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半個月就到春節了,我們抓住節前這段寶貴的時間,爭取實現産品從實驗室到生産線的突破。”1月24日,保定·中關村創新基地內,河北三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臧生物”)研發中心負責人董向濤正在和團隊成員進行頭腦風暴,加緊對誘導心肌細胞技術的攻關。
三臧生物是一家專業從事細胞儲存、細胞技術研發與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獲批河北省幹細胞標準化重點實驗室。2018年,三臧生物入駐保定·中關村創新基地,把目光聚焦在幹細胞研究的國際前沿——誘導多能幹細胞分化為心肌細胞(以下簡稱“iPSC誘導心肌細胞”)技術。
隨着科技部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專家組組長裴端卿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繼宗教授等國內一流專家學者的加入,三臧生物在iPSC誘導心肌細胞方面取得技術突破。“我們即將實現iPSC誘導心肌細胞技術從實驗室製備到産業化生産的升級。”董向濤説。
“看,這就是我們即將開工的園區,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等到園區建成投用,我們的誘導心肌細胞就能實現量産了。”三臧生物總經理鄧姍姍指着園區的沙盤説,依託正在建設的産業園區,三臧生物將打造國內首個iPSC誘導心肌細胞産業化創新中心,實現iPSC誘導心肌細胞的標準化、産業化、規模化生産,形成國際先進的研發水平和産業化能力。
“入駐五年多來,保定中關村可幫了我們不少忙。”鄧姍姍説,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協助企業與政府、投資機構、合作夥伴等建立了廣泛的&&,並適時提出建設性意見及政策性引導,幫助企業快速成長與發展。
同樣位於保定·中關村創新基地的九純健保定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純健科技”)也是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的受益企業。2019年,九純健科技將公司研發及生産團隊從北京搬至保定,專業從事傳感器、物聯網的開發與應用。
“樓下就是我們的客戶,保定中關村幫我們對接的。這些年,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在項目申報、校企合作、人才引進、技術轉化等方面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九純健科技運營總監韓士華介紹,目前,公司營業收入較入駐時增長了10倍,並成長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河北省專精特新企業。“現在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春節以後,正加班加點趕制。”韓士華説。
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受訪單位供圖
在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雙子座”建築——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引人注目。作為中關村在京外設立的首個創新中心,這裡已探索出“一中心、一基地、一園區”的協同發展路徑。
“來來來,大家聚起來,關於明天的‘村晚’,還有些事情要交代。”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負責人張曙光組織同事做好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2024年企業家聯誼會的籌備工作,邀請園區入駐企業參加,加強企業間橫向交流互動,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氛圍。“這是時隔四年再次聯合入駐企業舉辦‘村晚’。我們既要讓企業事業發展得好,還要擴大保定中關村自己的朋友圈。”
張曙光介紹,截至2023年年底,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註冊企業350余家,其中科技型中小企業達300余家。2023年,園區新增河北省專精特新企業5家,累計入駐省專精特新企業9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4家,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85家。
保定·中關村創新基地。受訪單位供圖
“我們以助推區域創新合作為使命,圍繞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持續夯實構建‘類中關村’創新生態系統,並取得階段性運營成效。”張曙光介紹,2023年,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組織雙創活動430余場,有力促進了高端資源聚集融合,進一步深化了京津冀全方位協同合作。同時,該中心連續六年組織200余個園區相關項目參加雙創大賽,其中35個項目晉級決賽,4個項目獲獎。
“2024年是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啟動運營的第九年,我們將聚焦京津冀協同創新合作,開展高端産業論壇峰會,持續舉辦産業交流對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系列活動,搭建産學研用協作橋梁,厚植創新熱土,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貢獻力量。”張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