。”

  當地人介紹説,雪鄉的氣候條件特殊,冬天來得早,災後重建工作緊迫,得搶前抓早加油幹。雪鄉人認識到這一點,立刻加班加點、放棄節假日,對所有的電力、通信、自來水管道、光纜等基礎設施抓緊恢復,現在基礎設施已經全部搶修完成。同時對受災的業戶、雪韻閣酒店等處加緊施工,雙峰林場提供人力和機械設備上的幫助,確保如期開園迎客。

  來到雪鄉的人都聽説,往年雪鄉是11月15日開園,今年11月10日開園,整整提前了五天。作為黑龍江旅游的金名片,雪鄉提前開園意味着什麼?楊榮濤説,按照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和龍江森工集團黨委的要求,要在11月15日開園,提前5天開園意味着雪鄉的災後重建工作全部結束,冬季旅游準備工作全面完成。

  為了確保游客愉悅的消費體驗,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在災後恢復重建的基礎上,對景區內旅游基礎設施和亮化工程進行提檔升級,打造雪鄉花燈一條街,改造提升觀光棧道沿途景觀、木刻楞攝影觀賞區,突出“林言林語”,以木頭設計卡通人物打造“網紅”景點,豐富篝火晚會、大秧歌、花車巡游互動活動,充分展現民俗文化魅力,讓游客體驗雪鄉特色冰雪文化。(文字:顏秉光 攝影:顏秉光 視頻:劉洋 報道員:王新丹)

“中國雪鄉”正式開園

  11月10日,中國雪鄉景區正式開園喜迎八方來客。今年,雪鄉景區設施環境提檔升級,特色文化活動全新亮相,以更優質的服務、更愉悅的體驗,給廣大游客送上更歡樂的冬天。

  按照龍江森工集團黨委安排部署,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在災後恢復重建的基礎上對景區內旅游基礎設施和亮化工程進行提檔升級,打造雪鄉花燈一條街,改造提升觀光棧道沿途景觀、木刻楞攝影觀賞區,突出“林言林語”,以木頭設計卡通人物打造“網紅”景點,豐富篝火晚會、大秧歌、花車巡游互動活動,充分展現民俗文化魅力,讓游客體驗雪鄉特色冰雪文化。同時,加強景區環境建設,改善景區環境面貌,完善景區標識系統,對景區三處山門停車場、停車庫進行提檔升級和修繕維護,平整3.2萬平方米區域為臨時停車場,滿足自駕游游客停車需求。對雪鄉大雪谷、冰雪畫廊、亞雪驛站、風車雪山等亞雪公路沿線景點配套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提升旅游服務質量。

  硬體設施再提檔,軟體服務也升級。開園前,大海林局公司邀請專業人員,重點圍繞旅游接待禮儀規範標準、旅游服務文明用語、餐飲服務規範標準、客房服務規範標準等內容,對景區旅游管理及服務人員開展集中培訓,引導從業人員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努力打造特色旅游服務品牌。今年,雪鄉景區依然實行線上實名制預約購票,方便游客出行,減少排隊購票時間。龍江交投雪鄉景區直通車將每天在哈爾濱和雪鄉景區兩地各發一個班次,並增加亞布力西站至雪鄉區間直通車,為乘坐高鐵前往雪鄉景區的游客提供高速、便捷的一站式服務。

  受連日強降雪的裝點,目前雪鄉景區積雪深度已達到40厘米左右,逐漸形成了“雪蘑菇”“雪蛋糕”“雪舌”等獨特雪景。3000余盞大紅燈籠懸挂在棧道、房檐上,映襯着潔白的“雪蘑菇”,與皚皚白雪交相輝映,宛如童話世界。

  據了解,現階段由於亞布力至雪鄉公路正在升級改造,景區建議,游客、司導人員在哈爾濱出發可行駛G10高速轉至海林市S207省道,轉G333國道進入雪鄉景區,或行駛G1211高速,轉S316省道進入雪鄉景區。(文/圖:顏秉光、劉洋)

一場大雪讓中國雪鄉秒變“白色海洋”

這就是黑龍江|下一個冬天,我在雪鄉等你

  中國雪鄉——一個白雪堆出的童話世界,靜謐詩意,潔白無暇,美得無法言喻。

  當冬日的陽光灑在這個北方的小村莊,它的美,如不親眼所見,你真的難以想象。這裡有北國最高的山峰,最密的林海,最厚的積雪,還有依山而建的房屋和最淳樸的林區人。

  雪鄉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大海林林業局雙峰林場,距海林市長汀鎮7.9公里,佔地面積500公頃。雪鄉雪期長、降雪頻繁,有“天無三日晴”之説,夏季多雨,冬季多雪,積雪期長達7個月,從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積雪連綿,年平均積雪厚度達2米,且雪質好,粘度高,所以享有“中國雪鄉”的美譽。

  由於日本海與貝加爾湖氣流在此相遇,加上森林圍擋,使得雪鄉的雪高度潔白、粘度極高,雪花風吹不散,在屋頂、柴垛、籬笆上層層覆蓋,最後才形成了這個童話般的世界。

  雪鄉不“冷”

