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縣加快推進“原料藥+製劑”産業基地建設
啃“硬骨頭”,打造生物醫藥産業集群
3000萬元、1.1億元、2.2億元,這組數據是仁合益康集團2021年以來連續3年的納稅金額。“這組三級跳的數據,充分體現了公司堅持創新賦能的發展思路,也得益於趙縣全力支持生物醫藥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務實舉措。”仁合益康集團董事長李國英説。
近年來,趙縣搶抓石家莊市支持生物醫藥産業率先突破重大機遇,堅持從思想上破冰、發展上破局、行動上題,積極創建河北省化工園區、省級原料藥集中生産基地,全力推進百億級“原料藥+製劑”産業基地建設,加快構建以原料藥為龍頭、以成品製劑藥為龍身、以做強醫藥中間體及包裝材料為龍尾的産業發展新格局。
思想破冰
——找準路徑,建設“原料藥+製劑”産業基地
1月5日,位於河北趙縣經濟開發區的仁合益康集團,剛建成的高端製劑項目正在進行試生産。
“這只是創新基地的一期項目。縣裏爭取了15.01億元專項債券,通過‘定制代建、先租後購’的合作模式,分3期幫我們建設佔地690畝的‘原料藥+製劑’創新基地。”李國英説。
正是有了當地政府大力支持,仁合益康集團才會迅速發展壯大。目前,該集團獲批的藥品批准文號已有84個。“2024年,我們計劃申報研發新藥30個以上,銷售收入超過35億元,納稅超過3億元。”談及未來,李國英信心滿滿。
很多人也許很難想到,2021年,這家龍頭企業一度要遷到外地。“當時,趙縣生物醫藥産業發展定位不清晰,環評、規劃都受限制,而我們研發的新藥急需擴大生産,外地又給出豐厚的政策支持。”李國英説。
“遇到問題就要想方設法解決,絕不能因為我們的原因,讓企業失去投資信心,被迫外遷。”得知此事後,剛到任的趙縣縣委書記王彥芳直奔企業調研,並組織生物醫藥企業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座談會上了解到制約項目發展的難題:“趙縣生物醫藥産業由傳統澱粉産業轉型而來,擁有20多家生産原料藥的醫藥企業,可由於新建原料藥項目對環評等條件要求高,縣裏不具備相關條件,新項目很難獲批。”
一個縣聚集着20多家原料藥生産企業,還具有從中間體到原料藥再到製劑和醫藥包裝的全産業鏈發展基礎,卻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新項目落不了地。這無疑是扔掉金山要飯吃。
隨後召開的縣委常委會上,大家達成一致共識:把生物醫藥産業作為全縣主導産業,全力以赴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加快建設“原料藥+製劑”産業基地,打造百億級生物醫藥産業集群。
明確了方向,具體方案很快&&。
完善生物醫藥産業發展規劃,依託河北趙縣經濟開發區東區、西區加快申報河北省化工園區和省級原料藥集中生産基地,破解制約原料藥項目落地的一系列問題。
&&生物醫藥産業支持政策,大力招引重點産業項目,加快構建特色原料藥、高端製劑及藥用輔料一體化的全産業鏈條。
發展破局
——敢闖敢試,釋放生物醫藥産業發展活力
有了新目標,如何抓好落實?
趙縣拿出“敢於直面不足,勇於破冰突圍”的勇氣,對制約生物醫藥産業發展的堵點、難點、痛點,逐項分解、逐個攻破。
新建原料藥項目落地難,趙縣解放思想,大膽破冰突圍。
縣裏召開黨政聯席會專門研究,組建工作專班,遠赴江蘇昆山等地學習先進經驗,多次對上問計,尋求原料藥審批難的破解辦法,對經濟開發區東西兩區實行一體化修編和報批規劃環評,重新編制了全縣醫藥産業發展規劃。
短短半年多時間,河北省化工園區、省級原料藥集中生産基地相繼獲批,原料藥項目審批難問題得解。
“當初的承諾一件件得到落實,讓我們看到了趙縣發展生物醫藥産業的決心,企業不僅沒外遷,還新建了‘原料藥+製劑’創新基地項目,並且把集團總部也搬到了縣裏。”李國英説。
生物醫藥企業擴大規模缺資金,趙縣敢闖敢試敢擔當,主動幫企業盤活資産。由於歷史原因,很多企業廠房雖有“一證兩圖兩報告”,卻一直沒能拿到不動産登記證,導致企業無法進行抵押貸款。
“不解決這個問題,企業就沒有辦法辦理抵押貸款,影響擴産發展。當初辦不了不動産登記證,責任不完全在企業,我們‘新官’還要理‘舊賬’。”趙縣縣委、縣政府發動各個職能部門下沉企業了解情況,同時向省、市有關部門問計,共同尋找既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又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解決方案。
很快,35家符合條件的企業解決了不動産登記歷史遺留問題,盤活企業資産近70億元。
“拿到不動産登記證後,我們用廠房辦理抵押貸款,新上馬了年産2億片控釋片、5億支水針劑重點項目,項目達産後可實現年營業收入11.4億元。”石家莊市普力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秦曉輝介紹。
隨着一個個制約發展的“硬骨頭”被逐一啃下,趙縣生物醫藥企業迎來了快速發展。
普力制藥西咪替丁國內市場佔有率突破60%;華恒藥業青霉素V鉀佔全國比重達98%,中碩科技苯甘氨酸國內市場佔有率達90%……
截至目前,全縣33家生物醫藥相關企業中,規上企業達到25家;總投資64.28億元的15個在建醫藥類項目全速建設;總投資26.43億元的12個擬建醫藥類項目加快推進。
行動破題
——優化服務,打造具有堅強配套服務能力的低成本化園區
“生物醫藥企業走上發展快車道,就更需要在優化服務上發力,樹立實幹為先的導向。唯有如此,才能實現彎道超車。”河北趙縣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白英輝説。
2023年,仁合益康集團的12個品種20個品規製劑中標國家集中採購。生産産能不斷擴大,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也在加大。
“人才缺口越來越大,從外地大批量引才不現實,本地又缺懂技術的人才。”就在李國英為用工問題犯愁時,縣裏給他送來“定心丸”。趙縣綜合職業技術教育中心與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對接,通過貫通培養方式,為企業定向培養化工裝備技術專業高職人才。
“定向培養的人才大多是本地人,留得住又懂技術,能切實解決我們的用工難題。”李國英介紹,除了在校內學習外,學校還安排學生們定期到集團生産一線實踐鍛煉,在工作中完成學習,在學習中了解工作,目前已有100名高職大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
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題,只是趙縣優化服務助力生物醫藥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趙縣堅持“項目為王、企業為王、環境為王”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生物醫藥企業發展需求,以經濟開發區為主戰場,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着力打造具有堅強配套服務能力的低成本化園區。
聚焦提升園區硬體水平,趙縣謀劃了總投資26.78億元的15個債券項目,啟動實施了道路、管網、污水處理廠、廠房等基礎設施工程,全面提升園區承載能力。
生物醫藥企業擴産、新引進的企業落地需要土地,河北趙縣經濟開發區通過經濟、法律、行政等綜合手段,盤活園區971畝低效用地,為新建項目提供用地保障。
實施“品牌提升”工程,依託“安健成益”“興柏藥業”等現有品牌提升區域品牌影響力的同時,支持引導仁合益康、普力制藥、匯康生物、山姆士藥業等企業加快發展、做大做強,持續擦亮趙縣“原料藥+製劑”産業集群招牌。(記者 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