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河北定州,抬頭仰望鱗次櫛比的現代建築,伸手觸摸古色古香的文保遺存,在一新一舊間,古今建築交相輝映,歷史與現代完美交織。
河北定州。白永民 攝
千年古城添新韻,現代定州正青春。定州以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引領,紮實開展古城保護修繕開發利用工作,延續城市文脈,讓現代文明與歷史傳統相得益彰,讓千年古城煥發新的青春。
賡續千年文脈,彰顯古城底蘊
登開元寺塔游目騁懷,文廟、貢院、南城門、大道觀、清真寺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盡收眼底。
春秋時期,齊相管仲到定州築城;戰國時期、漢朝、南北朝,定州先後3次被定為都城(或首府);後歷代王朝均在此設州置府,定州成為輻射周邊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商貿中心。
源遠流長的歷史,為定州留下了瑰麗燦爛、風格獨特的文化古跡。定州現有開元寺塔、定州貢院、漢中山王墓、大道觀玉皇殿等國保單位9處,北莊子漢墓石刻、趙村遺址、王灝莊園等省保單位15處。
河北定州博物館。張家玥 攝
“全市上下要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保護好、挖掘好、利用好、宣傳好我市豐富的文物資源。”定州市委書記張才芳&&。
守護文化瑰寶,留住歷史根脈。定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古城保護、文物保護和活化利用,深入挖掘和整理歷史文化資源,高標準編制《關於加強文物保護改革利用的實施意見》《定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規劃》等系列文件和規劃。按照“分批開發、連片保護”的發展思路,相繼對開元寺塔、貢院、文廟、南城門、晏陽初故居為核心的舊城區進行提升改造。
北宋定窯白釉刻花龍首凈瓶。張家玥 攝
從做工精良、玲瓏剔透的東漢龍螭銜環乳釘紋青玉璧到釉色瑩潤、紋飾精細流暢的北宋定窯白釉刻花龍首凈瓶,定州博物館展廳內5萬餘件館藏文物生動展示了不同時期的器物之美,講述着定州悠久的歷史文化。
建博物館,讓歷史“説話”。近年來,定州建設定州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定窯標本博物館等,讓更多民眾從文物中感悟文化力量、增強文化自信。
打造特色街區,激發文旅活力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流光溢彩的定州古城變得美輪美奐。徜徉在古香古色的崇文街,游客可以一邊欣賞夜色下的開元寺塔,一邊品嘗定州八大碗等特色美食。
“白天感受古建築的魅力,晚上逛街品美食,從早玩到晚都不覺得膩。”來自北京市的游客田森説。
游客在河北定州宋街游玩。白永民 攝
“近年來,我們圍繞夜宴、夜購、夜秀、夜游、夜演、夜展、夜宿、夜讀、夜娛、夜健10個消費場景,不斷釋放夜間經濟活力。”定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依託古城歷史文化資源,定州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徑,讓游客在品味古城古韻的同時領略煙火氣息。
傳承歷史文脈,既要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又要處理好城市更新和古城保護利用的關係,在城市更新中延續城市文脈,讓傳統和現代融合發展,讓城市留住記憶、人們記住鄉愁。
定州市按照“業態主題化、商業遺産活態化、游憩節點情境化、民俗活動節慶化”的思路,積極打造特色街區,導入沉浸式、場景式、體驗式文旅新業態,布局工藝作坊、古玩字畫、主題客棧、劇本殺、密室逃脫等文化娛樂館。
依照定州塔製作的品茶器具“寶塔茗香”、外形酷似蛋殼的定瓷燈罩……在位於定瓷大街上的定州正清和定瓷藝術館上演着一幕別樣的“定瓷秀”。
定瓷大街上有眾多定瓷品牌店舖,許多集研發、製作、銷售於一體。目前,已經有10家從事定瓷製作、銷售的企業入駐宋街。
“文創産品不僅要挖掘歷史文化,還要根據人們的生活需求調整産品結構,增強産品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定州文博管理公司總經理王文革説,他們與定瓷大街的商戶重點圍繞人們常用的餐桌、茶桌做文章,設計生産出造型新穎、時尚美觀的日用瓷産品,助力定瓷産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提升城市品質,煥發城市“青和力”
翻查合同、&賬登記、實地測量……來自山西省大同市的定向選調生陳亞清到定州西城區街道挂職鍛煉,主要負責農村“三資”管理工作。
“定州為什麼吸引這麼多的年輕人落地生根?”陳亞清自問自答,“或許是大街小巷中流動的文化血脈,又或許是市井巷陌中升騰的人間煙火,更或許是城市發展飽含的夢想機遇。”
眼下,古城定州敞開懷抱,更多關注青年的特點、需求和體驗,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與青年人的契合度,加快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吸引更多青年人與定州一起成長、共贏未來。
天空微亮,城市還未甦醒。頭盔、手套、騎行服……家住北門街的吳思已經穿戴整齊,蹬上自己的愛車,目的地定州東站。待到街上車輛、行人漸漸多起來時,吳思已經帶着汗水返回家中,“這條線路來回20多公里,早上人少,路上暢通,我騎了好幾次了。”
參加2024定州公益騎行活動的騎行愛好者。劉子祎 攝
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城市的變化,從筆直寬闊的迎賓大道、偕眾同春的眾春園……定州正由表及裏地向着品質更高、往來更暢、保障更全的方向“進化”。
高品質的城市生活既是市民的需求,也是未來城市的競爭力所在。
近年來,定州紮實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健全基礎設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以“友好之城”待“有為青年”,城市“青和力”不斷增強。
健身愛好者在公園跑道上慢跑,一呼一吸間與城市脈搏齊律動;騎行者腳踩單車,享受古城魅力與運動快樂。年輕活力與古老傳統,碰撞擦出閃亮的火花。古塔下的年輕人,越聚越多……(定州市融媒體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