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一則出自石家莊市政府工作報告的信息引發各方關注:“生物醫藥和新一代電子信息産業率先突破千億。”
石家莊生物醫藥躍上千億量級
拍攝於2023年6月的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外景。沈騰飛攝
石家莊素有“華北藥都”之稱,是首批國家級生物産業基地之一。但産業優勢不突出、龍頭企業不多、競爭力不強等問題,一直制約着産業的壯大和升級。
2021年,石家莊市提出,在生物醫藥、新一代電子信息兩大産業上率先突破,打造千億級産業集群。
自此,該市生物醫藥産業發展按下“快進鍵”:2021年,716億元;2022年,855億元;2023年,突破千億元。
聚集效應
現代化高端化産業格局凸顯
1月18日,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
驅車行駛在園區裏,道路兩側,四環醫藥、綠葉制藥、石藥集團巨石生物等知名藥企標識不斷掠過。
很難想象,就在2021年,這裡還是典型的城中村:南、北郄馬村周邊,插花一樣分佈着一些企業。
石家莊的做法是——插花式開發為集中開發讓路,土地供應優先保障産業所需,推進産業向高端化、集群化發展。
4000多畝土地,7天完成入戶評估,7天完成協議簽訂,10天完成騰空搬遷,為産業提檔次、擴規模拆出了新空間。
記者走進華普石家莊醫藥有限公司,穿上藍色工裝,手握靜電球釋放靜電,穿過一道道封閉門,進入了企業的小試實驗室,只見工作人員正在進行CpG佐劑工藝條件優化實驗。
“這是我們為生産自主研發的疫苗佐劑,自主設計的生産設備。”公司質量總監陳會珍指着一台儀器説,CpG佐劑是新一代疫苗的“發動機”,可提高疫苗抗體滴度,減少抗原用量,提升疫苗抗體持久性。
華普是疫苗佐劑領域的“先行者”,2022年入駐該園區。項目總投資6.73億元,主要建設10億劑CpG疫苗佐劑産能生産車間。目前,項目完工並處於中小規模試産階段,今年將全面投産。屆時,這裡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百公斤級佐劑生産基地,預計年營收達3億元。
“不僅華普,我們已引進藥明生物、綠葉制藥等眾多國內外知名藥企,僅去年就有70個生物醫藥項目落地,總投資213.4億元。”石家莊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丁飛燕説。
生物醫藥是高新區的主導産業。目前,區內擁有石藥、華藥、以嶺等生物醫藥規上企業143家,形成了涵蓋生物藥、化學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等領域的中高端産業體系。
放眼石家莊全市,越來越多的大項目、好項目形成聚集效應,為生物醫藥産業集群建設增添新動能。
總投資10億元的仁合益康高端製劑系列産品産業化項目加快建設,今年將實現營業收入12億元;河北遠征藥業獸用生物醫藥生産基地項目,投産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近20億元;神威藥業現代中藥創新技術産業化、石家莊恩必信生物動物疫苗生産等項目順利推進……
“隨着項目源源不斷匯入,全市生物醫藥産業集聚發展成效凸顯,目前已建成以高新區、經開區為重點,以欒城、趙縣、晉州為配套的生物醫藥産業發展格局。”石家莊市發改委高新技術産業科科長李士章介紹。
其中,高新區為高端醫藥核心區,經開區為生産加工區,是生物醫藥製造企業聚集地。此外,欒城、趙縣、晉州等集群發展迅速,醫藥企業規模不斷壯大。
“去年,全市生物醫藥産業重點項目有47個,涉及抗體藥物、疫苗、細胞治療、高端醫療器械等各個領域,總投資475億元。”李士章説,目前,全市擁有生物醫藥企業1299家,其中石藥、華藥等營業收入超10億元企業17家。
激活要素
科技創新“濃度”越來越高
1月18日,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一棟寫有“四環醫藥”字樣的大樓十分醒目,從北京引進的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北京四環醫藥旗下的渼顏空間(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坐落在這裡。
“企業産品涉及生物可降解高分子類、多糖類、膠原蛋白類、生物多肽類等多種高科技材料,擁有授權發明專利3件,並設立有河北省藥品産業技術協同創新&&工作站。”渼顏空間總經理助理閆瑞國説。
按照預定計劃,今年渼顏空間部分産品將正式投産。滿産後,可年産二類、三類醫療器械西林瓶産品200萬瓶、預灌充産品150萬支,可實現年産值10億元以上。
“渼顏空間所處的這棟樓我們稱為‘億元樓’(稅收過億元),是園區為發展潛力大、産品附加值高的科技企業量身打造的創新創業孵化載體。”丁飛燕説。
目前,聚焦細胞免疫治療研發和産業化的河北森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事醫療器械研發生産的河北路德集團等5家企業,已分別入駐園區的5棟“億元樓”。
如今整個園區內,藥明生物、艾科達生物、軒竹生物……科創型生物醫藥企業一家挨一家,科技創新“濃度”越來越高。
“這主要得益於我們為企業搭建的創新&&——全鏈條創新孵化體系。”丁飛燕介紹,目前,園區共有40家眾創空間,20家孵化器,5家加速器,還有22家省級技術轉移服務機構,240名持證上崗的技術經紀(理)人,園區年均技術合同登記額60億元以上。
生物醫藥産業創新研發周期長、投入高,如何幫助企業實現高效率、低成本科技成果轉化?
