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鶴崗市政法委積極落實“工作落實年”各項工作要求,以小切口全面推進政法專項工作取得扎實成效。
突出“三類指導”,在把牢方向中提升脫薄創優的“引領力”。鶴崗市委政法委對全市相對薄弱基層政法單位脫薄攻堅工作開展調研指導,對重點單位進行蹲點幫扶和跟蹤督導。一是重點指導壓實主體責任。市委副書記馬春波多次聽取情況,創新提出置換的工作思路,鶴崗市委政法委多次實地查看薄弱基層政法單位脫薄攻堅工作進展,點對點開展幫扶工作,在對制約東山區檢察院脫薄出列的基礎設施問題上,市委政法委聯合市檢察院實地走訪調研,積極協調有關職能部門,有序推進解決“兩房”建設問題。二是分類指導細化分解任務。建立鶴崗市基層政法單位“脫薄攻堅”“爭先創優”兩個工作臺賬,找準脫薄創優關鍵點,細化攻堅提升舉措,及時總結階段性成效,再完善再推進,形成良性迴圈。目前綏濱縣司法局和文化路派出所已脫薄出列。三是精準指導打造創優品牌。工農區檢察院作為爭先創優單位,以《統籌基層檢察建設“三篇大文章”搜索助力檢察現代化發展“關鍵字”》為題,在全省基層檢察院建設(佳木斯)現場推進會上進行交流發言。鶴崗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六號派出所聚力爭創全國一級派出所,其社區警務工作“三治工作法”獲《法制日報》刊發報道。
做優“三項舉措”,在轉變作風中提升服務發展的“滲透力”。以企業群眾需求為導向,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努力營造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一是完善落實政法機關依法服務和支援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實“振興發展民營經濟45條”,以及全省政法機關的若幹措施,根據實際制定了自己的工作落實意見42條。市委政法委聯合市工商聯研究擬定《全市政法機關轉作風優環境推動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和《服務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務實舉措三十條》。市委政法委推動全市政法機關結合工作實際以及全市20余家民營企業家代表座談會梳理出的共性、個性問題,研究制定《全市政法機關依法支援和服務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若幹措施》,更好地依法支援和服務鶴崗市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二是突出打造政法機關依法服務和支援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亮點工作”。在首屆黑龍江省民營經濟法治建設大會上,鶴崗市人民檢察院關于《鶴崗市檢察機關依法能動履職讓行政許可公開透明》獲評“新時代黑龍江省推進民營經濟法治建設十大事件”。鶴崗市中級人民法院、鶴崗市司法局與工商聯共建溝通聯繫機制做法,分別入選溝通聯繫機制典型事例。鶴崗市公安機關創新工作思路,實行“兩區”(特別服務區,特別管護區)做法和預防警務建設,加大了對民營企業和群眾的保護力度,其做法多次在主流媒體上專題報道。三是聯合優化政法機關依法服務和支援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服務品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與市科技局在市人民辦事中心設立聯合窗口,推出外國人工作許可和工作類居留許可“一窗通辦、並聯辦理”新舉措,為企業留住人才創造良好環境。市司法局組建了6支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特色律師隊伍,聯合市檢察院印發《鶴崗市涉民營經濟社區矯正對象赴外地從事生産經營活動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規范涉民營經濟社區矯正對象赴外地從事生産經營管理活動的監管執法和法律監督工作。
用活“三種方法”,在豐富載體中提升矛盾糾紛的“化解力”。全市政法機關強化對基層矛盾糾紛的齊抓共管,錨定消除風險隱患同向凝聚合力。一是創新工作方法。活化活用“四個體係”,用“七彩工作分類法”“982工作推進法”和“85工作落實法”,形成閉環,環環相扣,實現整體工作一體推進,首次提出用“無字號”網格創建,確保實現“無字號”社區村屯創建的平安鶴崗建設全新思路,在服務大局中打造新亮點。二是豐富特色載體。鶴崗市在全省第一家組織全市各縣(區)及政法各單位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喜迎“楓橋經驗”60周年活動,致力打造“一縣(區)一品,一政法單位一特色”的鶴崗“塞北楓橋”新品牌。如興安區興安路街道培育“紅色物業”,打造“平安善治”品牌,形成紅色物業與社區多元治理主體間的共建、協商和監督機制。三是注重固本培源。在一區試點推進金牌調解員和政法夜校新思路,全面提升基層政法民警發現、調解、處置糾紛的能力和水準。市法院創新實踐“四員合一”訴源治理新模式,“四員合一”隊伍與駐點法官、警員、律師等組建“N+1+1”解紛團隊,形成多元解紛工作合力。目前全市經驗做法在中央、省、市媒體刊發20余篇,連續多年全市治安、刑事案件持續同比下降,矛盾糾紛化解率達到了98%,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搭建“三層平臺”,在精準規范中提升案件評查的“質效力”。聚焦提升執法規范化水準,對政法機關執法辦案“把脈問症”,以評促改守好案件品質“生命線”。一是專業隊伍平臺夯實評查基礎。把法治人才隊伍建設作為開展案件評查的關鍵,目前委機關得證人員超過總人數的50%,致力打造法律資格全A的市級政法隊伍,鍛造精英型執法專業化人才,在人才隊伍支撐下,為案件評查復查工作扎實開展奠定堅實基礎。二是聯動評查平臺推進建章立制。根據全市政法機關“千案大評查”專項行動工作進度,以“辦案單位自查、市直單位復查、市委政法委重點評查”的“三查聯動”形式,深入開展重點案件評查工作,針對共性問題加強業務指導,縱深推進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三是問題整改平臺促進質效提升。通過重點案件評查,深入分析全市政法機關辦案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原因,切實找準幹警執法司法理念、作風、能力及制約監督制度機制等方面的突出問題,推動問題根本解決。強化提級評查的監督作用,把壓力傳導到位,引導政法各單位真正抓實用好案件評查這一有效舉措,倒逼案件辦理質效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