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8月14日電(記者梁冬、唐鐵富)近日,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成員到黑龍江省甘南縣興十四村走訪産業項目,與村黨委書記付華廷及廣大村民開展深入交流。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興十四村已經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一、二、三産業融合。”付華廷説,全村僅有2%的村民種地,98%的村民都在二、三産業就業。
近年來,興十四村依托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不斷加快種植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設施農業,不斷推進農産品精深加工,帶動旅遊等第三産業實現快速發展,加快人口聚集,實現産業融合發展。
興十四村始終圍繞糧食生産做文章,大力發展農産品精深加工項目,提高農産品附加值。改造升級“老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
據付華廷介紹,黑龍江興十四資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搭建的電商平臺覆蓋甘南縣的8個社區、10個鄉鎮、95個行政村、300多個自然村,累計總銷售額總計6300余萬元,帶動就業5000余人。富華錦河環能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生物技術實現了生物質發電,年消耗玉米秸稈70萬噸,帶動就業1000多人。黑龍江衛諾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産工業酶、食用酶、醫藥用酶等生物制品,總共出口20多個國家,年産值1億元,帶動就業300多人。
今年,為發展生物經濟,興十四村嘗試利用玉米生産膠粉代替傳統粘合劑。“如今研發已經完成,正在計劃擴大生産規模,預計10月份投産10萬噸的生産線。”付華廷説。
付華廷1972年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帶領父老鄉親使足勁拼命幹,把一個不沿江、不靠海,沒有區位優勢的“三無村”“三靠村”,發展成為人口11600多人,每人平均收入8萬多元的“龍江第一村”,成為“全國農業戰線的一面旗幟”。五十年來,興十四村篳路藍縷,艱苦創業,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黑土地上的鄉村振興。(完)
【糾錯】 【責任編輯:才萌 董雲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