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大數據迎來“人工智能+”時代-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張家口大數據迎來“人工智能+”時代

2024-06-11 17:48:22來源:河北日報

分享至手機

  發展“數據存儲+算力調度+裝備製造+應用服務”産業鏈

  張家口大數據迎來“人工智能+”時代

  5月30日,在懷來縣東花園鎮的秦淮數據總部基地,一個智能巡檢機器人正通過運維樓通道。河北日報記者 王雪威 攝

  2023年9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中國綜合算力指數(2023年)》,河北省綜合算力指數排名全國第4。

  河北算力項目集中在張家口市。這裡既是我國“東數西算”工程8個樞紐節點之一,也是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之一。

  2023年底,在張家口投運的服務器達到153萬台,通用算力達到7600P。今年1-4月份,這裡的智能算力又猛增了11400P。

  新型算力已開啟

  5月30日,張家口懷來大數據産業基地。

  這裡,每個園區投運的服務器都以萬計,存儲着來自國內多家頭部企業的重要數據。

  2017年,秦淮數據懷來大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經理張存華初到這兒時,“除了一棟樓,周圍都是荒地”。短短幾年,秦淮投運的服務器佔了懷來縣服務器總量的80%,成為當地最大的數據中心。

  吸引秦淮的是張家口當地獨特的優勢:環京、低溫以及綠電。

  緊隨秦淮之後的,是合盈、騰訊、中國聯通等大數據巨頭,先後在懷來建成投運了18個數據中心項目。

  一百多公里外的張北縣,步子邁得更早一點。

  2016年,這裡引入了張家口第一家大數據企業。此後,阿里巴巴張北雲計算、張北雲聯等11個數據中心項目相繼建成並投運。

  除了這些,張家口還有23個在建的數據中心項目也將陸續投運。

  劉海峰對當地大數據産業發展的每一步,記憶都很清晰。他是張家口市數據和政務服務局副局長,2016年參與引進了該市第一家大數據企業。

  2016年,這家落戶張北縣的大數據企業投運了1萬台服務器。以這為起點,4.8萬台、22萬台、50萬台、80萬台、100萬台、124萬台,到2023年,張家口投運的服務器總量增加到153萬台。但眼下,劉海峰的關注重點已經從服務器&數,轉移到算力水平。

  傳統的大數據中心,相當於超大號不可移動硬盤,承載的通用算力支撐網購等數據存儲需求。智能算力帶來的則是人工智能的訓練和推理計算,比如文心一言、訊飛星火等AI大模型。

  這些對算力要求更高的新應用,正在推動當地算力結構的改變。

  “今年前4個月,我們的算力增加了11400P。”張家口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尹旭光介紹,2023年底,當地的算力總量是7600P。值得一提的是,新增的11400P算力,都是智能算力。

  合盈數據項目懷來區域公司總經理呂志勇介紹,他們今年開展的二期項目建設,全力承載智能算力需求。

  這意味着,承接大模型等“人工智能+”的新型算力,已在這裡開啟。

  拓展算力的應用鏈條

  5月30日,張家口市經開區站前西大街和世紀路交叉口,早高峰的紅綠燈時長與平峰時的不一樣。

  算法賦予信號燈“大腦”,讓以往的車看燈變成燈看車。

  “這是通過智能感知、AI算法、數據分析、智能控制後的應用場景。”智慧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項目負責人王偉介紹。

  過去,紅綠燈路口四個方向的放行時長都是固定的。即使南北方向沒有車,東西方向的車也得等,降低通行效率。

  位於張家口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智慧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服務器24小時實時處理數據。安裝在路口的雷視融合全息感知設備和邊緣計算設備收集路口車輛、行人通行數據,融合處理後實時發送到信控&&。信控&&借助算法自適應配時,實現實時調整信號燈時長。

  最先享受算力紅利的張家口,有142個路口安裝了這種智慧交通設備。經測算,每個路口的通行效率可以提高13秒。

  這種算力應用,需要人工在原始數據上貼標注,便於服務器識別學習。這就在當地延伸出一類新的公司——數據採集製作、深加工。

  “我們想以算力帶動當地數據清洗、數據加工等大數據産業上下游聯動發展。”張家口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唐凱説。2023年9月,當地&&《張家口市大數據産業發展行動計劃》,就提出“支持數據標注專業化、工程化和&&化發展”“構建高中低多層次數據標注服務能力”等目標。