  雪是冬天裏的氣氛擔當。雪是高冷的,更是俏皮的,它千姿百態、隨物具形,能包容雪地打滾的小孩,也能助力雪圈、雪地摩托上飛馳的玩家。

  雪鄉的氣溫不高,但人氣頗高。2022至2023冬季冰雪旅游季,中國雪鄉景區共開園85天,入園游客超過30萬,與上年同期相比游客人數實現翻倍。

  這裡的煙囪、房屋、籬笆都被厚厚的積雪施了魔法,村莊裏炊煙嫋嫋,柴火飯飄香四溢,是一幅最和諧的生活場景,雪景與炊煙一靜一動,更是撩繞着人間的悠閒與繁忙。

  松樹、棧道、飄雪、木屋、燈光交織的場景,各地的人體會到的情感會有所不同,但又有相同,這是嚴寒冬日裏“家”的溫暖,雪鄉的冰天雪地裏蓄積着林區人對生活的熱情。

  雪鄉里的桃花源,定格冬日記憶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是心之所向,是美好所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涌入雪鄉,盡情體驗着雪國童話裏的桃花源。

  打雪仗、跳雪、潑水成冰、爬雪洞、扭秧歌……當春天的陽光溫暖着全國大部分地區,在距黑龍江中國雪鄉約20公里的“雪鄉故里”風景區,倣如桃花源般的雪景吸引了眾多南方游客盡情玩雪,感受到童年的簡單快樂。

  相約下一個冬天

  雪鄉的冬天,有一種水墨畫般的風景,任你渲染,任你揮就。

  冬日的暖陽裏,炊煙點綴着碧藍如洗的天空,大紅燈籠高挂在房前屋後,在雪鄉,你感覺不到任何嘈雜和煩惱,只是覺得歲月靜好。

  這裡的夜景尤為美麗,潔白如玉的白雪在大紅燈籠的照耀下,宛如天上的朵朵白雲飄落人間,仿佛童話世界。

  一生至少要有一次這樣的旅行,天氣晴好的時候,在這雪的童話世界裏隨意走一走,都給人一種“要不然,就不走了,在這裡生活吧”之感 。

  讓我們相約在下一個冬季,邂逅最美的雪鄉!(完)

  視頻:劉赫垚 戴錦鎔 楊軒

  圖片拍攝:王建威 楊思琪 張濤 謝劍飛

  文字:劉麗pagebreak

“最北滑雪場”開滑 拉開黑龍江冰雪季序幕

  記者從黑龍江省漠河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獲悉,11月3日,中國·大興安嶺第二屆極地森林冰雪嘉年華開幕式暨漠河北極滑雪場首滑式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正式舉行,率先拉開黑龍江省冰雪旅游季的大幕。

漠河北極滑雪場首滑式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漠河市是我國最北的城市,素有“神州北極”之稱。漠河北極滑雪場是我國位置最北、緯度最高、雪期最長的室外滑雪場,滑雪期通常可從11月前後持續至次年4月中下旬,長達半年之久,每年冬天都會引得各地游客來此“找北”“找冷”。

  “這滑雪場開放得太早了,第一次來到這裡,很精彩!”浙江游客石先生説,家住南方,對冰天雪地嚮往已久,以後還想多來轉轉,欣賞北國風光的同時,感受滑雪等冰雪運動的魅力。

游客在漠河北極滑雪場滑雪。(受訪單位供圖)

  漠河北極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副經理於洋介紹,由於開滑時間較早,首滑式當天就吸引了500余名游客和滑雪發燒友到訪“北極”,感受極地冰雪文化,體驗冰雪運動。“除滑雪外,雪地拔河、雪地足球、雪地徒步等活動也會接連啟動,讓更多游客參與進來,暢享冰雪。”

游客們在漠河北極滑雪場滑雪。(受訪單位供圖)

  據了解,“中國·大興安嶺第二屆極地森林冰雪嘉年華”以“探秘神州北極 挑戰極寒冰雪”為主題,推出了3條精品旅游線路、4大主題産品、14項文旅活動,為全國各地游客打造出一處賞冰樂雪的“打卡地”。(記者徐凱鑫)

冰雪沐“冰城” 冰魂永傳承

  新華社哈爾濱7月8日電(記者王君寶)7月8日,哈爾濱獲得2025年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舉辦權,繼北京冬奧會後,我國將再次迎來綜合性國際冬季運動會。

  作為中國緯度最高的省會城市,冬季寒冷的氣候賦予哈爾濱“冰城”的美譽,也造就了這裡悠久的冰雪運動底蘊。

1月14日,在黑龍江亞布力體育訓練基地,一位滑雪運動員在進行訓練。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悠久的冰雪運動底蘊

  今年2月,來自全國各地的冰雪專家圍繞一張照片展開了熱烈討論。照片裏一位腳上穿着高山雪板的滑雪者站在坡陡開闊的雪場上,背後則是滑雪場服務用房,照片檔案備註上清晰寫明了拍攝時間為1930年,地點在哈爾濱。

這張照片似在向人們講述着近百年前哈爾濱的滑雪盛景,也展示着這座城市悠久的冰雪運動底蘊。

1月26日,游客在哈爾濱伏爾加莊園滑雪。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有關資料記載,中國近代滑雪運動開始於20世紀初,彼時位於哈爾濱的中東鐵路沿線修建了多個滑雪場,滑雪成為生活在那裏的人們冬季重要的娛樂活動。

  不僅是滑雪,20世紀初,哈爾濱城區內便修建了滑冰場。1953年哈爾濱舉辦了首屆全國冰上運動會。此後,冰雪運動伴隨着哈爾濱城市的發展,不斷壯大。

  1995年,45歲的大學教師王成背着來自國外的二手滑雪板,踏入了名為亞布力的山巒之中。那一年風車山莊在亞布力建立,標誌着中國大眾商業滑雪産業的誕生。1996年亞冬會在哈爾濱舉辦,係中國第一次舉辦洲際冬季綜合運動會,亞布力也隨之聲名遠播,大部分沒有滑過雪的中國人記住了亞布力這個名字。

