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高質量教育發展的中堅力量,哈爾濱市繼紅小學作為哈爾濱市新時代教師基本功修煉基地學校,以全面提高教師“修德、修身、修為”為目標,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固本。7月12日上午9時,在哈爾濱市繼紅小學哈西一校區舉行了以“強基固本 融變精匠”為主題的新時代基本功修煉展示活動,從“思——行——遠”三個層面,通過項目研修、主題研修、案例研修活動,匯報了在基本功修煉項目中學校的實踐與思考。
哈爾濱市委教育工委專職副書記張國明、市教育局教師工作處陳亮、市教育研究院培訓中心主任史咏梅、市教育研究院培訓中心副主任李偉榮、市教育局研究培訓中心校本研修項目負責人曲春艷、中國知網黑龍江分公司經理孫立森和哈爾濱市各區縣教育局、進修學校主管培訓的負責人、40所基本功修煉基地學校、13個小學校長發展共同體的教育同仁們參加了本次展示活動。
在哈爾濱市繼紅小學18位“破土期”教師的“專業知識百題”驗收中,匯報活動拉開了序幕。現場隨機點選教師序號和題目組號,由這些教齡不足兩年的年輕教師進行現場作答,談吐自然、表達專業、理解個性,讓領導和教育同仁感受到了他們紮實的專業知識儲備。
哈爾濱市繼紅小學校長孫欣以《“五育並舉”潤底色 賦能成長強根基》為主題,圍繞學校基本功修煉項目進行了主旨匯報。孫欣説,學校以國家“強基計劃”為引領,以基本功修煉作為教師能力素質提升的突破口,開展了“新時代教師基本功的傳承與創新”項目式強師練兵工程。構建“以需求為保證、以標準謀細化、以持續求精進”的路徑支撐,縮短“知道”與“做到”的距離。構建修煉運行機制,實現“內功”向“內能”的轉變。構建修煉評測標準,實現“做到”到“煉到”的遞進。進一步提出“五育融合”對於教師來説是一種教學新基本功,既要善於在自己的學科領域充分發揮每一堂課、每一個教育活動的“五育效應”,更要善於融合利用各方的育人資源,實現基於融合、促進融合和在融合之中的新型教學方式。在全面提高教師“修德、修身、修為”的過程中,有效落實“五育並舉”的培養目標,歷練一支德行兼備、專業精良、技能過硬的教師隊伍。
在“一校三址四部”的辦學實境中,哈爾濱市繼紅小學以“3+2”學校網格管理為抓手,以“牽頭人”制打通校區壁壘,形成橫向校區貫通,縱向學年融通的格局。在學校基本功項目管理團隊帶領下,有五個團隊、九個學科教師通過常態修煉下“集體備課”、專項修煉下“教材解析”、主題修煉下“作業設計”和進階修煉下“超學科力”四個維度進行階段成果匯報。
學校始終以基於問題改進作為管理的核心思維,聚焦集體備課、教學方式、評價方式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通過對“單元整體視域下教學評一體”“大單元視域下教材解析力”“評價視域下作業設計力”進行了團隊研修匯報。九個學科教師圍繞“探月”這一主題進行了“跨學科學習活動設計力”匯報。以跨學科學習,展現繼紅教師紮實的專業技能、多學科知識融合的素養,推動教師超學科專業力的提升。
匯報結束後,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培訓中心主任史咏梅肯定了本次基本功的階段成果匯報。史咏梅&&,本次匯報展示無論是入職不到兩年的新教師,還是從教二 、三十年的骨幹教師,練就的都是培育學生、提質課堂的真本領。看到了繼紅小學教師的研究力——真正研究新學生,研究新學習,研究新課標,研究新教材;看到了融合力——跨學科融合,跨時空融合和五育融合;看到了評價力——過程性評價、增值性評價、綜合素質評價,還看到了技術力、創新數字化教學,體現了數字化教育、教學新的基本功。
哈爾濱市委教育工委專職副書記張國明説,繼紅教育團隊用自己過硬的教學能力、優秀的專業素養、創新的教學手段打造了一支教育情懷深厚、專業基礎紮實的教師隊伍,體現了《論語》中對於教育者的描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以傳統之薪,燃當代之火,幾代繼紅人薪火相傳,始終秉承“ 潛心育人 安靜教書”的師者初心,在“辦一所人人主動發展,人人懷念的學校”的辦學理念下,將基本功修煉扎根於課堂、服務於課堂、提升於課堂,在為師、成師、精師的修煉之路上堅定前行。(董曉燁 劉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