“除了構建全鏈條的創新孵化體系,我們還設立了中央創新區。”丁飛燕説。
中央創新區2023年投用,核心區總面積6772平方米。在這裡,你可以共享實驗室,還可以孵化項目,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快速轉化。
“我們現有245&共享大型設備,用於試驗驗證、檢驗檢測、科技評估、中試放大等專業技術服務,並已全面啟動創新研發中心、動物實驗中心等6個項目籌建工作。”丁飛燕説。
2023年12月28日,又一重量級科技創新&&——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落戶石家莊高新區。
“清華大學將從技術上支持石家莊市生物醫藥産業研發創新,石家莊市也將通過‘揭榜挂帥’等形式對接清華提供訂單式研發服務,從而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在石家莊落地轉化。”丁飛燕説。
高新區的這些創新&&,只是該市生物醫藥産業快速發展、創新活力持續迸發的一個縮影。
2023年,石家莊市生物醫藥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頻頻實現新突破。
石藥集團自主研發的中國首款mRNA疫苗,填補了我國疫苗在mRNA技術路線的空白;軒竹生物研發的一類創新藥安奈拉唑鈉獲批上市;常山生化艾本那肽一類新藥被列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全市生物醫藥領域已擁有恩必普、津優力等6個完全自主知識産權一類新藥,在研一類新藥74個。”李士章説,目前,石家莊市生物醫藥省級以上創新&&189家,其中國家級創新&&18家,科技領軍企業7家,高新技術企業294家,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靶向”發力
讓企業享受政策“陽光雨露”
“去年9月,我們的抗腫瘤産品研發項目,獲得了石家莊市1000萬元的生物醫藥研發獎勵。之前企業引入外部投資者時,石家莊高新區認購1億元股權,支持企業研發。”軒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官史澂空説,企業感受到了當地對生物醫藥産業實實在在的支持。
軒竹生物是高新區2020年從海南引進的一家創新藥研發企業,也是石家莊市醫藥領域唯一一家“獨角獸”企業,擁有近300項國內外專利。
“像軒竹生物這樣的創新藥研發企業,石家莊市還有不少家,它們共同特點是研發投入很大,前期需要更多資金支撐。”李士章説。
為了讓這類企業成長更快,石家莊市&&了多項含“金”量很高的政策,通過設立産業基金、創投基金、天使基金等方式,讓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都能享受政策帶來的“陽光雨露”。
2021年&&的《石家莊市瞪羚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提出,對首次評選為一年爆發式增長、三年複合式增長和五年連續增長的瞪羚企業,分類擇優給予企業50萬元、80萬元和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2023年,石家莊市設立了200億元的主導産業發展基金,並首次設立規模20億元的科技成果轉化天使投資引導基金,分期設立100億元的人才創業投資基金。
“從2021年到2023年,我市累計為385個醫藥企業和項目頒發獎補資金2.7億元。”李士章説。
“靶向”施策發力,優化營商環境。石家莊市積極響應企業訴求,提升服務能級,將各類檢驗審批窗口引入醫藥産業園區,讓企業足不出園,就能辦理相關事項。
“去年9月,我們園區與省藥監局簽署合作協議,在園區設立河北省藥監局藥品醫療器械檢驗審評中心,聯合打造藥品檢驗審評服務窗口。”丁飛燕説,這也是我省構建藥品檢驗審評服務創新機制的一次探索。
該中心集藥品醫療器械的業務諮詢、檢驗檢測、審評指導、技術培訓等功能於一體,可以讓企業“少跑腿”、多辦事。
前不久,國家藥監局特殊藥品檢查中心完成前期相關手續,確定落地石家莊高新區。
“今後,區內的麻醉藥品、精神類藥品研發生産企業跑審批手續,會更加便利高效,這也將吸引更多相關企業落戶,從而形成新的細分産業鏈條。”丁飛燕説。
生機勃勃的生物醫藥産業,讓石家莊市形成了人才聚集的強大磁場,吸引了越來越多創新人才落戶扎根。
2022年5月,石家莊市將醫藥産業新引進的省屬骨幹院校全日制碩士學位研究生,納入市人才綠卡B卡服務範圍,按規定享受購租房補貼、分配人才公寓等政策。
年度工資薪金獎勵,也是石家莊市吸引生物醫藥高端人才的重要舉措。
去年11月,該市針對生物醫藥領域人才推出政策,對高層次人才給予年度工資薪金獎勵,最高獎勵50萬元。
“我們將持續提升生物醫藥産業發展後勁,做大做強‘疫苗、抗體、細胞’等細分領域,努力打造世界級産業集群,叫響‘中國好藥·石家莊造’品牌。”石家莊市發改委主任趙建林説,今年將謀劃生物醫藥産業重點項目35個,總投資430億元;重點園區謀劃500萬元以上生物醫藥産業項目達145個,總投資532億元。(記者 李冬雲 周潔 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