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石家莊11月28日電(袁麗娜、郭江濤、趙乾)邯鄲市永年區歷史悠久,文化遺産積澱豐厚,是“中國太極拳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擁有世界級非遺2項、國家級非遺5項、省市級非遺19項。
近年來,邯鄲市永年區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旅游資源,精心做好“文旅+”大文章,推動文旅産業提質升級。
永年區文旅産業關鍵詞雲圖。
“文旅+”多業態融合,激發文旅發展新動能
今年國慶首日,一場運用光束燈、激光燈等技術手法打造的“夢回邯鄲”3D光影秀,在永年廣府古城南門城墻上演。廣府古城迅速出圈,成為熱門打卡地。
第四屆邯鄲永年吹歌藝術節活動現場。永年區人民政府供圖
近年來,按照“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的原則,永年區積極探索“文旅+”多業態融合發展,打造了一批文化內涵豐富、産品特色鮮明、配套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旅游目的地,促進文旅消費全面升級。
永年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武岩介紹,永年區積極推動文旅與農業、體育等産業深度融合發展,不斷催生新産品、新業態,打造文旅爆點、亮點,讓“文旅+百業”大放光彩,有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美譽度。
打造“太極IP”高地,塑造文旅産業新優勢
永年區太極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發源於永年區的楊氏太極拳、武氏太極拳,2020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目前,全區共有國家級太極拳非遺傳承人3名,省級太極拳非遺傳承人4名,市縣級太極拳非遺傳承人85名。據不完全統計,各級太極拳非遺傳承人在國內外開辦拳社拳館超過135家,已成為傳播中華文化、增進人文交流的重要陣地之一。
永年楊氏太極拳精彩亮相第二屆中國(武漢)文化旅游博覽會。永年區人民政府供圖
“從20世紀90年代起,我就開始組織太極文化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同時也走出國門,在英、德、法等國家任教,將太極文化介紹給全世界。”楊氏太極拳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楊振河説,他通過“拳師+拳社(館)+演藝+互聯網”模式,助力太極拳文化事業和文旅産業發展。
近年來,永年區通過開展太極拳“六進”活動、實施人才培育工程、推出太極拳研學旅游線路、創作太極拳演藝節目、推動太極拳數字化發展、開發太極拳文創産品等多種舉措,讓太極拳打出“年輕態”、綻放新光彩。今年10月,第十五屆中國·邯鄲國際太極拳運動大會在永年區舉行,吸引了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22個省(區市)的1700余名太極拳愛好者參加。
培育成語業態,綻放“成語之都”新活力
洺州不夜城的成語文化墻。永年區人民政府供圖
邯鄲市被譽為“成語典故之都”。邯鄲市永年區通過成語太極十三勢、成語快板、成語短視頻、成語廣場舞、成語文化快閃等形式,展現了成語的韻味,讓成語文化融入群眾日常生活,進一步弘揚成語典故文化。
洺州不夜城設置了成語文化墻,廣府古城精心打造了文旅特色街區,讓人們在欣賞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成語文化的魅力。街巷兩邊懸挂着的成語燈籠,營造了一步一景、處處成語的濃厚氛圍。
永年區還精心策劃成語文化系列活動,推出“背成語享門票優惠”等政策,“解鎖”成語文化新玩法,豐富游客參與和互動方式,激活文旅市場新活力,持續擦亮“成語之都、太極之鄉”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