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做優創新生態 培育科技領軍企業人才-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秦皇島:做優創新生態 培育科技領軍企業人才

2024-01-03 10:30:10來源:河北日報

分享至手機

  秦皇島做優創新生態培育科技領軍企業人才

  組團攻堅,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

  秦皇島星箭特種玻璃有限公司成功研製0.01毫米厚耐1200℃超高溫光學玻璃、哈電通用燃氣輪機(秦皇島)有限公司生産出首&國産HA級重型燃機、秦皇島天拓電機車有限公司完成我省首&870V高電壓&&新能源智能機車研製……2023年,秦皇島市引導、支持企業進行科技創新,特別對擁有領先技術的企業進行個性化扶持,促進多個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的高科技産品問世,將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産業發展新動能。

  “我們圍繞全市十大特色主導産業,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為主線,推進科技成果孵化轉化,開展創新主體培育,營造良好創新生態,為我市産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秦皇島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馮智恩説。

  培育創新主體,打造科技領軍企業

  2023年12月24日,在中油寶世順(秦皇島)鋼管有限公司新能源管材廠車間內,一根根加長鋼管下線,將發往項目施工現場。2023年7月,18.3米螺旋、直縫雙工藝新能源焊管生産線在該公司竣工投産,填補國內新能源焊管領域空白,為新能源輸送和重大能源項目管道建設提供支撐。

  “該生産線首次在焊管領域採用‘兩頭一尾’直縫、螺旋雙工藝的創新工藝布局,實現直縫焊管、螺旋焊管兩種工藝柔性切換,可以靈活應對新能源市場和傳統油氣輸送市場的需求,是國內唯一可以生産兩種工藝18.3米鋼管的生産線。”中油寶世順(秦皇島)鋼管有限公司新能源管材廠廠長常向陽説。

  2023年,秦皇島市聚焦創新主體培育,實施科技領軍企業培育工程,面向高端裝備製造、新型材料等重點産業領域,篩選行業影響力大、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好的高成長性企業打造科技領軍企業。包括中油寶世順(秦皇島)鋼管有限公司在內的4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尼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消防系統被認定為單項冠軍産品。

  秦皇島市持續推進孵化載體建設,在生命健康、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等産業領域積極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産業園區”孵化體系,健全産業服務鏈條。目前,秦皇島市有科技企業孵化器8家,其中國家級5家、省級2家、國家大學科技園1家。有市級及以上眾創空間17家。

  該市建立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和高新技術企業壯大計劃,篩選500家初創型企業、100家創新能力強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納入後備庫,強化要素供給,精準培育。

  截至2023年底,該市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分別達693家、4149家和424家。其中中信戴卡、中鐵山橋、哈電重裝、泰和安4家企業被評為河北省科技領軍企業,21家企業被評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1家企業(産品)被評為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産品)。

  聚焦人才&&支撐,豐富創新應用場景

  2023年12月23日,在秦皇島通橋科技有限公司,一根根管坯經過多個工序後,變身為一個個汽車橋殼。

  “我們公司使用最新的汽車橋殼液壓脹形製造技術,生産的汽車橋殼疲勞壽命高於國家標準35%。”該公司董事長楊寶芝説,燕山大學教授王連東的此項新技術成功解決了汽車橋殼易漏油這一行業痛點。

  秦皇島通橋科技有限公司與燕山大學結緣,得益於秦皇島市開展的政校銀企對接合作洽談和創新應用場景發布活動。在活動中,秦皇島通橋科技有限公司與燕山大學簽訂汽車橋殼液壓脹形製造技術及裝備産業化項目合作意向書。“新技術生産的汽車橋殼較傳統衝壓焊接法生産的橋殼輕15%左右,材料利用率提升20%以上。”楊寶芝説,新技術應用後,公司每年能節約製造成本15%以上,生産的橋殼承載能力和質量水平都有明顯提升。

  “針對我市主導産業技術需求,我們大力挖掘、採集駐秦高校科技成果。2023年共舉辦11場政校銀企對接會,發布創新應用場景清單696項,促成供需對接45項,簽約落地27項。助力690余項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馮智恩説。

  同時,秦皇島市持續推進科技特派員向二、三産業進軍,從駐秦高校選派195名專家教授入企幫扶,累計轉化科技成果230余項。組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技特派團16個,覆蓋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等産業,累計聯合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42項、轉化科技成果28項、搭建技術創新&&16個,有效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秦皇島市通過制定新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人才落戶港城,為當地高質量發展注入新鮮血液。2023年,秦皇島市圍繞當地産業高層次人才需求,成功引進院士等國家高層次人才6名,引進外國專家學者93名。通過多部門共同努力,成功協助杉納(秦皇島)科技有限公司、秦皇島膜力科技有限公司引進高端人才,並爭取省級人才專項資金700萬元。

  落實稅費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研發成本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為公司節省了大筆稅款,增加了企業流動資金。我們將這筆費用全部投入新的研發,解決了研發資金短缺難題,大大激發了企業的創新活力。”2023年12月24日,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科吉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經理張正軍説,2023年8月,該公司一款自主研發的鐵路移動激光檢測系統成功交付使用。

  雖然新品研發周期長、投入大,但中科吉芯卻認準自主創新這條路,企業的底氣就有來自稅務部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助力。在這一政策支持下,中科吉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2023年開展10個重點研發項目,全年研發投入超210萬元,同比增加近20%。

  “好的政策要讓企業看得見、摸得着。我們以稅費優惠政策精準推送為發力點,實現政策找準人、政策送上門,不斷加強稅收政策的宣傳和輔導,確保符合條件的企業能夠享受到政策紅利。”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副局長石兆豐説。

  2023年,秦皇島市繼續全面落實科技助企惠企政策,前三季度,該市共有580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累計減免金額18.63億元。2023年發放前一年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後補助資金5382萬元,惠及194家科技型企業,其中中信戴卡、宏啟勝均獲得1000萬元最高限額資金支持。

  同時,該市組建由科技部門牽頭,統計、稅務等部門配合的服務專班,赴各縣區、企業開展專項輔導服務。2023年,組織3輪次研發費用政策落實地毯式走訪,深入183家重點企業開展專項輔導,促進企業懂政策、幫助企業用政策。組織7場研發費用統計培訓會議,覆蓋全市9個縣區470余家規上工業企業。(記者 孫也達)

[作者: 孫也達  責任編輯: 王立鵬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