資料圖:第三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轉比賽中,烏茲別克斯坦女選手亞歷山大諾娃·葉卡捷在賽場上。袁滿 攝(1996年2月26日發)

  2009年,第二十四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在哈爾濱舉辦,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辦世界級綜合性冬季運動會,彼時中國人通過這場大賽對冰雪運動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輝煌的冰雪運動成就

  2022年6月,中國奧委會授予哈爾濱市“奧運冠軍之城”稱號。哈爾濱作為中國冰雪運動的搖籃和全國冬季體育項目“領頭雁”,為中國冬季體育項目輸送了大量人才。

  時間倒回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賽場上,一位老者在場邊靜靜注視,他叫姚濱,是中國第一代雙人滑運動員,也被人們稱作中國花樣滑冰的“教父”。

  30餘年的執教生涯,姚濱帶出了申雪/趙宏博、龐清/佟健、張丹/張昊三對世界級雙人滑組合,其中,申雪/趙宏博獲得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花樣滑冰雙人滑金牌,為中國花滑實現了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包括姚濱本人在內,他們都來自哈爾濱。

資料圖:2010年2月15日,加拿大溫哥華冬奧會上,中國選手申雪(右)和趙宏博在花樣滑冰雙人滑比賽奪冠後手拿國旗慶祝。新華社記者 武巍 攝

  去年的北京冬奧會上,來自哈爾濱的隋文靜/韓聰在花滑賽場上,再次為中國隊捧回金牌,延續着哈爾濱這座“花滑之城”的傳奇。

2022年2月19日,冠軍中國選手隋文靜(左)/韓聰在獎牌頒發儀式上。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不僅是花樣滑冰,來自哈爾濱的張虹在2014年索契冬奧會上獲得速滑女子1000米金牌,是中國在冬奧會速滑項目上的首枚金牌。隨後任子威、張雨婷等一批哈爾濱健兒也在北京冬奧會等大賽上為中國隊摘金奪銀。

資料圖:2014年2月13日,中國選手張虹在俄羅斯索契冬奧會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比賽中角逐。新華社記者 龔兵 攝

  “一枚枚沉甸甸的獎牌,一個個創造歷史的花滑名將,不斷擴大的群眾基礎,代代相傳的優良傳統,展現着中國的冰雪氣魄。”哈爾濱市體育局局長趙竹帛説。

  濃厚的冰雪運動氛圍

  室外溫度超過30攝氏度,雪場內卻在零攝氏度以下。夏日走入哈爾濱熱雪奇蹟室內滑雪場,可見雪道上身着各種顏色滑雪服的人們順坡而下,似在白色“畫紙”上留下一抹彩虹。

  哈爾濱熱雪奇蹟項目總經理關亮介紹,哈爾濱熱雪奇蹟室內滑雪場設有8條不同坡度雪道,最高垂直落差80米,可同時容納上千人滑雪,雪場內溫度常年低於零攝氏度,為廣大滑雪愛好者提供了一年四季暢滑的良好條件。

  在哈爾濱市名將冰上運動中心,教練杜冰洋正帶着學員進行冰球訓練,一旁等待的家長們身着棉衣,在夏日享受着室內“大冰箱”的愜意。哈爾濱目前有10座冰上運動氣膜館,分佈在這座城市的多個區域。

  到了冬季,哈爾濱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室外冰雪設施,則掀起一年當中群眾冰雪運動的最高潮。哈爾濱馬迭爾集團副總經理黃訓軍介紹,位於冰封松花江上的哈爾濱松花江冰雪嘉年華,在上個冬季共接待游客85萬人次。

1月22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松花江冰雪嘉年華園區,游客在體驗冰雪娛樂項目。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如今,亞洲冬季運動會又將給這座城市帶來新的發展良機,激發這裡冰雪産業、冰雪經濟快速發展。“成功申辦亞冬會,哈爾濱將進入一個以迎接亞冬會為牽動的加速發展期。”哈爾濱市政府副秘書長柯雲楠説。

這就是黑龍江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一張耀眼的“名片”

有一座冰雪王國,

晶瑩潔白,又五彩斑斕;

冷得透徹,又熱得蒸騰。

你在這裡停留,然後走過四季,

又期待下一次在這熟悉又驚艷的城堡相遇。

這就是哈爾濱冰雪大世界!

  一塊冰的昇華

  每年的12月份,松花江水封凍結實,大自然為冰雪王國的“造夢師”們準備好了開工的原材料。

  採冰前舉行了傳統的採冰儀式,震天鼓、出征酒、係紅綢,以此祈福新的一年吉祥安順。“採頭冰嘍”“噢”……採冰人粗獷的採冰號子聲在冰雪覆蓋的松花江上回蕩。

  一車車通過檢驗的超級冰塊運入園區。此時,在冰雪王國裏,近萬名建設者集結。剛剛過去的冬天裏,15天左右時間,15萬立方米冰雪,聚冰成塔,“造夢師”一刀一鏟手工打磨,用智慧和巧思,建成上百個冰雪景觀,為游客打造了一座夢幻之城。

  複合冰材料讓冰雪結構不斷延展,LED點光源暈染出炫麗“冰花”,創意造型賦予冰雪建築現代審美……一系列新材料、新技術、新理念為冰雪大世界增添迷人光彩。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創辦於1999年,最初是為了讓當地人在寒冷的日子舒解身心、鼓舞精神,如今,勤勞堅韌的冰城人把冰雪之夢延續了24個冬天,建成世界最大的冰雪主題樂園。

  冰雪大世界,是哈爾濱一張耀眼的“名片”。

  邂逅一次“冰雪奇緣”

