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的“第一個”丨第一個民宿管家:我家聽風院裏繁星點點-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我們村的“第一個”丨第一個民宿管家:我家聽風院裏繁星點點

2024-10-23 11:39:50來源:河北新聞網

分享至手機

“帶孩子來的,旁邊就是大家玩不夠的小河、‘貓村’;叔叔大爺們來了,就去太行山遼道背吧,那裏的山間雲海絕美;要是阿姨們,多帶幾件鮮亮衣服拍照打卡,朋友圈九宮格、抖音短視頻,一定會是主角;年輕人,白天游覽附近的天生橋、五台山景區,晚上就住我家民宿,可以圍爐煮茶、吃燒烤、看星星……”

9月7日,保定市阜平縣顧家&村聽風院,90後民宿管家劉嬌在直播&&熱情地向網友介紹玩轉家鄉的旅游攻略。

“今年已經是第5個年頭了。作為我們村的第一個民宿管家,游客來了,我總是為他們提供定制化服務和情緒價值,大家很開心。”劉嬌説,越變越美的家鄉,是游客們的“詩和遠方”,自己也因此有了一份鄉村新職業。

9月7日,劉嬌在佈置民宿院子,迎接即將入住的房客。記者 蘇沛霖 攝

90後大學生回村當“管家”

秋日,微風。清澈的北流河在愛民橋下淌過,青石減緩了水速,有村民在這裡洗菜,有游客在這裡捉魚。

跨過寬闊的公路,百十來米外的山丘上,就是顧家&村的第一家精品民宿——聽風院。登木梯、上房頂,眼前是青綠的遠山與蔚藍的天空,黃墻黛瓦的農家新居與民宿座座相依、錯落有致。

這些鄉村景致,在劉嬌的畫筆下寧靜而美好。

劉嬌是地地道道的顧家&人,大學美術專業畢業後,留在天津工作。2015年春天回家鄉時,看到顧家&的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劉嬌發現了商機。“村裏來了那麼多修路、建房的工人,總要有花銷吧,我就回老家開了間小賣部。”劉嬌辭掉天津的工作,回家賺了“第一桶金”。

建設美麗鄉村,讓顧家&村從家家戶戶“交通不便、門前豬圈”,變成了水泥石板路入戶,家家都像小花園。

“那時候政府也在大力補貼新民居建設,我跟父母商量,把家裏的老房子改造、提升,建成了有10間客房的民宿。”劉嬌説,當時只想把房子建好,做不做民宿的,給父母養老也挺好。

但現實很快讓劉嬌改變了想法。

“建築工人們走了,消費變少,你想幹點啥?”頭腦靈光的劉嬌引起了顧家&村黨支部書記顧錦成的關注。顧錦成是返鄉的80後,他想聽聽更多返鄉青年的建議,為家鄉發展拓展思路。

看著一座座漂亮的新居,劉嬌對顧錦成説:“你有沒有覺得,城裏人很喜歡我們淳樸自然的鄉村生活……”

隨着2017年顧家&整村脫貧,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顧家&游玩。劉嬌堅定了留在家鄉做民宿的想法。

從“不知床旗”到網紅民宿

2019年“五一”假期,劉嬌的聽風院民宿開業了,第一批客人紛至沓來。沒有接待經驗的她,真誠地把每位客人當作親戚、朋友。那幾個晚上,她忙得幾乎沒顧上睡覺。

第一年開民宿,劉嬌沒有目標,但跌跌撞撞走了過來,家鄉的綠水青山“待她不薄”。她也愈發確信,自己的家鄉,就是這些客人所愛的“詩和遠方”。

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哪有那麼容易。劉嬌説,當時她連“床旗”都不知道,“後來還是村裏發展旅游,帶我們去高校找禮儀服務老師學來的。”

和經營民宿相比,劉嬌的美術功底和審美就“相當在線”了。她擅長用床旗、抱枕等軟裝營造房間的溫馨氛圍,也常把村民廢棄的木板和河邊的石頭當寶貝,冬畫雪景夏畫荷,用創意裝飾庭院。

如今的聽風院,窗&上擠滿了多肉植物,木凳旁擺放着盛滿花豆的笸籮,撿來的陶罐裏,種植着各式各樣的花花草草。院落一隅,木桌、木凳圍作茶&,石頭壘成烤爐。一把油紙傘下,“輕煮歲月慢煮茶”的愜意生活躍然和美鄉村畫卷中。

“我把自己一步步精心打造小院的過程放在網上,居然吸引來不少流量。”劉嬌説,隨着直播和短視頻的傳播,很多喜歡自己民宿,與自己有着同樣理念的人,從北京、天津、山西、山東等地開車過來,住進了聽風院。

每到旅游旺季,劉嬌的10間客房總是滿滿當當,前來打聽、預訂聽風院的游客絡繹不絕。為了擴大游客接待量,今年4月,劉嬌租下了村裏一戶窗外有着“春芽美景”的房子,改建成民宿,取名“巷子裏”。

青春與鄉村的雙向奔赴

從一磚一瓦的修葺到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入,生長在顧家&的劉嬌一直在還原她心目中院子的模樣——安靜、自由、不商業。

這兩年,她也對做民宿有了更多思考。比如:“我能為游客帶去什麼?還能為家鄉帶來什麼?”

“我希望帶給游客家一樣的感受,讓大家在顧家&讀懂鄉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鄉親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後來,劉嬌在直播時,總是義務幫鄉親們“帶貨”。網友們很喜歡黑豬肉、蘑菇、蜂蜜這些土特産。

“很多游客都説我家民宿漂亮,這都是劉嬌幫忙佈置的。”村裏返鄉創業青年顧彩霞説,自家民宿在村口的路旁,為能吸引更多的目光,劉嬌建議拓寬大門,將漂亮的花草擺進廳堂。果然,住宿訂單量增多了。

其實,劉嬌還有一個未解的心結——曾拒絕過一個50多人的旅游團。“不是不想接,而是接待能力不足。”在考慮過一些解決方案後,她找到顧錦成商量,隨後他們一拍即合——村民們共同參與做民宿,擴大接待規模、提升接待品質,讓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

2023年,村黨支部領辦的阜平縣錦飛旅游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了,劉嬌的民宿入列其中。劉嬌對於民宿的經營管理能力有目共睹,加上她對鄉親們發展旅游經濟的熱心,大家都認為由她來做合作社的引流、營銷事務特別適合。如今,加入合作社的民宿已增至78家。

年輕人回鄉創業掙了錢,又幫助鄉親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這是一場青春與鄉村的雙向奔赴。如今的顧家&村,就像一塊“磁鐵”,吸引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發展。在劉嬌等人的影響下,已經有38位年輕人陸續回鄉,辦起了民宿、開起了啤酒花園、建起了露營基地……

今年國慶長假,劉嬌的民宿客滿了,她就張羅着把安置不下的客人,領到了合作社的其他民宿。每一家民宿都是歡聲笑語。

入夜,聽風院繁星點點,一隻螢火蟲從劉嬌身邊飛過。村口那個被顧家&人視為信仰的標語“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正在成為現實。(記者 宗苗淼)

[作者: 宗苗淼  責任編輯: 王曉娟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