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以紅帶綠,“打卡游”變“深度游”-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平山:以紅帶綠,“打卡游”變“深度游”

2024-10-06 10:12:33來源:河北日報

分享至手機

9月18日拍攝的石家莊市平山縣西柏坡村。記者 史晟全 攝

中秋假期,決定來石家莊市平山縣旅游前,湖北游客楊長在曾以為這裡“只有西柏坡,半天就能逛完”。然而,3天假期結束,他有些意猶未盡。“原來,這裡除了紅色景點,還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駝梁、中山古城考古遺址公園,玩累了還能泡溫泉。”楊長在説,“這一趟沒玩夠,下次做足攻略,我要來‘二刷’。”

如今,像楊長在一樣被平山“種草”的游客越來越多。今年上半年,平山接待游客1068.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16.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8%、9.5%,兩項指標均創新高。

“打卡游”變“深度游”,原因何在?

“從前是歡迎游客來,現在是要讓游客留下來,光靠紅色不行,還要不斷豐富旅游業態。”平山縣委書記張前鋒説,圍繞紅、綠、古、溫四個方面發力,平山正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走進來、玩起來、住下來。

平山地處太行山東麓,是革命聖地西柏坡所在地,“兩個務必”在這裡誕生,“三大戰役”在這裡指揮,“新中國從這裡走來”。

中共中央舊址裏,松柏蒼翠,游人如織。毛澤東主席推過的碾子、周恩來總理雨夜救人時提過的馬燈……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散發着濃濃的紅色氣息。

來自重慶的游客王紅林説:“特意帶孩子來探尋紅色足跡,感受精神力量,讓孩子知道祖國的繁榮昌盛來之不易。”

“西柏坡這個耀眼的紅色地標,是平山最大的亮點。”平山縣副縣長郝春艷告訴記者,做足紅色文章,他們積極整合周邊紅色資源,培育紅色旅游業態,建設紅旅小鎮,推出沉浸式實景演出《夢回西柏坡》,持續擦亮西柏坡紅色旅游名片。

同時,平山縣還深入挖掘光祿山革命歷史文化,建成集紅色教育、鄉村旅游於一體的光祿山風景區。“革命聖地 永放光芒”“勝利之聲 信仰高地”“紅色村莊 革命足跡”……如今,沿着紅色主題線路游平山,已成為各地游客的“走心”選擇。

“紅是特色,但平山絕對不止這一面。”郝春艷説,平山旅游資源豐富,有森林、奇峰、飛瀑、溫泉等自然景觀和資源,有古中山國等歷史文化景觀,還有北莊、南莊、李家莊等鄉村景觀,把這些景觀串珠成鏈,就能吸引游客進行深度旅游。

距離西柏坡直線距離20公里的沕沕水景區,瀑布從半山泉洞涌出,飛流直下,落差近百米,非常壯觀。

“我們老兩口來了4天了,還不想走呢。”9月24日,遼寧游客陳寶珠説,他們參觀了西柏坡,游了天桂山,晚上住紅崖谷民宿,在小院裏觀星望月、品嘗美食,還準備去駝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看看。

對駝梁、天桂山、沕沕水等風景區進行改造提升,做美綠色生態游;發揮溫塘溫泉獨特優勢,做活溫泉康養游;持續推進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做精中山古文化游;發展觀光農業、休閒採摘、特色民宿等多元業態,做優特色鄉村游……“十八般武藝”齊上陣,平山正為游客打開“詩與遠方”的萬千想象。

“火起來”“紅下去”,離不開口碑和服務。

有人擔心山區交通不便,平山便全力推動西柏坡高速、西阜高速建成通車,實施溫塘至天桂山旅游專線、滹沱河景觀大道等多個路網項目,開通6條旅游專線公交,把各個景區景點“連點成線”,讓交通更“絲滑”。

來了就是家裏人。當地政府沿旅游路線建成7個旅游驛站,配建3個自駕車營地、7個生態停車場、229個旅游廁所,為游客提供貼心服務。10個4A級以上景區全部接入智慧旅游管理&&,提供線上諮詢、購票等服務,實現“一部手機游平山”。

縣域文旅發展大有可為、大有作為。“入選第一批河北旅游名縣後,我們更有動力了。”郝春艷説,他們要持續深挖特色文旅資源,把産業鏈條拉得更長一些,把産業生態搞得更豐富一些,努力把平山打造成為紅色引領、文旅融合的紅色旅游首選地、休閒康養目的地。(記者 周潔 董昌)

[作者: 周潔、董昌  責任編輯: 王曉娟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