  冬天總要來一次哈爾濱吧?請撒歡冰雪大世界,沉浸式感受獨特的冰雪魅力,感受極致的冬天。

  踏雪而行,感受天地之間的純粹和清冽。

  欣賞冰雕藝術,暢玩冰上自行車、雪圈、爬犁、冰尜,説不定還能遇到逃學的企鵝。

  來一場“魔法”大比拼吧!冰雪王國裏迎來冰雕賽事。冰雪無言,但有靈氣。氣溫零下十幾度的園區,來自國內外的“魔法師”們連續數天精心雕琢,同場競技,手中的工具也如同擁有魔力一般,為冰塊賦予了生命。

  冬日夕陽下,整座夢幻冰雪王國煥發着迷人的光彩,在晶瑩剔透、流光溢彩的冰雕前打卡拍照,你就是世界的主角。

  從超長大滑梯上滑下來是一種什麼體驗?8條滑道、長度500米,世界最長冰滑梯實至名歸。全冰塊堆砌,高低落差約21米,相當於7層樓高。500米僅需50秒,在尖叫聲中暢滑而下,仿佛一下穿越回到童年的快樂時光。

  冰裏有魚!松花江的魚悄悄“游”進了冰雪大世界。“快來看!”發現它的人不禁驚呼起來。從大江到大世界,小魚兒經歷了怎樣的奇遇。

  乘坐高120米的雪花摩天輪,俯瞰整座冰雪大世界,觀賞松花江兩岸冰雪風光。跨年夜,數萬名游客一起敲響新年的鐘聲,煙花升空絢麗綻放,在摩天輪上靜享一場視覺盛宴,這絕對是這個冬天最浪漫的體驗……

  等下一個冬天

  2023年2月25日22時,第24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正式閉園。

  營業71天,接待游客數量達80余萬人次。

  夢想大舞&演出310場,冰上芭蕾秀演出56場,暖心玩偶劇516場,餐飲館樂隊演出265場。

  首次打造的冰雪歡樂匯,首次推出的房車營地,還有夢幻冰雪館餐飲館,高顏值的雪糕、帽子、玩偶等文創産品火爆出圈。

  我們帶着滿滿回憶,暫時告別。

  懷揣着夢想,期待在下一個冬天遇見更好的自己,遇見更有活力和魅力的世界。

  還是有點捨不得?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將加緊建設四季冰雪項目,把冬日裏的美景和歡樂延展到四季,打造一座永不落幕的冰雪樂園。

  未來可期!不見不散!

圖片:王建威、張濤、謝劍飛

視頻:王建威、張濤、楊思琪、傅強

視頻編輯:付瑞

文字:董哲鑫pagebreak

黑龍江:春日冰雪吸引游人打卡 文旅熱激活中國東北角

  眼下,黑龍江亞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區春光明媚,空氣清新。孫文輝站在潔白的雪場上,腳踩雪板順勢而下,身後揚起陣陣雪霧。“抓住這個冰雪季的尾巴,再好好滑一把。”孫文輝是亞布力一家滑雪俱樂部創始人,這裡和他一樣的“雪友”有200多人。

2月25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留影。新華社記者謝劍飛 攝

  黑龍江省地處我國最北邊疆,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冰雪資源,這裡正吸引國內外游客前來打卡,冰天雪地正在成為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大IP”。

  在零下40多攝氏度的雪地裏,潑水成冰;在晶瑩的冰面上,體驗冬釣;行走在雪中的白樺林……前不久,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塔河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局長都波身穿鄂倫春民族服飾,演繹“森林的主人”,一系列短視頻引發網友關注。

  “我們去了漠河北極村‘找北’,又來了塔河看雪景,感覺太震撼了,仿佛童話世界。”從廣州一路北上,游客馮遠一家三口感受漫長雪季裏的獨特魅力。

  據統計,近一個月來,“塔河”在大眾點評、美團&&上的搜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12%,整體旅游預訂量環比增長66%,交易商戶數增長56%。

2月25日,游客在哈爾濱太陽島雪博會入口的雪塑前拍照。新華社記者謝劍飛 攝

  旅游發展,不僅要“出圈”,還需要高質量的旅游服務,把“流量”轉化成實實在在的效益。黑龍江省高度重視冰雪經濟發展,成立由省領導為總召集人的省級促進冰雪經濟發展聯席會議機制,組建工作專班研究&&《黑龍江省冰雪經濟發展規劃(2022-2030年)》《黑龍江省支持冰雪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文件,挂圖作戰、逐項推進,創出冰雪文旅品牌,構建冰雪産業體系,全力推動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

  從流光溢彩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到粉粧玉砌的“中國雪鄉”,從“治愈係”大雪人,到雪花摩天輪、“淘學企鵝”巡游……黑龍江各地不斷創新冰雪旅游産品,優化冰雪旅游服務,為游人帶來驚喜。

2022年12月14日拍攝的黑龍江雪鄉景區夜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謝劍飛 攝

  連日來,記者走訪中央大街、北極村、雪鄉等冰雪旅游景區周邊,雪具租售、交通運輸、賓館酒店、休閒餐飲等相關服務配套行業發展火熱,“冰雪游”帶動周邊吃、住、行、游、購、娛等各類消費需求增長。數據顯示,僅春節期間,黑龍江省共接待游客1104.9萬人次,同比增長45.1%;實現旅游收入117.7億元,同比增長105.7%。

  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何晶説,黑龍江省將依託氣候、生態、文化等資源優勢,不斷打造旅游精品、豐富旅游業態,重點打造滑雪旅游度假區、冰雪互動體驗區、冰雪民宿集合區等新地標,構建起全域冰雪産業新格局,為我國冰雪經濟發展開闢新路徑、探索新模式。(記者楊思琪)

