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優服務強保障,推動項目落地落實
支持信譽樓等大型商超擴容提質,促進崇文街、宋街等商業街優化升級;擴建新材料産業園,加快實施總投資200多億元的旭陽新能源新材料一體化項目;加快推進國道515、107繞城改線工程,啟動京港澳高速定州西互通項目,謀劃定州西繞城高速項目,打造高速“大外環”……2月1日,在定州市九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重大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聚焦建設“六個強市”(能源強市、製造強市、農業強市、交通強市、教育強市和文化強市),加快建設經濟強市、美麗定州,以中國式現代化開創高品質中等城市建設新局面。
聚力改革開放,塑造優質高效營商環境
去年,定州市營商環境明顯改善。該市在全省率先實現新建商品房和存量房登記交易全流程集成網辦。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確定為個體工商戶發展工作&&點、“個轉企”改革試點。新註冊商標1534個,同比增長13.2%,增速全省排名第一。工程建設、政府採購公開招標項目全部實現“雙盲”評審,標準地出讓等改革經驗在全省推廣。城市信用監測排名位居全國前列,入圍全國第四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區。開展百名法官進百企活動,建立“檢稅企”共建機制,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今年,該市將堅持以改革優環境、以開放拓空間、以服務提質效,進一步增強發展活力、動力、競爭力。
拓展改革深度。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行“高效辦成一件事”,推進線下辦事“只進一門”、線上辦事“一網通辦”、各類訴求“一線應答”,讓企業群眾快辦事、少跑腿。持續做好招投標“雙盲”評審,擴大“帶方案出讓、交地即發證”“竣備即發證”改革效應,釋放更多改革紅利。完成高新區綜合執法試點改革,提升園區監管服務效能。用好“信易貸”“信易+”等惠企措施,持續優化信用環境。提高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接辦質效,架好服務群眾“連心橋”。
延伸開放廣度。抓牢“冀貨出海拓市場”機遇,組織150余家外貿企業參加廣交會、德國五金展等展會,推介品牌、開拓市場。發揮好體育用品、金屬製品兩個省級外貿基地作用,開展百家企業大走訪,組織業務培訓6次以上。加強與相關公司對接合作,積極拓展荷蘭、芬蘭等國際市場,努力實現“世界體品定州造”。圍繞打造區域商貿物流中心,加快推進國際陸港、多式聯運交易中心、京東體品物流基地等項目建設,謀劃實施聯通朔黃鐵路、京廣鐵路的大型物流項目,暢通開放大通道。
加大服務力度。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各類企業,真心真情解難題、優環境,確保新增市場主體1.2萬戶、“個轉企”150家、“小升規”10家以上。全面貫徹金融支持民營經濟25條措施,深化與河北金融學院合作,完善“政銀校企”對接機制,促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推動匯亞科技、中邦工貿、火來順等企業上市融資。健全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嚴格規範執法行為,嚴厲查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做到對守法經營者“無事不擾”、對違法失信者“利劍高懸”,讓企業盡享誠信守法紅利。
強化服務保障,開展項目建設落地年活動
今年,定州市將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發展新質生産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
推動項目提速。深入開展項目建設落地年活動,全年實施省市重點項目102項,總投資500億元。強化服務保障,堅持幹部包聯,力促閩商産業園、平創醫雲等28個已簽約項目開工,確保文永印刷産業園、千喜鶴一期等15個項目建成達産。強化要素保障,統籌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環保能耗指標等向園區項目傾斜,加快推進總投資70億元的國電投、華能等風力發電項目,確保總投資120億元的電廠三期及熱電聯産等配套項目開工建設。加快旭陽路、污水處理廠、蒸汽煤氣管網等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管委會+&&公司”管理模式,保持主營業務收入增速12%以上,爭創國家級高新區。
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全面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速將達到10%,科技創新能力保持全省A類。完善梯次培育機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0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00家、專精特新企業10家。推進創新&&建設,培育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家,新增工業企業研發機構20家、企業技術中心4家。繼續辦好産學研合作創新大會,強化與京津雄等地協同創新和産業協作,爭取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布局定州,促進更多科研成果在該市孵化、轉化、産業化。
釋放傳統産業活力。落實技術改造稅收優惠和專項貸款支持,實施重點技改項目20個,培育智慧工廠、智能車間10個,促進傳統産業智能化改造、高端化轉型,加快建設製造強市。大力支持河北長安研發新能源汽車,盡快實現上市,搶佔郵政快遞等公共領域市場,力爭整車年銷量突破25萬輛。強化設計賦能、以智提質,推進體品産業園建設,打造京津冀高端體育用品基地。科學規劃建設鋼網産業園,引導企業入園進區、資源共享,爭創省級重點特色産業集群。
深挖新興産業潛力。大力發展新能源産業,加快定州至高碑店輸氫管道、天然氣摻氫混輸等項目建設,引進氫燃料電池等前沿項目,拓展公交、環衛等應用場景,促進全産業鏈發展,打造京津冀氫能製造基地和示範應用城市。大力發展新材料産業,力促年産5000噸氨基醇項目投産,推動優尼科等企業發展壯大。
發力會展經濟,打造更高品質魅力城市
定州市將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持續完善硬體軟體,提升城市品質,做強城市品牌,讓城市家園更加宜居、更有吸引力。
借盛會之勢展風采。舉全市之力辦好省第七屆園博會,打造“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重要目的地。以盛會補短板,推進商業街、張寒暉大街等道路延伸工程,完成客運樞紐中心搬遷,新增停車位5000個、充電樁400個,新改建賓館酒店、旅游民宿10個以上。確保眾春園、文體中心、各地展園如期投用,加快南城門周邊改造、唐河生態水系、郊野森林公園、方特文化産業園等項目建設,打造高端文旅融合示範景點。高標準舉辦中國苗博會、京津冀體育經濟年會、中華網絡歌手大賽、中國大學生飛行器大賽等活動,帶動苗木花卉、體育用品、會展産業發展。舉辦五大官窯聯展、奇石展、文創展等活動,讓定州歷史文化走出來、活起來。
創品質之城增內涵。扮靚城市“面子”,圍繞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新改建口袋公園3個,新增城市綠地25公頃,讓城市“放眼皆綠意,處處都是景”。做實城市“裏子”,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衞生城市為目標,以城市更新為抓手,更新老舊管網32.7公里,新增城市公廁11座,新建城區分類垃圾轉運站2座,加快建設北部新城水廠;改造老舊小區6個,加裝電梯12部;持續推進“冬病夏治”,提高全市供熱保障水平。增厚城市“底子”,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120場,提升基層文化服務中心25個,打造優秀文化站3個,新增城市書房2個,建設書香定州;開展物業規範提升行動,大力解決物業服務差、管理亂、效率低等問題,打造模範物業6家。(記者 林鳳斌 通訊員 谷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