  這也是張家口謀劃“數據存儲+算力調度+裝備製造+應用服務”大數據産業鏈中的一環。

  這一規劃讓一些大數據相關企業開始調整産業布局。

  5月30日,寶德數壩數字産業(河北)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崇傑説起公司近期的規劃,很期待。2021年9月,作為河北省第一家服務器製造企業,他們製造的全省首&本地化生産的服務器下線,填補了全省大數據産業鏈中裝備製造行業空白。

  “今年我們順應市場趨勢,緊跟國家政策和當地規劃,準備為這麼多落戶的大數據企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謝崇傑説,方案中,他們將針對未來智算、超算項目重點推出液冷服務器+餘熱回收+多場景應用,可大幅提升度電産值,實現零碳綠熱。

  調度算力的準備

  2016年,第一家數據中心在張北縣開建,很多當地人從附近經過時,搞不清大數據這類企業生産的是什麼。

  如今,張家口人可以自豪地向外介紹:為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直播提供支撐的大數據中心在懷來,為每年“雙十一”千億成交額提供算力的大數據中心在張北。越來越多人知道,支撐外賣點餐、網絡購物、短視頻業務的部分算力大腦就在張家口。

  數據在這裡匯集、計算、傳送,都需要網絡。

  3月20日,聯通(懷來)大數據創新産業有限公司在當地完成註冊。説起公司和其他大數據企業的不同,運維經理吳賓總結,“我們同時擁有算力和網絡。”

  中國聯通(懷來)大數據創新産業園能提供3000兆帶寬,具備隨時擴容的能力。他們將網絡結構改為懷來直達北京,時延降至2毫秒以內,“過去,時延都在5毫秒左右。”吳賓説。

  借助這些優勢,2022年5月,中國聯通(懷來)大數據創新産業園成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的全國兩個“算力高效調度示範”項目之一。

  什麼是“算力調度”呢?

  這得先從當前的算力需求説起。3月底,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産業發展部發布了《“人工智能+”時代公共雲發展模式與路徑研究》報告,指出我國AI+時代來臨,已出現算力“供不上、用不起”的瓶頸問題。

  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統籌調度算力,避免算力使用的冷熱不均。

  張家口早在去年就提出,探索建立企業級、集群級和樞紐級算力調度&&體系。搭建企業級算網一體化調度&&,實現多應用場景的算力協同。

  嗅覺靈敏的企業已聞風而動。

  5月30日,阿里巴巴張北察哈爾數據中心二期項目部,重型卡車滿載着材料進進出出。這是阿里巴巴集團在張北縣規劃建設的5個數據中心之一,投運服務器數十萬台。

  這5個數據中心有合建也有自建,這也是目前張家口大數據企業的特點之一。合盈、秦淮等企業投資園區,提供電力、製冷等服務,企業自購服務器;也有企業自行設計建設,自行購置服務器。

  這種多元化,帶來了算力調度的可能。

  《張家口市大數據産業發展行動計劃》也據此提出了“研究覆蓋算力申請、調度、保障、結算、評價等全生命周期的算力調度機制,實行數據中心可調度算力清單化管理,構建算力服務資源池”等遠景目標。

  這意味着,政府搭橋,當地或將出現一個算力市場——有能力構建大數據基地的企業可將閒置的算力租出去賺錢,沒有能力購置足夠服務器的小企業有算力可租可用。

  尹旭光説:“我們希望,能把張家口建成京津冀地區算力設施集中承載地、算力資源調度主樞紐。”

  “人工智能+”已來,算力調度也不會遠。

  背景鏈結

  近年來,張家口市依託京津冀區域市場需求巨大潛力和當地生態環境自然稟賦等方面的優勢,以大數據存儲為切入點,不斷完善産業發展基礎,優化産業布局,逐步形成以懷來大數據産業基地、張北雲計算基地等為核心的數據産業集聚區,已成為京津冀地區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核心城市和全國十大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之一。

  2023年,全市大數據核心産業實現增加值151億元,同比增長8.6%,2020年至2023年,該市大數據核心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速30%以上。下一步,該市將積極承接北京等地實時性算力需求,着力建設以新能源為支撐的數據中心集群,積極構建與北京協同發展的“人工智能+”生態體系,加快打造聯通京津的算力經濟廊道,建設京津冀“算力之都”。(記者 白雲 王雪威)

[作者: 白雲 王雪威  責任編輯: 楊丹宇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