中國·漠河國際冰雪汽車越野賽完賽

  新華社哈爾濱3月15日電(記者徐凱鑫)第18屆中國·漠河國際冰雪汽車越野賽15日在黑龍江省漠河市北極村落幕,來自全國16支車隊的80余輛賽車在極具挑戰性的天然冰雪賽道上,上演了一場速度與激情的冰雪盛宴。

  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公開組、UTV組、量産組三個組別的冠軍全部産生。其中,黑龍江大腳車會的李成斬獲公開組冠軍,七星泡恩德應急救援車隊的宋歡獲得UTV組冠軍,內蒙古通遼動力車坊車隊的韓喜慶摘得量産組冠軍。

  據介紹,本次賽事是“大興安嶺首屆極地森林冰雪嘉年華”系列活動之一,由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行政公署文體廣電和旅游局、漠河市人民政府主辦。

  圖片:主辦方提供

觸摸“冰雪之冠”的熱度

  新華社哈爾濱3月6日電 “都説亞布力的粉雪好,就來體驗一下。”在亞布力陽光度假村滑雪場暢滑春雪的廣東游客戴美玲説。伴着明媚春光,大批南方游客來到“中國滑雪勝地”亞布力體驗我國最北方冰雪的樂趣。

游客在亞布力滑雪。新華社記者徐凱鑫攝

  素有“北大倉”之稱的黑龍江省,是我國第一産糧大省,為端牢“中國飯碗”貢獻良多。同時,作為我國最北省份,這裡也是冰雪資源大省、冰雪運動強省,冰雪經濟復蘇的強勁動力正在激發。

  火爆“哈亞雪”見證冰雪體旅市場回暖

  “哈爾濱—亞布力—雪鄉”,是素有“冰雪之冠”美譽的黑龍江傾力打造的“白金”體旅名片。以“酷雪生活,暢享春雪”為主題的亞布力春雪節近日拉開帷幕,亞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區開展了多項賽事活動。黑龍江省亞布力體育訓練基地對全省18周歲以下的游客免費開放初級雪道,免費提供雪板、雪鞋、雪杖。亞布力陽光度假村滑雪場推出多種優惠活動。雪具大廳絡繹不絕的游客,描摹出亞布力火熱的冰雪體育市場。

  亞布力陽光度假村國際山地運動學院教練員隊長任曉桐介紹,今年雪季來學習滑雪的學員數量較過去幾年明顯增加,許多在外地發展的教練回到亞布力。“上海、廣州等外地游客越來越多,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對未來發展很有信心。”任曉桐説。

  距離亞布力不遠的中國雪鄉,自去年12月12日開園以來,入園游客超30萬人次。“今年感覺比疫情前還忙碌,游客非常多。”中國雪鄉“雪鄉故里”景區負責人溫國良説。

2月10日,游客在中國雪鄉游覽拍照。新華社發(張春祥攝)

  2023年春節假期,哈爾濱熱雪奇蹟室內滑雪場繁忙,接待游客近萬人次,同比提升28%。哈爾濱熱雪奇蹟項目總經理關亮介紹,銷售數據恢復到了2019年同期的75%。

  這個冰雪季,冰封的松花江面上同樣熱鬧非凡。哈爾濱馬迭爾集團副總經理黃訓軍介紹,哈爾濱松花江冰雪嘉年華在剛剛過去的冬天營業61天,共接待游客85萬人次,市場表現良好。

  北京冬奧讓冰天雪地“熱起來”

  作為我國較早開展冰雪運動的省份,黑龍江冰雪底蘊豐富。據記載,古代居住在黑龍江省的民族“騎木而行”。悠久的冰雪運動歷史奠定了黑龍江在我國冰雪運動發展中的特殊地位。

  20世紀90年代,滑雪只是少數中國人的運動項目,但隨着越來越多國際冬季運動賽事落地我國,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中國人參與到滑雪運動中。而亞布力,則以先發優勢最為著名。

  2000年左右,一座座雪場在亞布力拔地而起,一個個賓館、民宿相繼建成,周末“兩滑一住(滑雪兩天,住宿一晚)”成為許多人到亞布力度假的標準日程。

  2000年12月2日,第三屆中國·黑龍江國際滑雪節暨第17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滑雪首游儀式在黑龍江省亞布力滑雪中心舉行。圖為參加滑雪節開幕式系列活動的游客走向雪場。新華社記者周確攝

  北京冬奧會自2015年申辦成功以來,籌辦、舉辦的過程成為黑龍江冰雪運動、冰雪旅游發展的強大“助推器”。我國更多地方建起滑雪場,培養了更多滑雪愛好者。亞布力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讓許多滑雪發燒友不遠萬里前來挑戰,隨着游客數量增加,亞布力周邊農村發生變化,許多當地人經過系統培訓考證後成為滑雪教練,民宿、農家樂日益火爆,催生大量就業機會,使“冷山”變成了“金山”。

  在中國雪鄉,“漫天大雪”曾是當地人眼中的“災難”。如今,他們依靠雪資源發展旅游業,改變了伐木而生的生活。北京冬奧讓人們更加親冰雪、愛冰雪,使這片冰天雪地更加熱鬧。

2022年12月14日拍攝的雪鄉景區夜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謝劍飛攝

  “我們原來都是林場職工,後來搞旅游。一開始是翻建自己家的老房子,2004年我又增加了70平方米的餐廳。”指着身後的走廊,中國雪鄉民宿老闆樊兆義説,2018年他投入400多萬元將民宿規模擴大到30個房間,“以前怕下雪,現在就怕不下雪”。

  如今,中國雪鄉景區經營主體已超過200家。

  “體育+旅游”讓“冷資源”變成“熱經濟”

