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唐山解放,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國民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經過40多年的建設,已發展成為全省第二大城市。
唐山市地處河北省東北部,東隔灤河與秦皇島市相連,南瀕渤海,海岸線陸域長度196.5公里,西與天津市毗鄰,北依燕山,以長城為界與承德市接壤。
唐山市是重工業城市,1995年鄉及鄉以上重工業總産值306.63億元,居全省第1位。形成了以煤炭、電力、鋼鐵、建材、機械、化工、陶瓷為優勢特色的工業體系。有“華北瓷都”和
“河北 糧倉”之稱。農業比較發達,1995年農林牧漁業總産值達227.66億元,居全省第1位。1995 年對各市社會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唐山市社會發展水平總指數為150.2%,居全省第2位。新
建的京唐港年吞吐能力290萬噸,1995年進出口總量306萬噸,為發展外向型經濟創造了有利條件。
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了7.8級大地震。震前,唐山市區民用建築約68萬餘間,近1100
萬平方米,震塌和嚴重震壞的約65萬間,1050萬平方米;工業用房1000余萬平方米,震塌和 嚴重震壞的佔78%以上。全市震亡21.5萬人,其中市區14.8萬人(含外地1.2萬人);重傷1
3.7萬人,其中市區8.1萬人。直接經濟損失約30億元以上,是我國有記載以來,人員傷亡 和經濟損失最慘重的一次大地震。
震後唐山人民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展開了恢復經濟重建家園的英勇鬥爭。7月29日恢復了與外地的電話&&,8月4日恢復了發電,9月25日正式開行鐵路旅
客列車。震後兩年多,唐山的經濟就超過了震前水平。1978年同1975年比較,工農業總産值增長了3.43%,社會商品零售額增長了23%,在震後一片廢墟上新唐山崛起,震後十年全市
已完成建築面積1800萬平方米,其中居民住宅1122萬平方米。 第一節 總規模與結構
唐山經濟發展很快。新中國成立後,經過三年的恢復建設,1952年全市社會總産出7.45億元,國內生産總值4.54億元。經過30年的經濟建設,到1978年全市總産出56.73億元,比1952年增長4.8倍,年均增長7.0%;國內生産總值29.11億元,比1952年增長4.2倍,年均增長6.5%。1978年全市人均國內生産總值526元,比1952年增長2.4倍,年均增長4.8%。1
978年地方財政收入3.09億元,比1949年增長13倍;地方財政支出2.05億元,比1949年增長18倍。2000年,全市完成全市國內生産總值915.1億元,比1995年增長96.1%。
1995年至2000年唐山市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累計963.6億元,是”八五“期間的2.3倍;1978年至1995年唐山市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累計585.01億元,居全省第2位,其中“八五”
時期為391.16億元,比前13年(1978-1990年)增長1.03倍。在全社會投資中,國有 為 427.29億元,佔73.0%;集體為97.11億元,佔16.6%;個體為46.18億元,佔7.9%;其他經濟類型為14.43億元,佔2.5%。
唐山市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22元,比1995年增長49.6%,年均增長8.4%;農民人均純收入3411元,年均增長8.6%。1995年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收入4157元,比1990年名義增長
1.6倍,年均名義增長21.4%;農民人均純收入2254元,比1978年名義增長17倍,年均名義 增長18.5%;職工年平均工資5392元,居全省第2位,比1990年名義增長1.4倍,年均名義增長19.6%;城鄉居民儲蓄年末餘額220.06億元,比1990年增長2.2倍,年均增長26.6%
,人均儲蓄3239元。
2000年內,抽樣調查,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10.1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 26.6平方米。
總産出構成。1978年全市總産出中,第一産業為11.09億元,佔19.5%,比1952年降低18.4個百分點;第二産業為39.89億元,佔70.3%,比1952年提高28.3個百分點;第三産業為5.75億元,
佔10.2%,比1952年降低9.9個百分點。到1995年全市總産出中第一産業227.66億元,佔17.2%,比1978年降低2.3個百分點;第二産業832.66億元,佔63.0%,比1978年降低7.3個百分點;第三産業261.32億元,佔19
.8%,比1978年提高9.6個百分點;2000年,第一産業增加値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為18.9%,第二産業增加値比重為50.5%,第三産業增加値30.6%,第三産業的發展為第一二産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創造了條件,為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國內生産總值構成。2000年,全市完成國民生産總值915.1億元。1995年國內生産總值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24.27億元,佔24.92%,比19
78年降低3.78個百分點;第二産業增加值234.45億元,佔47.02%,比1978年降低12.48 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增加值139.88億元,佔28.06%,比1978年提高16.26個百分點。
産業內部構成。2000年,全市糧食總産量275.53萬噸。1995年在全市第一産業總産值中,農業(種植業)産值151.90億元,佔66.7
%;林業産值4.18億元,佔1.8%;牧業産值55.5億元,佔24.4%;漁業産值16.09億元, 佔7.1%。在第二産業總産值中,工業總産值760.55億元,佔91.3%;建築業總産值72.12
億元,佔8.7%。在第三産業總産出中,2000年,全市郵電業務總量完成25.42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