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打通“瓶頸路” 暢通協同發展大動脈-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張家口:打通“瓶頸路” 暢通協同發展大動脈

2024-08-05 09:33:20來源:河北日報

分享至手機

  張家口市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初步搭建

  打通“瓶頸路” 暢通協同發展大動脈

  7月8日拍攝的京蔚高速公路西段。(本報資料片) 通訊員 鄭彥斌攝

  6月4日,在張家口低空飛行服務站,工作人員正在研究飛行路線。(本報資料片) 記者 王雪威攝

  7月18日拍攝的草原天路張北段。通訊員 田宇翔攝

  日前從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獲悉,該市加速構建綜合立體交通體系,不斷提升交通基礎設施服務水平。今年以來,隨着《張家口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深入推進,該市公路、鐵路、機場、客運樞紐建設等均取得積極進展。

  按照《方案》,張家口市的目標是打造“一軸兩廊三通道”綜合立體交通網。“一軸,京張綜合交通主軸;兩廊,環京綜合運輸廊道、張家口——太行山綜合運輸廊道;三通道,蘇張公路運輸通道、張北公路運輸通道、張南綜合運輸通道。”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多順介紹,目前,“一軸兩廊三通道”主骨架已初步搭建。

  “一主、三副、多點”綜合客運樞紐布局正逐步完善

  7月28日,位於懷安縣高鐵站西側的懷安綜合客運樞紐工程建設正酣。該客運樞紐工程於去年3月開工,預計2025年完工。該工程投入使用後,將滿足全縣長途客運、城市公交、城鄉公交、出租車、社會車輛等多種形式換乘需求,實現旅客接駁無縫對接,有效緩解縣城交通擁堵現象,方便群眾出行。

  近年來,張家口市依託高速鐵路建設,高質量推進綜合客運樞紐項目。2019年底,張家口南綜合客運樞紐北廣場與京張高鐵張家口站同步投入使用;2021年,崇禮區綜合客運樞紐、太子城高鐵站客運樞紐相繼投入運營;2022年,下花園區綜合客運樞紐投入運營;2023年,懷安縣綜合客運樞紐開工建設。全市“一主、三副、多點”(“一主”,即中心城區;“三副”,即懷來、張北、蔚縣;“多點”,即懷安、康保、尚義等7個縣級節點)的綜合客運樞紐布局正逐步完善。

  據介紹,《方案》自2021年11月印發以來,該市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先後建成張尚高速、延崇高速延伸線和赤城支線等3條段共104.4公里的高速公路;建成G510、G239兩條國道和S231、S302等7條省道,共計完成168.3公里的國省幹線公路建設;完成2100公里農村公路建設改造。

  “還有一批重大工程,如太錫鐵路、張涿高速與北京市G109新線高速連通工程、京新京藏聯絡線等工程均在加快建設,G335京冀界至G112段改建工程、S246暖泉鎮至邀渠村段建設工程等項目前期手續均在有序推進辦理。”張多順介紹,預計到“十四五”末,全市多節點、網格狀、全覆蓋的交通運輸網絡格局將呈現新圖景。

  張多順説,在公路建設方面,到2023年底,該市公路總里程達23734公里,居全省第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346公里,居全省首位;普通幹線公路通車里程2955公里,居全省首位;農村公路通車里程19433公里,居全省第二。目前,該市初步形成“兩縱五橫一線”的高速公路網布局。兩縱,即首都地區環線高速、海張——張石高速;五橫,即蘇張高速、張尚高速、京藏高速、京新高速、京蔚高速;一線,即宣大高速。

  在鐵路建設方面,截至2023年底,該市鐵路營運里程達1067公里。其中,高速鐵路4條,分別為張呼、大張、京張、崇禮鐵路,運營里程248公里。普通鐵路有京包線、豐沙線、大秦線等7條。

  在機場建設方面,張家口寧遠機場年旅客、貨郵吞吐能力分別達100萬人次、5000噸。今年夏季運營航線達6條,通航城市5個,周往返航班78架次。先後建成張北中都、赤城後城、赤城鎮寧堡3個通用機場。

