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重約280公斤,可使用95號汽油,百公里油耗僅6.9升……看到這些描述,你是不是以為這是一輛汽車,其實這是輕型運動飛機“鯊魚”的“養眼”數據。
走進滄州中捷産業園區的捷中鯊魚(滄州)飛機製造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工人們正在完成打磨、噴漆、涂裝等工序,每一個環節都有條不紊。
“鯊魚飛機有流線型的機身,最大航程1660千米,最高時速333千米,在輕型運動類飛機中是最快的。它不需要專用跑道,在草地上也能起飛降落,曾獲‘未來飛機’和‘最佳輕型飛機’等國際大獎。”説起鯊魚飛機的特點,副總經理鞏建學如數家珍。
如此出色的油耗和速度數據,源於鯊魚飛機的製造材料。機身90%用的都是碳纖維一類的複合材料,不同部位纖維層數不同。這種材料摸起來軟軟的,但抗拉強度非常高,是鋼的6到7倍,而密度僅為鋼鐵的1/5左右,在高溫環境下也能長期使用。
輕盈的機身,減輕了飛行負擔,而強大的韌性,提供了安全保障。“我們現在正加大零部件的國産化率,整機3800多個零部件,目前已超過40%的零件實現國産,接下來公司會開發新機型,實現産品譜係多樣化。未來,圍繞鯊魚飛機,會聚集更多上下游配套企業。”鞏建學&&。
低空經濟代表的是新質生産力,而人才則是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生産力躍升的基礎支撐。滄州航空職業學院就是培養航空人才的搖籃。
在學院的精益工館,裏面擺放着各式各樣的飛機發動機、飛機零件以及航空靜態模擬倉,學生們可以近距離了解它們的構造和工作原理,體驗飛機駕駛。
作為河北省首家航空特色的高等職業學院,學院以航空類專業為重點,開設飛機機電設備維修、飛機電子設備維修、空中乘務、定翼機駕駛、機電設備技術等專業,是滄州發展通用航空産業的重要基礎&&。
“隨着低空經濟風口到來,航空製造業將迎來大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會劇增。我們去年就招滿了2000多名學員,今年有望突破3700人。”學院機務培訓中心責任經理劉楊説。為滿足低空經濟對各類人才的需求,學院還計劃開展無人機操作技能、飛行資格考試認證以及航空運動、航空旅游等航空消費類人才培養,豐富人才培養類型。
蔚藍天空下,一架架小型飛機依次劃過天際,展翅翱翔。駕駛這些飛機的則是中捷通用機場培訓的準飛行員們。
在取得民航飛機駕駛資格前,飛行員們要先學會開小型飛機。而中捷通用機場自2018年建成後,飛行員培訓一直是重要業務。“國內每年有近10萬名飛行員需要崗位訓練,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我們與海南航空、春秋航空等航空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滄州中捷機場管理有限公司管制主任張昕介紹,機場先後承接了50余家公司的飛行訓練,目前已經輸送了500多名飛行員。如今,隨着市場需求不斷加大,機場還將謀劃開展個人飛行培訓業務。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激勵約束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提出,“要構建以標準提升引領産業升級體制機制,加強先進標準體系建設,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打造結構優化、多極支撐的製造強省”。
低空經濟是典型的新興産業,更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方向。近年來,滄州中捷産業園區依託捷中鯊魚公司、中捷通用機場、滄州航空職業學院,謀劃形成了通航製造與産業孵化、飛機維修與服務保障、航空培訓與研學教育為主的通航産業,成為滄州通航産業發展的核心區。
新機遇新形勢新作為。如今,滄州不僅有自己的機場,還能造飛機、培養航空人才,“通航+培訓”“通航+製造”“通航+服務”,通航産業已經有了立體輪廓。滄州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積極擁抱低空經濟藍海,持續培育新質生産力,“通航+”業態將越來越豐富,這條完整閉合的通用航空産業鏈定會蓬勃發展,生機勃勃。(記者 崔上 李其徵 陸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