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23項措施加大優質文旅産品和服務供給-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滄州:23項措施加大優質文旅産品和服務供給

2024-08-19 10:14:00來源:河北日報

分享至手機

  滄州打造文旅熱點激發文旅消費需求

  23項措施加大優質文旅産品和服務供給

  日前,滄州市&&《滄州市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5年)》,提出23項措施,加大滄州市優質文旅産品和服務供給,打造文旅熱點,激發文旅消費需求。

  打造京津游客周末休閒首選目的地。豐富南川老街、園博園、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館等項目業態,加快吳橋中國雜技博物館、河北吳橋雜技藝術學校等項目建設,培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滄州段)和吳橋雜技旅游片區兩大世界級文化和旅游産品,將大運河文化帶打造成京津游客周末休閒首選目的地。同時,依託南大港濕地、東渡碼頭、滄海文化風景區、宴海如夢沉浸式文旅産業園等項目,深挖濕地、海洋、農業、漁業和民俗文化資源,做強滄海文化旅游IP,將渤海濱海休閒文化旅游帶打造成集休閒度假、海上觀光、海洋深度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的國內知名濱海旅游度假區。

  圍繞“滄州武術”打造爆點。引進文旅新業態策劃企業,打造以“滄州武術”為主題,融合虛擬現實體驗、線上線下聯動潮玩等為主的文旅體驗項目;在大運河文化帶策劃武術非遺傳承人表演、研學等活動,打造武術文化體驗場景;依託宴海天街武俠城,打造“武風潮玩”古風沉浸式體驗場景。

  打造五大熱點文旅場景。依託南川老街,融入雜技表演,開展系列活動,打造“神奇雜技團”鬧市中的街頭雜技演藝場景;依託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館,突出藝術和科技融合,融入數字化技術,打造“數字化沉浸體驗空間”全息娛樂場景;依託印象大運河農業生態園,打造“五穀課堂”農業+教育鄉村科普課堂場景;依託南大港濕地,利用濕地生態優勢,突出自然景觀+特色研學,打造“濕地鳥世界”人鳥共生的研學場景;依託滄海文化風景區,打造“沙灘音樂派對”海邊露天電音節狂歡場景。

  完善重點要素服務體系。圍繞“尋味滄州”,實施涉旅餐飲提升行動,重點提升青縣蔬菜宴、黃驊旱鹼麥麵花和滄州火鍋雞等特色文化餐飲品牌,構建滄州旅游美食品牌體系。圍繞“樂宿滄州”,實施住宿質量提升行動,針對精品住宿品牌開展精準招商,引進品牌酒店、投資商、運營商。圍繞“暢行滄州”,實施交通便利化行動,推進縣(市、區)幹線公路到重點旅游景區的旅游公路建設,實現二級公路全覆蓋。圍繞“樂游滄州”,打造精品旅游線路,整合重點景區與精品文旅項目,打造京津冀運河風情游、京津冀濱海休閒游、京津冀歷史文化游和京津冀紅色經典游線路,拓展京津市場。圍繞“樂購滄州”,打造滄州旅游商品品牌,依託華斯國際裘皮城、河間工藝玻璃小鎮等特色産業基地,支持文創旅游商品研發、生産企業發展壯大。圍繞“文化滄州”,開展系列文旅融合活動。

  提升旅游公共服務水平。實施旅游公共服務品質提升工程,重點實施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行動,加快高品質旅游風景道和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推動在滄州東客站、滄州西客站等交通樞紐設置旅游集散中心。對旅游景區、風景道沿線、交通集散點等重點區域旅游廁所進行優化提升。同時,優化旅游軟環境,從社會治安、市場秩序、交通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培育“滄州文旅”名片。(記者戴紹志)

[作者: 戴紹志  責任編輯: 楊丹宇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