  穿上民族服飾,在短視頻&&為家鄉代言。黑龍江塔河縣文旅局局長都波,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冰天雪地裏演繹“森林的主人”,火爆“出圈”。

  如今,將“冷資源”變成“熱經濟”已經成為黑龍江轉型發展的重要內容。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近日結束了本年度營業,但靚麗的冰燈、浪漫的“雪花摩天輪”依然令人記憶猶新。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昕説,為給游客帶來更加舒適的體驗,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對景區內設施進行了智慧改造,手機小程序分時預約游玩等舉措,提升了服務質量,今年入園游客約75萬人次。

2月25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留影。新華社記者謝劍飛攝

  隨着《黑龍江省冰雪經濟發展規劃(2022-2030年)》《黑龍江省支持冰雪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串聯哈爾濱、亞布力、雪鄉的“哈亞雪”旅游線路已叫響全國。

  不僅如此,黑龍江省還積極申辦冰雪項目國際高水平專業賽事,促進辦賽主體多元化,推進冰雪賽事活動市場化。“通過支持引進和培育舉辦大型賽事活動,體育消費被充分拉動,有效帶動了商場、酒店、賓館、旅游等服務業發展,提升了哈爾濱在世界的知名度。”哈爾濱體育局産業處處長解放説。

2月9日,人們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游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李賀攝

  “我們將充分發揮雪鄉的自然優勢,打造四季旅游項目。”黑龍江省雪鄉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經理劉忠才説。羅昕説,今年冰雪大世界四季旅游項目也將開始運行。

  未來,黑土地上的“冰雪故事”會越來越精彩。

  記者:王君寶、李麗、李建平、蘇斌、董意行

走進牡丹江“冰雪畫廊”

 

2月5日,游客在“冰雪畫廊”游玩(無人機照片)。

  近年來,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境內的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依託雪鄉景區,不斷擴大豐富亞雪公路沿線獨特的冰雪資源,將堪稱“一步一景、一景一奇”的“冰雪畫廊”打造成賞雪玩雪的打卡地。

  據悉,“冰雪畫廊”位於黑龍江省亞雪公路65公里處,因三座山相對的地理位置,暖濕氣流在此處頻繁交匯,形成獨特的霧凇雪挂奇觀。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這是2月5日拍攝的“冰雪畫廊”景色(無人機照片)。

2月5日,游客在“冰雪畫廊”游玩。

2月5日,游客在“冰雪畫廊”游玩(無人機照片)。

2月5日,游客在“冰雪畫廊”游玩。

2月5日,游客在“冰雪畫廊”游玩(無人機照片)。

2月5日,游客乘車在“冰雪畫廊”游玩。

這是2月5日拍攝的“冰雪畫廊”景色。

“冰城”哈爾濱:下個冬天 冰雪再相逢

  隨着氣溫升高,哈爾濱各大冰雪景區的經營周期進入尾聲。松花江冰雪嘉年華、太陽島雪博會、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等相繼宣布閉園。

2022年12月6日,工人在松花江哈爾濱段封凍的江面上採冰。

2023年1月3日,游客在哈爾濱太陽島雪博會園區觀賞游玩。

2023年1月14日,游客前來“打卡”松花江哈爾濱段江畔的“網紅”大雪人。

2023年1月14日,游客在哈爾濱中央大街觀賞冰雕。

2023年1月14日拍攝的哈爾濱冰燈藝術游園會園區夜景(無人機照片)。

2023年2月25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留影。當日22時,第24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閉園。

  記者:謝劍飛

  新華社音視頻部pagebreak

哈爾濱“冰雪城堡莊園”引游人

  春節期間,冰城哈爾濱市的旅游景點伏爾加莊園變身冰雪世界,成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1月26日,游客在哈爾濱伏爾加莊園游玩。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1月26日,游客在哈爾濱伏爾加莊園玩雪圈(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1月26日,游客在哈爾濱伏爾加莊園滑雪。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1月26日,游客在哈爾濱伏爾加莊園建築內部參觀、拍照。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1月26日,游客在哈爾濱伏爾加莊園游玩拍照。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1月26日,游客在哈爾濱伏爾加莊園游玩。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1月26日,游客在哈爾濱伏爾加莊園玩雪圈。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這個冰雪季來黑龍江,請收下這份“舒心游”錦囊

北國好風光 美在黑龍江

又到一年歡樂冰雪季

中國最北省份黑龍江敞開懷抱

喜迎八方來客

1月25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內游玩(無人機照片)。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 亞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區

“中國雪鄉”景區 “中國北極”漠河

……

你是否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期待

奔赴這場冰雪盛宴

2月2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內的“雪花摩天輪”旁留影。

為給廣大游客提供舒心 放心的旅游環境

黑龍江開展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動”

整體提升服務 確保廣大游客權益

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出旅游“錦囊”

游客在“中國雪鄉”景區留影(2021年11月18日攝)。

報名參團要警惕 以下陷阱要規避

線上宣傳藏貓膩 添加私聊不可取

定金尾款提前交 容易受騙掉坑裏

選旅行社要注意 資質齊全才可以

私人定制特價游 誘惑字樣莫大意

文旅部門多諮詢 消費安全記心裏

1月5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游玩。

合同簽訂學問大 細節問題莫大意

宣傳合同須一致 仔細閱讀心要細

行程標準核對清 雙方權責要確立

自費項目問仔細 拒絕不當條款立

食宿標準易生隙 照片求真避爭議

若有不公可拒簽 維護權益要牢記

1月24日,游客在太陽島雪博會園區內留影。

參團付款套路多 這些要點加強記

別被低價迷了眼 私下交易要規避

轉賬説明不能少 繳費索要發票據

合法權益受保護 旅行才能更歡愉

掌握這些小技巧 快樂出游沒煩惱

1月22日,游客在哈爾濱松花江冰雪嘉年華園區內體驗冰雪娛樂項目。

維權方法要清晰 遭遇侵權不着急

旅行途中若受損 理性處理是前提

先與客服和導游 協商溝通解爭議

若仍無法達一致 保留證據別大意

拍照錄音截好圖 證據在手心有底

投訴熱線隨時撥 依法維權高效率

2月12日,哈爾濱極地公園的企鵝外出“巡游”。

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提醒

“低價游”往往披着“便宜”“超值”等美好“外衣”

