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和團運動在河北
義和團運動是甲午中日戰爭之後中國人民為挽救民族危機而發動的偉大反帝愛國運動。這個運動首先在山東開始,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鬥爭的矛頭主要指向帝國主義。1900年春,山東義和團主力從故城、景縣、東光、阜城進入直隸(今河北省),同當地的義和團和人民匯合成為一股革命洪流,開始了向京、津進軍。
1900年3月,沿大運河北上向天津進發的義和團在滄州、青縣受到了直隸總督裕祿派出的軍隊的圍攻,許多戰士浴血奮戰,英勇犧牲。向西北行進的義和團得知一部分戰友在滄縣、青縣犧牲的消息,個個義奮填膺,粉碎了清政府和帝國主義教堂反動武裝的圍攻堵截,北上到新城、定興、淶水、涿州、易縣、高碑店等地。在當地義和團和廣大人民的支持下,4月淶水縣義和團攻打教堂,殺死了清政府派來鎮壓義和團的副將楊福同。5月27日,義和團攻克了涿州城。隨後拆毀了琉璃河至涿州之間的鐵路,燒了高碑店、涿州、琉璃河車站。次日,又拆毀琉璃河到長辛店一百多裏鐵路和橋梁。6月4日晨,義和團又火燒了京津線上的黃村車站。5日從涿州來的義和團又分三路,重創了前來鎮壓的清軍,打得楊慕時的清兵慌忙竄往天津。隨後,義和團開始向京津發展力量。
1900年6月10日,帝國主義侵略軍二千多名在英國海軍上將西摩爾率領下,由天津向北京進攻,受到義和團的英勇抵抗。6月11日,義和團趁侵略軍剛抵落垡車站,從四面八方出擊,打得敵人不知所措。6月13日晚,西摩爾率領的侵略軍除小部分留在落垡車站外,繼續向廊坊車站進犯。18日,義和團聯合清軍一部分愛國士兵共2,000多人向敵人據守的廊坊車站發動攻擊,血戰兩小時,打傷打死敵軍多名,西摩爾慌忙率部逃遁。正當侵略軍逃到楊村時,義和團又連續向侵略軍發動攻擊,殺得敵人慌作一團,被殺死打傷40餘人。焦頭爛額的西摩爾帶領殘兵敗將經過三天時間,才勉強掙扎到天津。與此同時,6月17日一批帝國主義侵略軍從大沽登陸,進攻天津。一場壯烈的天津保衛戰展開了。侵略軍從大沽到天津一路上處處挨打,直到23日才竊據老河頭車站(現在的天津車站),和原在西沽的侵略軍會合,到達天津租界,向天津城發動進攻。7月6日,天津戰事非常激烈,義和團首領張德成等一連三晝夜在紫竹林與侵略軍血戰,取得了重大勝利。7月13日,侵略軍約五千人又對天津城發起攻擊,天津城義和團和守軍英勇抵抗,打死美軍上校團長等官兵百餘名,打死打傷日、英、法軍數百人,戰果輝煌。雖然如此,但由於賣國賊宋慶對內屠殺,對外投降,14日天津城失陷。侵略軍開始向北京進犯,8月13日侵入北京。
早在六月上旬,義和團就一日數十起進入北京城。他們在北京火燒教堂和日本洋行,殺死日本外交官,進攻東郊民巷各國使館,給帝國主義侵略者以很大打擊。在外國侵略軍進入北京後,賣國的清政府同侵略軍相勾結,鎮壓了這一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雖然這次運動失敗了,但它狠狠地教訓了帝國主義,粉碎了他們瓜分中國的陰謀,顯示了中國人民的無比巨大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