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郵箱 用戶名 密碼
 新聞搜索
新華社新聞信息
 圖片報道
南湖公園
抗震紀念碑
唐山市容
高新區火炬大廈
城市綠地
唐山市科技館
唐山火車站
體育公園
住宅小區
民民小區的健身公園
大城山鳥語林
抗震紀念館夜景
紀念碑廣場
會展廣場全景
南湖公園之荷花池
大釗公園
夜色下的商業步行街
信息大廈
天元小區
麗景琴園小區
商業步行街
唐山市居民小區
唐山高新技術開發區
唐山市電信業發展快
環境清新的市區
技術先進的污水處理
環城高速公路
孩子在和廣場鴿嬉戲
公交車上的閱報欄
乾淨整潔的幼兒園
暢通無阻的公路立交橋
標準室內游池
 
 冀東明珠•綠色城市•藍色暢想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使百年城市毀於一旦。唐山人民發揚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歷經十年重建,十年振興,九年騰飛,一個嶄新的唐山重新屹立於冀東大地。二十九年間,從簡易城市、抗震城市、到宜居城市,唐山,完成了一座城市不同尋常的三次洗禮。如果説,地震前的唐山是污染嚴重的黑色煤都的話,那麼,今日的唐山,已經變成了綠色的城市,並以生産力布局向沿海推進的藍色思路改寫着煤都歷史,實現走向海洋、擁抱世界、建設宜居城市的藍色暢想。 [詳細內容]
 用心建設新唐山 用情造福唐山人
  作為唐山城市建設的主力軍----唐山市城市管理局擔負着市政道橋、園林綠化、環境衞生、污水處理、城市供水、城市公交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等多項工作。多年來,以實現高效能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高質量的生活和居住環境、高水平的社會服務管理為目標,加快實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城市管理,使城市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 [詳細內容]
 唐山交通發展概況
  經過多年的努力,唐山市區與各縣(市)已形成"一小時"交通圈,到京、津、秦等地也僅需一個多小時,全市已形成以"O+X"型高速公路為主骨架,高速公路連接線、國省幹線公路為主通道,縣鄉公路為脈絡,運輸站場為節點,四通八達、功能齊全、內通外聯的公路網絡體系和道路運輸體系,為唐山發揮城市整體功能、增強對周邊地區的輻射能力起到了進一步的推動作用。 [詳細內容]
 污水處理事業蓬勃發展
   隨着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唐山市大力實施了排水管網改造,加快配套管網建設,並督導廠企完成廠內雨污分流,納入城市污水處理管網集中處理,有效改善了城市河流水體環境。城區內陡河、青龍河(市區段)及南湖水體已基本還清,隨着豐潤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的建設及開平區排水管網改造工程的實施,還鄉河還清工作已進入實質性階段。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