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搶抓開年經濟
開年即開跑,重點項目提速攻堅
在建項目開足馬力搶進度,企業車間火力全開趕訂單,田間地頭不誤農時忙農事……在石家莊,從工地到車間,從城市到鄉村,到處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節後上班第一天,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召開,向全省釋放了重環境、優環境的信號。石家莊各地立即動起來、幹起來,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抓落實、促發展,努力在新的一年跑出“加速度”。
項目搶進度
罐車往來穿梭送料,泵車源源不斷澆築……2月18日,南二環(仙&街—太行大街)快速連通工程施工現場,橋面混凝土澆築正在緊張有序進行。
這一快速連通工程全長約4.8公里,主要新建仙&街至天山大街連續高架橋、崑崙大街跨線橋、秦嶺大街和太行大街跨線橋。目前,主橋樁基、承&、墩柱、蓋梁、箱梁架設全部完成。
“這條路對於完善城市路網發揮着重要作用,計劃2月底主橋通車。”正在工地上巡檢的項目安全經理王霖説,300余名建設者春節都沒休息,全力以赴加快建設,確保按期交工。
春節期間,石家莊不少重點項目不停工,建設者們全力奮戰,推動項目如期建成、早見成效。
巨大的刀盤緩緩旋轉。地鐵4號線玉村南路站至石銅路站地下18米作業面,“復興2號”盾構機一刻不停向前掘進,確保3月貫通。
在滹沱河(中華大街至東三環北延線)兩岸,滹沱河沿線綜合整治提升工程全面開工。親水親綠示範段及擴展區域整治提升、冀之光塔登高點及周邊環境整治、新城大道登高點及周邊環境整治等7個項目開始進場施工,營造“具有濱水特色、體現城市形象、反映時代精神”的標誌性區域。
安裝管線、粉刷墻面……石煤機城市更新高品質住宅項目施工現場,建設者們正緊張有序施工。作為省會城市更新重點工程,項目23棟住宅樓已全部封頂,正在進行室內外裝修及相關配套工程建設,計劃今年6月陸續交付使用。
吊臂揮舞、焊花四濺……上安電廠餘熱入市輸配線工程現場,一片繁忙景象。該項目將把上安電廠餘熱引入市區,解決城區熱源能力不足難題,建成後可保障約650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
補短板、強功能的基礎設施項目不斷加力,增後勁、強支撐的産業項目也競相提速。
石藥集團智能製造“燈塔工廠”項目已主體封頂,正在進行外裝和産品規劃設計,將以生産高端的、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創新藥為主,力爭打造世界一流的創新藥生産基地。
華藥集團特色合成藥物基地項目也在加緊建設,預計今年9月一期工程竣工,將建成華藥新治療領域高端特色原料藥産品孵化基地,形成“研發+原料藥+製劑”協同發展的進階模式,打造華藥新治療領域産業鏈核心競爭優勢。
企業趕訂單
機械臂騰挪翻轉,藥液灌裝一氣呵成……2月18日,春節假期後第一天,石家莊四藥集團的新型直立式軟袋輸液智能車間就忙了起來。
去年,石家莊四藥集團借助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建設了這座可年産6億瓶(袋)新型直立式軟袋輸液智能車間。“投産以來,車間在確保藥品質量、提升生産效率、降低生産物流成本等方面優勢凸顯,有力推動企業從傳統生産向智能製造躍升。”石家莊四藥集團總裁吳恒耀説。
走在石家莊四藥集團,無論是生産車間,還是研發部門,處處涌動着創新發展的活力。去年,企業獲批各類新産品88個,同比增長130%,數量位居行業前列。今年1月底,自主研發的一款治療肺動脈高壓國家Ⅰ類新藥獲批開展臨床試驗,目前在研新藥還有幾十款。
