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二院完成首例利用“廢棄肝”進行脾窩異位輔助肝臟移植手術-新華網
2023 08/18 11:44:29
來源:哈醫大二院

哈醫大二院完成首例利用“廢棄肝”進行脾窩異位輔助肝臟移植手術

字體:

  8月8日,黑龍江省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哈醫大二院普外科六病房主任邰升教授和普外科一病房副主任鐘翔宇教授帶領團隊完成首例利用“廢棄肝臟”進行脾窩異位輔助肝臟移植手術。在一天的時間裏,邰升教授利用微創腹腔鏡技術為35歲女性患者順利切除日益增大的肝臟多發良性腫瘤,並將被切除的肝臟左外葉進行脾窩異位輔助肝移植術,為67歲的終末期肝臟疾病患者延續生命。

黑龍江省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哈醫大二院普外科六病房主任邰升教授(右1)和普外科一病房副主任鐘翔宇教授(左2)帶領團隊完成首例利用“廢棄肝臟”進行脾窩異位輔助肝臟移植手術

  邰升教授表示,此例手術是肝臟外科所有技術體係的集合,包括微創的腹腔鏡肝切除和劈離技術,肝臟的灌注和保存,活體部分肝臟的移植技術,同時還包括巨脾切除和脾窩異位輔助肝臟移植重建的設計和規劃。此例手術是首例利用“廢棄肝臟”進行脾窩異位輔助肝臟移植手術,手術的成功實施標誌哈醫大二院肝移植技術的進一步拓展,為成人活體肝移植、劈離肝移植、兒童活體肝移植做了很好的技術儲備,為更多肝臟疾病患者帶來希望。

  今年35歲的于女士,在三年前體檢中發現多發肝血管瘤,近期腹部隱隱脹痛,復查血管瘤明顯增大,肝臟右葉血管瘤直徑達到10cm以上,左外葉血管瘤直徑約6cm,符合手術指徵,遂來到哈醫大二院普外科尋求手術治療。和于女士同一時期住院的67歲姜女士,已經被肝病折磨了近十年,目前處于肝硬化失代償期,出現了大量腹水約5000ml,門靜脈可見血栓形成,脾臟增大,血小板一萬左右,隨時有大出血、肝衰、肝腎綜合徵、肝性腦病的可能,生命危在旦夕。

邰升教授(右2)帶領團隊進行手術

  據邰升教授介紹,肝移植是姜女士活下去的希望,但姜女士親屬沒有合適的活體供肝,因此良性腫瘤患者切除的廢棄肝臟成為供體給患者帶來一線生機。姜女士體重只有40公斤,所以良性腫瘤患者廢棄的少部分健康肝臟就能夠滿足姜女士的治療需求。于女士切除下的“肝”恰好符合供體要求。

  醫療團隊對受者于女士進行了詳細的風險講解以及全面的心理狀態評估,副院長王廣志和普外科主任崔雲甫教授積極協調術前各項事宜,對手術整體安全性和可行性進行評估和監督。邰升教授團隊制定詳細的手術方案,手術室、麻醉科、輸血科、醫務部等相關科室全力配合。

邰升教授採用微創腹腔鏡精細地切除肝臟右葉血管瘤和左外葉。副院長王廣志(右1)和麻醉科主任張兵教授(右3)保證手術安全進行

  手術如期進行,憑借豐富的肝移植經驗,邰升教授和普外科一病房副主任鐘翔宇教授帶領團隊,切除脾臟,完成了肝臟左外葉異位脾窩輔助肝移植術,脾靜脈門靜脈重建,肝動脈脾動脈重建,肝靜脈左腎靜脈重建,膽管空場Roux-y吻合術。手術順利完成,術後姜女士被送進ICU進行監測。術後三天,姜女士各項指標趨于好轉,轉回普通病房。術後第六天,于女士出院。目前,姜女士已經可以正常進食,恢復良好。

  “這種無償的‘廢棄肝’捐獻,可以被稱為‘生命化作生命’,希望更多人加入到器官捐獻志願者隊伍中,去創造更多的生命奇跡。”邰升教授説。(田為 曹玥)

【糾錯】 【責任編輯:才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