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承接,我們要做什麼——京津老人河北養老觀察②-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做好承接,我們要做什麼——京津老人河北養老觀察②

2024-05-22 14:52:40來源:河北日報

分享至手機

  

  5月15日,在唐山市古冶區怡然安養院養老院裏,來此安享晚年的京津老人在戶外活動。河北日報通訊員 陶磊攝

  推動京津養老項目向河北具備條件的地區延伸布局,我省如何做好承接?

  記者調查發現,相關地方正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同時,政府層面也通過一系列撬動性政策,充分激發企業積極性,推動康養産業高質量發展。

  學會推銷:到京津養老市場去

  4月,6批共116名北京老人來保定市滿城區潤達祥和養老山莊參觀、試住,參觀體驗人數同比增長212%,有7名老人當場簽下入住合同。

  數字增長背後,是積極推銷自己的結果。

  “既然流量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至關重要,咱就得做好‘引流’這篇文章。”山莊負責人王克欣抓住短視頻風口,與員工一起在多個網絡&&開設多個視頻號,展示老人的幸福生活,部分條目點擊量超過10萬次。

  自拍自導的視頻雖然略顯“質樸”,但被越來越多京津老人所關注。

  “推開院門,我便確認,這便是我的夢中‘情院’。”在某網絡&&上,關於“保定小院”的短視頻頗具親和力。

  今年75歲的北京市民張永斌就是看了該&&的宣介信息,才來到涿州市東仙坡鎮上胡良村,於去年簽下佔地320多平方米“保定小院”20年的使用權。

  向“雲端”發力,保定推動服務供需高效對接。3月28日,該市民政局與北京市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依託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養老資源供給和養老服務需求雙向交流的基礎信息&&。

  無論線上對接,還是線下宣介,都在積極實施。

  “出門就是大海,吃住也便宜,感覺很值。”4月30日,在北京市東城區惠老大集的旅居養老展位前,前來“趕集”的大爺大媽被“圈粉”。當天,13家來自秦皇島的康養機構組團進行推介,讓北京老人對海邊的養老生活充滿期待。

  4月19日,承德康養養老走進北京社區首場活動在北京市西城區舉行,15家養老機構展位前,聞訊趕來的北京老人圍攏過來,看條件、問政策、留電話。活動現場,2023年曾在承德住了幾個月的北京老人閆有梅當起了義務推介員。

  承德萬家祥和康養城負責人陳雪與京津老人的溝通則更為直接、精準。“楊姨,您上次種的小香椿快發芽了,啥時候過來採摘呀?”3月以來,陳雪有時間就給老人們打電話嘮家常,電話那頭,有在康養城住過的老熟人,有去北京社區對接時認識的新朋友,還有京津社區推薦的潛在客戶。

  加強對接,京津冀抱成團朝着頂層設計的目標一起做。

  近日,三地民政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建立與環京周邊地區結對共建機制,朝陽區、海淀區、豐台區、石景山區、房山區分別與承德市、張家口市、唐山市、秦皇島市、保定市民政部門簽訂養老服務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北京優質養老服務資源向合作共建地區延伸。

  做好配套:讓老人方便來願留下

  連項目方都覺得“無解”的問題,經過相關部門努力,順利解決了。

  從去年6月到今年3月,承德縣民政局副局長佟秀玲只要不出差,幾乎每個工作日都到博愛頤園養老中心項目現場盯進度。

  博愛頤園是承德市承接北京養老需求的18個疏解項目之一,一期總投資1.5億元,可容納中高檔養老床位412張,因位於城郊,水電暖和燃氣難以接入縣裏管網。

  對此,承德縣成立康養工作專班,召開5場協調會,與各有關部門一同加班加點推動項目建設。佟秀玲就是專班成員。

  博愛頤園將於今年6月正式營業,沒有耽誤工期。

  曾經,公共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困擾着一些想赴冀養老旅居的京津老人。

  聽説承德市興隆縣花市村到縣城都要近1個小時車程,天津老人王晶晶對來這裡旅居,望而卻步。

  北京西城區老人周子欣嚮往秦皇島的海灘,但不能走遠路,出門還得帶着輪椅,非常不方便。

  隨着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這些問題正變得不成問題。

  花市村旅游觀光合作社在天津市區設了8個接駁點,大巴到村,轎車到戶,“王晶晶們”到花市村方便多了。

  秦皇島市設立了多個租賃站點,輪椅、制氧機等數百種康復輔助器具一應俱全,周子欣可以來一場“説走就走”的港城之旅。

  通過調研,保定市民政局局長田彥軍發現,交通設施和公共服務是影響京津老人是否“跨城養老”的基礎性條件。

  交通設施決定着老人們方便不方便來,公共服務質量、配套建設則決定着老人們留不留。

  交通便捷性有目共睹。

  “軌道上的京津冀”使得京雄津保形成“0.5至1小時交通圈”,京津冀主要城市間2小時通達交通圈基本形成。河北成了京津老人想來就能很快抵達的地方。

  公共服務則在快速跟上。

  2023年,全省累計建成4885個城鎮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完成7000余張家庭養老床位建設任務;等級養老機構1428家,佔養老機構總數比例達75.6%;87個涉農縣(市、區)建成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

  政策保障:支持養老企業成長

  北京老人到河北養老,河北企業拿到北京的補貼,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5月9日,燕達國際健康城副總裁李海燕對記者説,每收住一名京籍老年人,他們每月能拿到北京市100元至700元的床位運營補貼。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是燕達國際健康城的養老闆塊,位於廊坊市三河市燕郊,與北京市通州區只有一河之隔,目前有5000余名老人入住,95%以上是北京籍。

  康養産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優質企業參與。

  省社科院研究員邊繼雲認為,我省應與京津攜手,創新康養産業聯動發展支持政策,尤其要考慮以優質企業帶動提升全省康養資源整合能力與康養産品開發能力。

  京津冀政府層面正持續發力。

  從2016年起,北京養老床位補貼“政策跟着老人走”。《關於進一步深化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的實施方案》進一步提出“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合作共建、同質同標”的原則,推動京津冀地區養老服務政策、項目、人才、醫養、行業等方面協同發展。

  對此,李海燕認為,這些好政策有利於企業發展壯大,增強養老服務承載能力。

  各地也意識到,優化營商環境是引進、培育優質企業的關鍵因素。

  今年10月,總投資25.5億元的天保京北健康城項目將建成。這是我省房地産轉型康養産業的項目。在懷來天保康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孔德昌眼中,轉型過程中,有兩個“攔路虎”,一是資金,二是醫療服務,因為轉型離不開醫療服務支撐。

  建設過程中,省發改委、省醫藥行業協會等部門針對項目存在問題進行研究分析、謀劃解決。懷來縣協助企業與有關銀行簽署金融支持合作協議,協助企業多次對接北京三甲醫院,企業與有關醫院初步達成託管天保醫院共識。

  為引進、培育優質企業,各地堅持市場化運作機制,支持經營主體參與。

  赤城縣強化稅收政策支持力度,落實康養服務機構按規定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政策和價格政策。

  隆化縣在要素保障、稅費減免等24個方面給予支持,設立2000萬元溫泉産業發展基金,引導民宿改造、景區創A、酒店創星等。

  三河市明確,養老機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及機構附屬服務設施用電、用水、用氣、用熱享受居民價格。

  …………

  我省各地不斷強化政策保障,大力支持企業發展,承接京津養老服務需求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記者 趙建 馬利 陳華 陳寶雲)

[作者: 趙建 馬利 陳華 陳寶雲  責任編輯: 楊丹宇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