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石家莊11月30日電(魏會博、楊瀰、朱家琪)行走在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縣城,紡織元素隨處可見。這座冀中小城紡織業歷史悠久,擁有“中國紡織之鄉”“中國毛毯之鄉”“中國紡織基地縣”等稱號。目前,全縣有紡織企業42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16家,主要産品巾被、毛毯等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高陽縣以延鏈補鏈強鏈為着力點,加快紡織産業轉型升級,形成了集紡紗、織造、印染、後整、銷售於一體的産業鏈條,打造高水平紡織産業集群。2023年,全縣紡織産業産值達到579億元。
高陽紡織産業關鍵詞雲圖。
加速轉型,紡織産業向“新”而行
近日,在位於高陽縣巾巾樂道産業育城中心的高陽紡織産業數字化服務&&上,原材料採購、成品庫存、生産訂單等數據實時更新。該&&於2023年7月上線,集聚了高陽縣及周邊紡織全産業鏈資源,可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一站式服務,推動高陽紡織産業數字化轉型。
在産業轉型中,企業是主體,也有需求。高陽縣充分發揮柏立信、圖強、聖翔、宏潤4個省級數字化車間示範引領作用,帶動紡織産業集群轉型提升。紡織企業通過引入ERP、MES等系統,打通設備、系統、人員間的信息壁壘,從接單到生産,再到檢驗及最後交付,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管理。數據顯示,通過數字化改造後,企業生産效率提升20%,運營成本降低15%,産品升級周期縮短12%。
河北宏潤新型面料有限公司紡紗車間。沈齊 攝
在推動數字化改造的同時,高陽縣鼓勵企業加快技術更新和産品創新,提升市場競爭力。
三利集團與東華大學合作建設創新研發中心,成功研發活性色紗氧漂技術、棉纖維低溫活性水漂白技術,讓紗線具有抗菌功能;瑞春紡織公司與天津工業大學建立産學研合作基地,成功研發紡織品環保染料及綠色染整技術;聖翔染廠生産車間使用最新的筒子紗染色工藝及設備,極大減少了廢水的生成與排放……
高陽縣引導紡織企業與北方崑曲劇院、河北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等合作,提升工業設計水平。“會唱曲的毛巾”、解壓毛巾、魔術枕套、“會變色的毛巾”等創意産品不斷涌現,受到市場的歡迎。
近年來,高陽縣陸續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4家、企業研發機構23個。截至目前,高陽縣紡織企業擁有發明專利83項、外觀專利372項、商標14267個。
聚力電商,為産業插上“雲翅膀”
“這款毛巾吸水性好、非常柔軟,而且抗菌性強,抗菌率超過90%。”近日,在高陽邦辰創業輔導基地的一個直播間內,主播向觀眾推介一款新上市的毛巾。在該基地內,這樣的直播間共有30多個。
近年來,隨着電商興起,高陽紡織邁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目前,高陽縣有“淘寶鎮”4個、“淘寶村”6個、電商店舖萬餘家,全縣註冊的電商企業和工商戶超過1700家。
河北永亮紡織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右一)展示毛巾文創産品。沈齊 攝
面對行業的電商人才需求,高陽縣主動作為,以多種方式培養電商專業人才。去年以來,依託邦辰創業輔導基地等載體,全縣累計開展電商培訓21期,培訓1800多人。2013年以來,高陽縣職教中心電子商務專業累計招生2100多人,源源不斷為全縣紡織電商發展輸送人才。
高陽縣聚焦“直播+企業”“直播+店舖”“直播+品牌”等新形式,營造良好的直播電商發展生態。借助直播,童嬰貝貝、美嬰美、棉小兜等一批紡織品牌走紅網絡,帶動企業開發多元化産品。
跨境電商是高陽紡織産業的新增長點。高陽引進省內外龍頭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實施“龍頭企業+跨境電商+海外倉”模式,推動高陽毛巾加速走向海外。與此同時,高陽建設了眾旺跨境電商基地項目和億信數字電商産業園,為跨境電商提供一站式、一體化服務。
破解難題,循環經濟助力綠色發展
紡織離不開印染,而印染環節所帶來的水污染曾困擾着高陽經濟社會發展。為破解這一難題,高陽縣積極探索循環經濟發展新模式。
污水處理廠是高陽縣水污染治理的關鍵一環。經過多次擴容建設,目前高陽縣污水處理廠佔地600余畝,日處理污水能力達26萬噸,出水穩定達標排放。污水處理後回用於印染項目,形成了紡織産業新鮮水零消耗及廢水零排放“雙零”模式。
高陽縣污水處理廠。沈齊 攝
依託污水處理廠,高陽縣建設循環經濟示範區,形成了集紡織印染、污水處理、熱能回收、中水回用、供熱供氣、餘熱發電、廢渣利用的“七位一體”的循環經濟産業體系。目前,已有22家印染企業遷入循環經濟園區。
“循環經濟理念體現在我們每個生産細節中。”河北宏潤新型面料有限公司印染園區經理陳飆説,企業對生産過程中産生的廢水、熱能都最大化回收利用。
今年,高陽縣被列為國家循環經濟示範縣。高陽縣科學技術和工業信息化局局長胡常路&&,高陽將以此為契機,加快構建高端化、綠色化、數智化現代紡織産業生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紡織産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