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話 説變化丨昔日“老沙河”,今朝“網紅地”-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家鄉話 説變化丨昔日“老沙河”,今朝“網紅地”

2024-08-02 15:32:01來源:長城網

分享至手機

清晨的陽光灑滿河面,岸邊的樹林不時有鳥兒飛出,遠處的風車緩緩旋轉,絢麗花海中蜂蝶飛舞,乘着船在河道上緩緩穿行,舒適又愜意。這裡是位於邯鄲市邱縣的老沙河,也被當地人們稱作母親河。

老沙河景色。長城網·冀雲客戶端記者 楊蕾 攝

郭敬華是河北省邯鄲市邱縣梁二莊鎮小侯仲村人,從小在這條河邊長大,喜歡寫作的他記錄下了很多關於老沙河的故事。如今,看著眼前綠意蔥蔥、生機盎然的老沙河,郭敬華感慨“變化太大了!”

“老沙河,沙土窩。張不開嘴,揭不開鍋。”這是曾經流傳在邱縣當地的順口溜,描述的就是以前老沙河的模樣。當地百姓説,那時候老沙河兩岸的河堤上黃沙裸露,寸草不生。每年春天一場大風過後,滾滾黃沙便將河岸邊的莊稼幼苗掩埋。一場風過後,家裏的炕上和桌子上也是佈滿了一層沙土。但是他們深知,乾涸和氾濫都不是老沙河正常的生命狀態。

“我們對老沙河進行了清淤疏浚、優化建設,大力帶動兩岸農業産業升級。”邱縣農業農村局農村水利科科長馬春耕介紹,近年來,邱縣依託“引黃工程”,對老沙河和相連的水渠進行整修,新建了一批蓄水閘和揚水站,保證了老沙河常年有水,徹底解決了邱縣東部地區半個世紀以來兩岸農田用不上地表水的歷史。

隨着老沙河兩岸高效農業帶的開發,居住在沿岸的人們開始大面積種植桃樹、梨樹等果樹,金枝槐、紅葉李等觀賞樹木,芍藥、菊花、決明子等中草藥,還有油葵花和格桑花等花卉,不僅實現了居住環境的綠化美化,還真正實現了經濟效益。

“我在老沙河邊上種了60畝桃和梨,以前沒水的時候,樹都不長。自從老沙河有了水以後,你看這樹長得多好。”家住邱縣南辛店鄉西大侯仲村的村民賈春秀聊起現在的變化,同樣感慨頗多。

隨着老沙河的不斷改善,邱縣也對老沙河兩岸進行了升級改造,打造了老沙河觀光路,觀光路兩旁全部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安裝了六盞搭載5G微基站的全功能版智慧路燈,觀光路上每隔三公里建有一個驛站,給游人和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如今的老沙河觀光路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網紅路”,吸引着眾多游客前來休閒旅游、觀光“打卡”。

“看我們這桃子,多好!”賈春秀順手掰開剛摘下的桃子笑着説:“現在老沙河的環境越來越好,來這裡玩的人多了,園子裏的水果賣得可好了,一年能賣個二十來萬元。”

如今,煥發新生的老沙河不僅被評為了河北省五星級河湖,還為其流域範圍內的農民實現3億多元增收,妥妥地成為當地的一條“致富河”。

閒暇時,郭敬華都會到老沙河邊走走,繼續記錄老沙河的新故事,在他最新的記錄裏這樣寫道:“煥發新生的老沙河,正在滋潤着居者的心靈,撫慰過客的寂寥。她成就了莊稼的豐碩,也襄助了草木的繁茂。如今的老沙河就這樣源源不斷地流淌在邱縣的大地上,滋潤着生我養我的家鄉。”(記者 高航 楊蕾)

[作者: 高航、楊蕾  責任編輯: 王曉娟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