實則暗藏損害游客利益的“陷阱”

導致游玩體驗差 花費金錢多

2月8日,滑雪愛好者在松花江敖其灣滑雪場滑雪。

請選擇放心旅游團隊

感受祖國大美河山

這個冰雪歡樂季

黑龍江等你!

1月25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內游玩(無人機照片)。

記者:劉赫垚

圖片:王建威pagebreak

追光|街頭冰雪熱 彰顯冬奧情

春節期間

除了走親訪友

還能做什麼

在“冰城”哈爾濱等地

除了濃濃的節日氣氛

還有街頭巷尾的冰雪運動

賞玩冰雪

成為不少人的假期選擇

這是哈爾濱馬路邊的雪坡↑↑

路過的人們一時好奇

這並非景區

附近為何停放這麼多車

因為玩雪圈的魅力

大人小孩都無法阻擋

可謂一坡送來整日快樂

不遠處的冰面

既可以滑出曼妙身姿

也可以將冰尜抽得響亮

不需要設施完備的體育場館

自製小球門一擺

  冰球比賽就地打響  

如果覺得冰面礙事

還可以鑿開就地冬泳

就算是家門口的雪堆

也是打雪仗的好場地

而雪堆如果利用好了

就是家門口的自製雪道

給幼童啟蒙滑雪再好不過

北京冬奧會後的第一個冬天

冰雪運動熱情不僅

點燃了大街小巷

也點燃了旅游市場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的500米大滑梯

成了“流量明星”

春節期間熱度不減

松花江上的冰雪嘉年華

冰雪運動只有想不到

沒有玩不到

各大室內外滑雪場

更是人頭攢動

北京冬奧會的熱效應

在這個冬季被徹底釋放

隨着第九屆全國大眾冰雪季

在黑龍江省啟動

冬季“奔跑吧·少年”

兒童青少年主題健身活動

和“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

也陸續在黑龍江省展開

全國青少年冰球邀請賽

中小學生冰雪趣味運動會

雪地足球賽等活動在哈爾濱開展

遍佈全市各區縣的公益冰場

吸引大批青少年參與冰雪活動

從冬奧盛會到大眾健身

北京冬奧會不僅帶動了

中國競技體育發展

更激發了中國的群眾冰雪運動熱情

這個雪季

“冷資源”變成“熱經濟”

這個春節

“冰雪的白”與“喜慶的紅”

奏響最動人的樂曲

記者:王君寶

圖片:王君寶 陶明 楊思琪 戴錦鎔 張濤

“冰雪世界”迎新年

↑2022年12月31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游玩。

  當日,許多市民和游客來到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游玩,迎接新年到來。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12月31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游玩。

↑2022年12月31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游玩。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2022年12月31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游玩(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2022年12月31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游玩。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2022年12月31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游玩。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2022年12月31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游玩。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2022年12月31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拍照留念。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2022年12月31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游玩。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2022年12月31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游玩。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摩天輪將閃耀夜空

  眼下,第24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整個景區已初現輪廓。待開幕之時,備受矚目的摩天輪將閃耀夜空,游客可乘坐摩天輪,俯瞰整座冰雪大世界,觀賞松花江兩岸風光。

  據介紹,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摩天輪採用全輻條結構設計,高達120米,其設備結構及電氣元器件均採用耐低溫材料,安裝有LED點光源綵燈可控制系統,能夠呈現出富有特色的雪花造型和個性化文字,兼具恢弘與浪漫氣息。

  記者:楊思琪

  報道員:傅強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帶你玩轉冰雪龍江 | 雪博會裏過假期

  2022年12月31日,游客在第35屆哈爾濱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園區內游玩。當日,許多市民和游客來到第35屆哈爾濱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園區游玩,歡度元旦假期。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2022年12月31日,游客在第35屆哈爾濱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園區內玩滑梯。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2022年12月31日,游客在第35屆哈爾濱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園區內游玩。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2022年12月31日,游客在第35屆哈爾濱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園區內拍照留念。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2022年12月31日,游客在第35屆哈爾濱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園區內游覽。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2022年12月31日,游客在第35屆哈爾濱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園區內游覽。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2022年12月31日,游客在第35屆哈爾濱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園區內游玩。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2022年12月31日,游客在第35屆哈爾濱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園區內游玩。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哈爾濱太陽島雪博會:大型雪塑創作持續推進

2022年12月18日,雕刻師在進行大型雪塑創作。

  目前,第35屆哈爾濱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園內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園區中所有大型雪塑作品的雕刻作業預計於12月下旬完成。

