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裏的非遺丨河北威縣:非遺亂彈過大年-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年味裏的非遺丨河北威縣:非遺亂彈過大年

2024-02-17 09:06:53來源:新華網

分享至手機

  新華社石家莊2月16日電(記者岳文婷)“鏘……鏘……”伴隨着聲聲伴奏,“曹操”踱着步邁上舞&,舉手投足間盡顯功底,贏得觀眾陣陣喝彩。正月初六,河北省威縣人民廣場上,馮莊亂彈藝術團為群眾帶來表演——威縣亂彈。

  在威縣,聽亂彈過大年是民間習俗。威縣亂彈形成於清代,是一個多聲腔劇種,聲腔包括亂彈腔、昆腔、揚州亂彈、高腔等,聲腔獨特、劇目豐富、表演粗獷。2008年,威縣亂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威縣馮莊亂彈藝術團正在演出。新華社發

  聽説春節期間廣場上有亂彈演出,趙志銅一早就帶父親來看。“全家人都特別喜歡亂彈,亂彈一唱,年味兒就來了。”

  觀眾中,一名戲迷舉着手機錄製視頻,手機連接着充電寶,地上還放着一個大容量的保溫壺。這名戲迷名叫劉建磊,他告訴記者,知道哪有專業演出就去哪看,不僅要現場聽個過癮,還要全程錄下來,回去沒事了反復看。

  今年59歲的趙合增是馮莊亂彈藝術團團長,也是威縣亂彈的河北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威縣亂彈最讓我着迷的是唱腔裏的拖腔,韻味讓人回味悠長。從十幾歲學藝起,對亂彈的喜愛從未改變。”趙合增介紹,劇團是2013年成立的,目前有50多名演職人員,其中30多名是全職。

  “如今,威縣亂彈劇目不僅有傳承下來的經典劇目,還增加了一批歌頌新生活的新戲。”趙合增説,“春節前,我們劇團確定了《全忠孝》《忠報國》《鬧花園》等六場演齣劇目,並進行了多次排練,希望能用精彩的演出回饋家鄉的戲迷。”

  近年來,為了保護和傳承威縣亂彈,當地對亂彈傳統劇目進行了徵集、挖掘、整理和復排,並編輯了《威縣亂彈曲牌》《威縣亂彈臉譜》《威縣亂彈舞&藝術》等書籍。

  威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白鋒説:“我們每年都開展戲曲進鄉村、進校園、進社區等系列活動,並通過組織交流活動、開辦學習班等形式,讓群眾近距離了解亂彈、學習亂彈。尤其是春節期間,我們組織威縣亂彈展演,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作者: 岳文婷  責任編輯: 高麗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