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由18道菜肴組成的“成語典故宴”。河北日報通訊員 周紹宗 攝
“邯鄲成語”也能做成一桌美食?9月9日,第九屆全國烹飪技能競賽(河北賽區)暨首屆河北省飯店餐飲業職業技能大賽在邯鄲舉辦,現場亮相的“成語典故宴”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以‘和合吉祥’為主題的成語典故宴,把成語典故的寓意與烹飪技法創新相融合,80%以上的食材取自邯鄲本地。”美食林集團餐飲公司“邯鄲菜”研發團隊負責人魏生瑞介紹,來自永年區的茼蒿丸子製作成“蓬生麻中”,“一帆風順”由磁縣白蓮藕搭配多寶魚精心烹飪而成。
“18道成語菜肴分為冷碟、主菜、副菜和尾湯等八個部分,不僅食材營養健康,還展示了邯鄲獨特厚重的成語文化。”魏生瑞&&,邯鄲菜是冀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産品標準化程度低、難成體系、創新不足等問題,制約了邯鄲菜的推廣普及。
今年年初,邯鄲啟動住宿餐飲行業提升攻堅行動,把打造“邯鄲名宴名小吃名菜”作為目標之一。按照“標準化、品牌化、系列化”要求,邯鄲市商務局結合當地十大文化脈係和種類豐富的食材,在中國烹飪協會、河北省飯店烹飪餐飲行業協會指導下,開發了由“成語典故宴”“磁山文化宴”“武安商幫宴”“紅色太行宴”“廣府太極宴”“鄴都古城宴”“大名官府宴”“運河文化宴”八個文化主題宴席組成的“邯鄲名宴”。
“邯鄲名宴”共286道菜品,既可成套品鑒,也可單點。研發過程中,各團隊堅持既保留傳統、提升品質,又創新改良、推陳出新,做到粗糧細做、民菜精做、北菜南做、小菜組(合)做。
“‘邯鄲名宴’定位於大眾消費,絕大多數菜品的食材取自本地。”邯鄲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建民介紹,邯鄲地處北緯36度黃金種植帶,不僅是全國重要的糧食核心産區,也是全國最大麵粉加工基地、全國最大蛋雛雞孵化基地、華北最大葉菜生産基地,雜糧、水果、蔬菜、畜禽、水産等食材豐富,“努力把‘邯鄲名宴’打造成展示邯鄲地方餐飲文化的亮麗名片,吸引更多游客尋味邯鄲,助力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記者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