“石家莊生物醫藥産業已經跨上千億級&階,要跟上産業發展步伐,我們必須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下好發展先手棋。”吳恒耀向記者介紹,企業將以創新驅動為引領,不斷推動産品迭代升級,培育競爭新優勢,積蓄髮展新動能。
新春新希望,匯聚新動力。石家莊工業生産一線,各大企業鉚足幹勁抓創新、開足馬力忙生産,奮力實現開門紅。
一根根鋼材隨着傳送帶進入剝皮機,褪去深色“外衣”變得銀光閃閃。“這是客戶定制的高端齒輪用鋼,對材料質量要求很高,平直度、尺寸公差都有高標準要求。”河鋼集團石鋼公司銀亮材生産線質量工程師焦衛京説,銀亮鋼是石鋼的高端拳頭産品,他們要求職工高標準把握産品質量,做到百分之百零缺陷。
石煤機公司生産車間裏,激光切割機群、數控機床群火力全開,各崗位已進入“提速搶跑”狀態。目前,公司掘進、運輸、環衛等裝備産品的合同訂單已排産至5月。為搶生産保交付,企業備足原材料,啟動勞動競賽,跑出新春“加速度”。
同樣的忙碌場景,也出現在石家莊科林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電動車充電樁生産車間6條生産線正全速運行。“這批産品是第四代智能型充電樁系列産品中的120千瓦一體式直流充電樁,充電速度快、效率高、安全性好,可同時為兩輛家用新能源汽車提供充電服務。”科林電氣新能源事業部總經理助理尚曉東介紹,訂單已經排到4月份,他們正加快生産,保證順利交付。
田間忙農事
“看這秧苗,長得多快!”2月18日,新樂市邯邰鎮大流村的西瓜育苗大棚裏,綠油油的秧苗長勢喜人,村黨支部書記丁天雷正帶着瓜農管理西瓜苗。
“過去,瓜農都是在自家田裏進行小規模育苗,需要燒爐子加熱提供合適溫度,既不規範也不安全。”丁天雷説,他們聯合周邊20多個村,共同建設了3座高標準育苗大棚,並與科研院所合作培育新品種,為瓜農提供優質種苗,種出的西瓜品質更高了。
新樂市西瓜、甜瓜種植面積約6萬畝,年産量21萬噸,其中精品西瓜畝均效益3萬元以上,從事育苗、種植、管理、銷售及運輸的瓜農有5萬多人,涌現出一批專業村。“我們要抱團發展,讓更多瓜農富起來。”丁天雷信心滿滿。
人勤春來早,農事催人忙。年味還未消散,在石家莊市的廣大鄉村,農民已經開始在田間地頭忙碌起來。
“今年的普羅旺斯西紅柿,比往年熟得早些,現在長勢正好,個頭又大。”2月18日一大早,欒城區眾友採摘園就迎來一撥採摘游客,負責人郭利根熱情地招呼大夥兒進棚採摘。
近年來,欒城區結合區位優勢和特點,大力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加快特色優勢蔬菜、優質水果示範基地建設,積極探索“旅游+”“生態+”等模式,促進農文旅深度融合。
鮮嫩草莓點綴紅火新春。行唐縣只裏鄉北高裏村草莓採摘園,一顆顆紅彤彤的草莓嬌嫩欲滴,清新甜美的味道沁人心脾。小游客李欣揚和媽媽提着籃子穿梭其中,盡享採摘樂趣,“這裡的草莓又大又甜!”
看著絡繹不絕的游客,草莓園負責人鄭素雲笑着説:“新引進的牛奶草莓長得好,行情也好,兩個大棚能收入15萬元,今年是個好年景。”
每天天不亮,井陘縣坡頭村村民李海良就來到村西養殖場,給鱘魚喂食。“好山好水養好魚,我們這裡的冷泉水具備養殖鱘魚的天然優勢。”李海良相信,只要努力付出,一定會有回報。
近年來,坡頭村幾乎家家戶戶搞養殖,鱘魚養殖面積達530畝。2023年,井陘縣整合坡頭村、上坡頭村等6個村的鱘魚養殖戶及周邊旅游資源,建成“鱘味坡頭”漁、泉、旅融合項目,依託優美風光將産地變景區。
臨近中午,坡頭村逐漸熱鬧起來,這裡舉辦的“鱘魚游燈會”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賞民俗、看花燈、品鱘魚。“人氣越來越旺,日子越來越紅火。”看著眼前的情形,李海良臉上的笑容愈加燦爛。(記者 張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