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國社之鏡·世紀光影”新華社新聞攝影展河北分展在河北博物院開展。
本次展覽精選350余張照片,從百姓視角出發,以視覺邏輯為線索,全景展現新中國成立75年來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這是新華社“國家攝影隊”的“傳世寶藏”“珍貴圖片”,面向公眾的一次集中展示。
燕趙新篇是展覽精心設置的篇章之一。近百張照片分為經濟建設、文化旅游、社會民生、生態文明4個板塊,展現河北在産業轉型、生態治理、文旅融合等領域的精彩瞬間,多維度呈現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新風貌。
我們在燕趙新篇四個板塊精選部分照片,依次“搬到”雲端呈現給大家。今天展示的是生態文明板塊的精選照片。
河北牢固樹立和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治理修復,把美麗河北答卷寫在綠水青山之間。
生態文明板塊帶領觀眾走近大運河、塞罕壩、白洋淀、衡水湖等地。青頭潛鴨在水面上嬉戲,水鳥在荷塘捕魚,大批候鳥在飛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在一張張照片中得到生動展示。
2022年7月22日,在白洋淀淀區拍攝的青頭潛鴨與白眼潛鴨混群。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點評:捕捉到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躍飛的畫面,表明白洋淀生態環境的極大改善。
2017年11月24日,大批遷徙候鳥在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飛舞。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點評:畫面層次豐富,渾然一體,生態畫卷盡收眼底。
2019年7月15日,一隻水鳥在河北唐山市南湖公園的荷塘抓魚。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點評:主題突出,色彩鮮明,動靜結合,畫面靈動有趣。
2017年7月12日,工作人員在塞罕壩機械林場採集數據。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點評:場景選擇精心、人物表現生動、色彩搭配和諧,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熱愛自然的態度。
2017年7月15日,夕陽下的閃電河國家濕地公園。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點評:獨特的構圖、豐富的色彩層次,展現了大自然的壯美與和諧。
2023年5月15日拍攝的滄州城市景觀(無人機照片)。大運河流經滄州8縣(市、區),綿延200余公里。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點評:航拍視角下,展現一座被大運河滋養的城市。
2021年8月14日拍攝的白洋淀風光(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點評:光線、色彩運用得當,畫面壯美和諧,盡顯華北明珠的魅力。
2023年5月6日拍攝的河北省衡水湖(無人機全景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點評:畫面布局均衡,層次分明,遠空的壯麗和近水的柔美相得益彰。
2023年10月26日拍攝的河北省滄州市滄曲橋和南川老街夜景。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 攝
點評:巧妙構圖下,遠樓近橋相映成趣,大運河夜色撩人。
2024年7月26日拍攝的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的紅松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點評:廣闊草原與風力發電機的結合,讓人們思考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以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