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河北造 新地標|一塊煤的“七十二變”-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河北造 新地標|一塊煤的“七十二變”

2024-09-17 16:34:28來源:河北日報

分享至手機

  開灤集團實現從傳統煤礦到智能煤礦、從煤到煤化工的跨越

  一塊煤的“七十二變”

  在開灤集團范各莊礦業公司,有多條以省級以上勞動模範名字命名的路。孟凡每次走過以爺爺名字命名的憲志路,都有一股力量直抵心間。

  1964年10月,新中國自主勘探設計施工的第一座大型現代化礦井——開灤范各莊礦投産。作為新礦的拓荒者,機電能手孟憲志協助工友挖出了第一車煤。

  20世紀80年代,礦上第一代綜採設備上馬,煤礦跨進了機械化時代。入職不久的高壓電工孟慶峰工作量陡增,眼看著精煤産品産量躍升、聲名遠揚。

  而今,范各莊礦早已實現了華麗轉身,“一鍵式”採煤、“無人值守”生産變得平常。礦井維修鉗工孟凡的下井時間少了,實時推送的數據讓工作精準高效。

  三代礦工、一個甲子。孟憲志、孟慶峰和孟凡祖孫三代的經歷,勾勒出范各莊礦從傳統煤礦向智能煤礦蝶變的歷程。

  8月29日,剛更換完水泵的孟凡走出礦井,身上的工裝依舊乾乾淨淨。“爺爺老説,我們現在下井,臉上都見不着煤灰,沒個礦工樣。”孟凡笑着説。

  起初,孟凡不想來礦上。

  爺爺和父親幹的都是機電,是礦上的技術崗位。一旦設備出了問題,隨時都要前往現場維修。電話常在夜裏響起,父親穿上衣服就往井下趕,母親擔心的樣子印在了孟凡心裏。

  但他還是聽從長輩建議,16歲就進了開灤技校。

  剛下井時,孟凡不適應。一米九的身高,在井下可不是優勢。要麼蹲着維修零件,要麼貓着腰檢查設備,跼踀的空間經常讓他大汗淋漓。

  回到家,他忍不住向爺爺抱怨。爺爺板着面孔教訓他:“我們那時候為了早出煤多出煤,一幹就是一天一宿,你們這算什麼?”

  看著他早出晚歸的辛勞模樣,爺爺既高興又心疼,過上幾天又專門做了好飯好菜犒勞他。

  後來,孟凡慢慢變成了爺爺和父親的模樣,開灤人“特別能戰鬥”的血液在他的身上流淌。

  2018年冬天的一天,井下一根管道破了個口子。一旦口子堵不住,將直接影響生産。

  孟凡和同事脫了棉襖,穿上雨衣就下了井。注入水壓的冷水不住往臉上噴,他卻只顧着用手在管道上一點點摸索,最終找到了那個小指頭肚大小的出水點。等他們修好管道爬到井上後,室外溫度低至零下16℃,脫下的雨衣迅疾凍住,戳在了地上。

  像這樣的緊急情況,孟凡現在已經很少遇到了。

  走進中控室,打開泵房的數據界面,水泵的流量、壓力、泵軸溫度等實時數據和數據趨勢圖一目了然,孟凡能提前了解設備運行情況,維修和保養更加有的放矢。

  有了智能化系統,點點鼠標就能控制電力系統。孟凡調侃父親:“要不是退休了,您現在得調崗。”

  不僅范各莊礦,開灤集團的主力礦井都在積極將“智慧”融入礦山,讓“智”取“烏金”更安全更高效。

  始建於1878年的開灤,至今已走過146年。新中國成立後到2023年底,共生産優質原煤18.44億噸,精煤4.41億噸,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百年開灤,轉型長盛。

  傳統煤礦不斷機械化、智能化,採煤方式應時而變。

  從煤炭這一基礎産品,到焦炭、粗苯等煤化工産品,再到聚甲醛、己二酸等材料級産品,開灤集團還實現了産品從“黑”變“白”的跨越,形成了可生産90多種産品的産業鏈。

  2004年10月,開灤集團京唐港煤化工園區中潤公司年産220萬噸焦化項目啟動,開灤集團正式步入煤化工行業。

  很快,中潤公司、炭素化工公司、中浩公司等一批煤化工企業在一片沿海灘塗上相繼開建。

  剛大學畢業的郭建鵬與50多名大學生一起來到中浩公司,在技術匱乏、專業人才幾乎為零的形勢下,踏上艱難拓荒路。

  青春在火熱的歲月中燃燒。在專家組做完前期輔導後,他們駐紮下來,從完善試驗設備到改進工藝流程再到注劑的選擇,一點點突破。

  開灤人“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又流進了這些年輕拓荒者的血液。

  2014年下半年,中浩公司首批聚甲醛産品下線。大家還沒來得及歡慶,就發現産品存在粒子形狀不均勻、氣味大等問題,産量也達不到設計産能。

  “真不甘心。公司投入了幾十億元,不能只是這樣的産品。”郭建鵬説。

  大家馬上設計技改方案,第二年便完成了首次技改,聚甲醛産品質量和産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日後的生産中,他們不斷改進工藝,目前聚甲醛産品質量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以此為基礎,中浩公司向更高端的化工新材料領域進發。

  2022年4月的一天,銷售負責人興奮地告訴郭建鵬:“有家知名體育用品公司想用咱們的聚甲醛纖維絲做高端運動鞋服。但咱們沒有成熟産品,要不要接單?”

  “接。”郭建鵬答得斬釘截鐵。十幾年磨一劍,是時候亮劍了。

  他們試遍了所有紡絲工藝,提升聚甲醛纖維絲的熱穩定性,從煤中“抽”出了耐磨性、抗菌性、防沾污性、疏水性、天然涼感等性能都更優良的聚甲醛纖維絲,産品達到了國家紡織品A類等級要求。

  2023年,他們生産的服裝用聚甲醛纖維絲成功通過客戶驗收。令人振奮的是,該産品每噸價值達4萬元,是原材料煤炭價值的30多倍。

  在中浩公司創新發展路上,開灤煤化工産業也在長大。開灤集團已擁有七個煤化工子公司、五大煤化工産業園區,京唐港煤化工園區發展成省內産業鏈最長的煤化工園區,己二酸入選河北省製造業單項冠軍産品。

  如今已是中浩公司聚甲醛分廠廠長的郭建鵬,喜歡在京唐港煤化工園區裏看“新”:尼龍66一期工程全面開工,聚甲醛二期工程進入初步設計階段,建設中的中試基地將生産更多材料級産品……

  那將是百年開灤的一個又一個發展故事。(記者 馮陽)

[作者:  責任編輯: 王立鵬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