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石家莊8月25日電(王立鵬)近日,在第三屆中國•滄州武術文化博覽會現場,許多市民在古兵器前駐足,欣賞古兵器的芳華絕代,聽參展商講述它們背後的故事。
游客觀展。王立鵬 攝
“兵器與歷史密不可分,古人善於將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賦予其特定意義。研究古代兵器,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特定時期的文化風俗。”參展商趙玉磊介紹,大多數傳統器械都能在這裡找到。它們雖飽經歲月磨礪,卻鋒芒依舊,散發着凜凜寒光。
這些兵器承載着古人的智慧,流露出一種古樸美感的同時,也彰顯着“鏢不喊滄”的底氣。
運動員參觀古兵器。王立鵬 攝
趙玉磊説,除了傳統的武術器械,這裡還有許多奇門兵器,包括螳螂刀、鴛鴦鉞、鳳尾斧等,雖不常見,卻很有研究價值。
博覽會現場,一些參觀者在古兵器前駐足交流,探討這些兵器如何長久保存,如何在實戰中發揮最大威力。偃月刀最受歡迎,它的刀柄與刀身連接處鑲有龍頭,刀身宛如一輪弦月,不少人將其與影視劇中的偃月刀作對比。有人在現場將自己攜帶的雙劍與展出的蝴蝶七星劍進行對照,認為七星劍更有靈氣。
氣勢威猛的全銅手叉锏、彰顯力量的奇門錘以及寒光畢露的戚家刀也受到廣泛關注,許多人現場查閱它們的歷史淵源。
游客參觀武術書籍。王立鵬 攝
此外,博覽會展出的古典武術書籍備受武術愛好者追捧。他們認為,與這些書籍相遇,仿佛穿越時空。
滄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傳統兵器與武術書籍的背後是千年歷史文化的積澱,廣大市民參觀這種展覽,可以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文化自信。
據介紹,本次博覽會分為展覽展示和産品展銷兩大板塊,其中展覽展示板塊由“武健泱泱”武術古今名家展、“武脈流長”特色拳械門類展、“武影滄瀾”古代武備典籍文化展、“武偃文修”古代兵器文化交流展四部分組成,集中展示滄州武術的悠久歷史、優秀拳種、代表人物和厚重文化。
滄州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博覽會展銷區域匯集了各類武術兵器、訓練器械、服裝、鞋帽以及文創産品等,滿足游客對武術裝備及滄州特色産品的多方位需求。
滄州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第三屆中國•滄州武術文化博覽會在武術大賽期間舉辦,充分展示了滄州武術的悠久歷史與卓越成就,詮釋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深厚底蘊,也極大地豐富了市民與游客的文化生活,將進一步提升滄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