  提升區域交通網絡連接能力,全面暢通京張通道

  7月1日,京蔚高速北京段(西六環—靈山互通立交)實現全線通車。據了解,京蔚高速京張兩地的連接線工程已於去年4月開工,目前正在緊張施工,預計年底完工。屆時,張家口將繼京藏、張涿、京新高速之後,打通第四條進京高速公路通道。

  京蔚高速起點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終點位於蔚縣冀晉交界處。據悉,該高速通道的開通,將對於緩解北京西部地區的交通壓力,進一步密切京津冀與內蒙古、山西、河南的&&,促進沿線旅游經濟的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據了解,在《方案》實施過程中,張家口市積極在鐵路、公路項目建設上對接北京,打通“斷頭路”“瓶頸路”,全面提升區域交通網絡連接能力。“截至目前,京張兩地銜接路網接口達12個,包括鐵路銜接接口4個、公路銜接接口8個。在鐵路方面,銜接鐵路線路4條。其中,高速鐵路1條,為京張高鐵;普速鐵路3條,分別為京包線、豐沙線、大秦線。”張多順&&。

  目前,在公路方面,京張銜接接口均已實現同等級對接。其中,高速公路接口3個,分別為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延崇高速,均與北京市延慶區對接。普通幹線公路接口5個,分別為G109,在涿鹿縣境內與北京市門頭溝區對接;G234兩個接口,在懷來縣境內分別與北京市延慶區、門頭溝區對接;G110,在懷來縣境內與北京市延慶區對接;S310,在赤城縣境內與北京市延慶區對接。

  張多順&&,為進一步提升京張交通通達水平,“十四五”時期,該市積極推進張涿高速與北京市G109新線高速連通工程,即京蔚高速兩地連接線工程;G335京冀界至G112段改建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進,計劃年內開工建設,2025年建成通車,屆時該市北部區域與北京市便捷連通將進一步加強。

  低空經濟蓬勃發展,運輸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5月13日,張北中都機場收到了由中國民用航空華北地區管理局為其頒發的《通用機場使用許可證》,標誌着該機場正式投入運營。張北中都機場負責人肖軍介紹:“中都機場屬於A1類通用機場,滿足運-12以下小型固定翼飛機、直升機使用。目前,已有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三院及天津航天神舟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單位駐場進行科研試飛。”

  據了解,張北中都機場的投運,在張家口市尤其是其壩上地區,將構成以中都機場為龍頭、周邊眾多臨時起降點相呼應的低空經濟基礎設施網,為區域低空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隨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推進,全市運輸服務水平實現持續提升。張多順介紹,該市充分利用區域資源及條件,搶抓低空經濟發展先機。未來將依託應急管理部華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張家口低空飛行服務站、張北中都機場等特色&&優勢,重點推進應急救援、低空飛行服務保障試點升級推廣、低空運輸、冰雪賽事服務等多個應用場景。

  低空經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該市客貨運情況也表現積極。據統計,2023年全年客貨運均實現新增長,公路客貨運總周轉量完成611.6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0.65%,居全省第三;機場旅客吞吐量46.5萬人次,同比增長54.3%;貨郵吞吐量146噸,同比增長178.7%。該市還開行“張石歐”中歐班列、“京張號”中歐(中亞)班列,開啟張家口與歐洲經貿往來的高效陸路新通道。

  在農村公路建設方面,該市以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為目標,着力提升服務保障能力。張多順介紹,該市範圍內的農村“對接路”全部貫通,交通“微細血管”更加暢通,安全服務水平大幅提升。該市通三級及以上公路鄉鎮比率達99%、通雙車道公路2000人以上建制村比率達91%。其中,草原天路獲評全國首批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典型案例,入選文化和旅游部旅游公共服務“十佳案例”和“優秀案例”。(記者 李艷紅 通訊員 田宇翔)

[作者: 李艷紅  責任編輯: 楊丹宇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