  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影報道

2022年12月18日,雪博會園區工作人員在進行大型雪塑的收尾製作工作。

2022年12月18日,雕刻師在進行大型雪塑創作的收尾工作。

2022年12月18日,雕刻師在進行大型雪塑創作。

2022年12月18日,雕刻師在進行大型雪塑創作。

2022年12月18日,雕刻師在進行大型雪塑創作。 

2022年12月18日,雕刻師在進行大型雪塑創作。

2022年12月18日,雕刻師在進行大型雪塑創作。

2022年12月18日,雕刻師在進行大型雪塑創作(無人機照片)。

2022年12月18日,雕刻師在進行大型雪塑創作。

2022年12月18日,雕刻師在進行大型雪塑創作(無人機照片)。

瞰中國|冰雪奇觀(一):松花江上採冰人

↑點擊獲得60秒冰雪奇觀航拍美景。

  近日,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開始在松花江上取冰,今年的冰雪大世界用冰量達11萬立方米。在北風呼嘯、光滑如鏡的松花江上,人拉肩扛、車輛相繼的取冰場面蔚為壯觀。取冰,也拉開了哈爾濱冰雪節的序幕。(航拍:何山)

  總製片人:馬寶軍

  製片人:張越 杜屹然

  編導:杜屹然

  航拍:何山

  新媒體編輯:董劭 趙曉燕

  監製:馬寶軍

  總監製:俞錚 何曉彤

  出品人:姜岩

  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CNC)出品

“冰”“火”兩重天——跨年夜探訪哈爾濱冰雪大世界

  “咻咻咻”……一簇簇焰火噴薄而出,綻放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的上空,與流光溢彩的冰雕相映襯,顯得格外絢爛。

2021年12月31日,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上演跨年煙花秀。新華社記者王建威攝

  跨年夜上演煙花秀是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的傳統。2021年12月31日20時30分,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天氣裏,一年一度的煙花秀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上演。在姹紫嫣紅的夜幕下,現場歡呼聲此起彼伏,游客和當地市民共同目睹了這一時刻,迎接2022年的到來。

  “簡直美翻了,一年一次的焰火可不能錯過。”哈爾濱市民孫培涵帶着孩子,早早便來到冰雪大世界。

  放眼望去,在這個規模超大的冰雪主題公園裏,五顏六色的冰燈光怪陸離,璀璨夢幻,像是一個冰雪童話王國。

  走在園區裏,巡邏的安保人員時刻提醒着人們戴好口罩、避免扎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工作人員孫澤旻介紹,冰雪大世界在開門迎客的同時,嚴抓防疫,線下購票分區明確,限量錯峰預約入園,入園需分別出示預約碼、健康碼與行程碼。

  本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以“冬奧之光 閃耀世界”為主題,園區面積達82萬平方米,景觀建設面積40萬平方米,總用冰雪量23萬立方米。2000多名工人晝夜建設打磨,建造了65組冰雪景觀,單體景觀數量超百個。

  “好玩的地方太多了,冰上自行車、大小冰滑梯、冰雪城堡、雪圈,真有點應接不暇。”來自黑龍江省綏化市的游客朱仁,從長達423米的冰滑梯滑下來,全程六七十秒,體驗了一把冰天雪地裏的“速度與激情”。“雖然排隊時間有點長,但在室內的等候大廳,凍不着,很貼心。”朱仁説。

2021年12月31日,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主塔“聖火之巔”。新華社記者謝劍飛攝

  哈爾濱是著名的冰雪旅游城市,冰雪大世界是哈爾濱的一張旅游名片。今冬,冰雪大世界“奧運范兒”十足。在園區裏,高達42米的主塔“聖火之巔”吸引了不少游客圍觀、拍照留念。主塔形似一個點燃的巨大奧運火炬,呈現旋轉向上的設計形態,象徵拼搏奮進、勇往直前的精神。

  本屆冰雪大世界把哈爾濱冰雪文化與2022年北京冬奧會結合,以冰雪還原俄羅斯、法國、瑞士、挪威、意大利等曾舉辦冬奧會的國家的經典建築元素,用冰雪講述冬奧故事,打造集觀賞、游樂、傳播冬奧知識於一身的冬奧主題冰雪樂園。

  除了“奧運范兒”,一些科技手段的應用也給游客帶來冰雪新體驗。世紀之鐘、互動冰鼓、3D感應冰面等富有科技感的互動冰雪景觀,以聲音、體感等方式控制色彩變化,受到游客青睞。世紀之鐘採用了聲光電系統,撞鐘祈福時,四週的冰柱也會隨之改變。

  哈爾濱太陽島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宏偉説,創辦於1999年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最初是為了讓當地人在寒冷的日子舒解身心、鼓舞精神,但現在已發展為融民俗、旅游、文化、産業等為一體,寒冰冷雪正變成炙手可熱的資源。

  今冬冰雪大世界創造了數千個就業崗位。吳樹慶是一個做冰建築的“老把式”,他組織哈爾濱周邊一些村屯的三四十人,到冰雪大世界打工貼補家用。“夏天種地,冬天建冰景,比在家‘貓冬’強多了。”吳樹慶説,一天能賺200多元,忙活一個多月,對很多農民來説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2021年12月31日,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夜景。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冰雪大世界是哈爾濱踐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一個縮影。依靠北國寒地天然的資源稟賦優勢,哈爾濱近年來開展了一系列冰雪旅游、冰雪藝術、冰雪時尚、冰雪經貿、冰雪體育等活動。

  在2021年1月舉行的中國冰雪旅游發展論壇上,中國旅游研究院推出《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21》,其中,哈爾濱排在“2021年冰雪旅游十佳城市”的首位。

  冰雪文化已經融入哈爾濱這座城市的血脈當中。目前,文化旅游業已經成為哈爾濱的支柱産業之一,其中冰雪旅游正變成看得見、摸得着的滾滾財富,並帶動了經貿、文化、體育等領域共同發展。(記者管建濤、強勇)

【糾錯】 【責任編輯:董雲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