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經濟觀察丨數字裏的“幸福密碼”-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年終經濟觀察丨數字裏的“幸福密碼”

2023-12-31 16:42:37來源:長城網

分享至手機

  有事幹、有錢掙、有樂享……回顧走過的2023,河北人被暖意包裹,這份幸福有賬本為證。前三季度,河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43元,同比增長6.4%,25.7萬戶居民居住條件得到有效改善,截至11月底,全省城鎮新增就業88.93萬人……

  一串串數字的背後是不斷增進的民生福祉。就業、住房、養老、托幼……樁樁件件聚焦百姓關切,凸顯民生關懷,勾勒出河北人的幸福底色。

  京津冀創新創業大賽比賽現場。記者 劉瀾瀾 攝

  全省城鎮新增就業88.93萬

  “這次來參賽,不僅得到了評委的指導,還認識了很多同行業的夥伴,收穫可多了!”日前由河北、北京、天津三地的人社部門主辦的京津冀創新創業大賽在雄安舉行,前來參賽的保定視雲科技有限公司CEO楊瑞憑藉萬伏高壓特種帶電作業機器人項目不僅斬獲了桂冠,還收到了中肯的建議,創業項目中的三種産品已經規模化推廣。

  京津冀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儀式現場。河北省人社廳供圖

  創業是就業之源,為發揮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河北通過實施“源來好創業”青年創業資源對接服務季活動,服務高校畢業生等青年17.36萬人,新入駐創業載體的創業項目3600多個,組織創業培訓班450多次,幫助創業企業招聘18.58萬人。

  此外,河北還拿出真金白銀助力穩就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3.54億元、就業補助專項資金25.78億元、投放“人社惠農貸”12.2萬筆310.35億元……

  2023年“冬奧冰雪産業人才交流大會”現場。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供圖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一年來,河北圍繞“擴、促、兜”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深入開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推進計劃,積極開展公共服務“六進”校園和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攻堅行動,51.95萬名畢業生落實就業去向;開展春風行動、春暖農民工行動、薪暖農民工行動等,促進1252.96萬名農民工外出務工、就地就近就業和返鄉創業;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促進1.93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招聘會。資料圖

  一項項彰顯溫度和關懷的硬招實招,讓民生之本得以不斷夯實。截至11月底,全省城鎮新增就業88.93萬人, 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3.4%。

  25.7萬戶居民居住條件得到有效改善

  “現在每天回到小區,從‘面兒’到‘裏兒’,都跟‘搬新家’一樣,特別高興。”邯鄲市叢&區仁達嘉苑小區改造後,在這裡住了10多年的徐秀英別提多滿意了。

改造後的老舊小區有了健身活動區域。資料圖

  邯鄲市叢&區仁達嘉苑小區建成20年了,小區停車位少、網線雜亂、打球沒有場地等問題一度困擾着這裡的住戶。納入改造計劃後,改造啥,咋改造,都提前徵求了大傢伙的意見。更新樓頂防水、鋪設雨污分流管網、規劃停車位、建造集中充電車棚……每一項都改到了居民的心坎上。

  邯鄲市復興區勝利橋街道雙豐小區改造後增設了綠地公園。資料圖

  今年,河北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行“一小區一方案”或“若干相鄰小區一方案”模式,根據80%以上居民意見確定改造方案,改造小區滿意度達到80%以上方可組織竣工驗收,重點改造水、電、氣、熱、通信、消防等基礎設施和雨污分流管網,配建居民最急需的養老、托育、助餐、停車、體育健身等各類設施,注重“內外兼修”,提質增效。

  改造後的唐山培仁裏小區內部道。資料圖

  截至9月底,河北年度計劃1816個城鎮老舊小區全部提前完成改造,25.7萬戶居民居住條件得到有效改善。

  在塔元莊惠民中心,80歲以上的村民正在食用免費的午餐。資料圖

  建成7000余張家庭養老床位

  隨着人口老齡化加劇,“銀發族”如何安度晚年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機構養老,社區養老還是居家養老?這是當下很多家庭都要面臨的選擇。

  秦皇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資料圖

  石家莊市柏林南區的85歲老人劉小風就選擇了居家養老,可讓她女兒發愁的是,重度失能的母親,身邊離不開人,尤其是擔心翻身的時候把老人摔下床。聽説社區可以申請家庭養老床位,她就試着填了個申請表,很快,養老機構就把專業的護理床給裝上了。

  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全貌。資料圖

  這“床”可不簡單,它是一整套的“養、醫、護”智慧服務體系,專業的護理床可以升降,方便老人吃飯;防止褥瘡的充氣床墊可以減少翻身次數;配備智能生命體徵監測帶,24小時監測老人的生命體徵,還能一鍵呼叫洗澡、送餐等服務,讓居家養老變得輕鬆起來。

  唐山市灤南縣心貼心智慧養老服務中心的院子裏,老人們在開心嘮家常。資料圖

  這樣的暖心服務得益於河北持續優化養老服務供給,促進優質養老服務資源向老年人周邊身邊床邊聚集。

資料圖

  目前,河北累計建成7000余張家庭養老床位;對7.6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了適老化改造;建成示範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20個、城鎮社區養老服務設施4885個;通過設立養老助餐點、探索“流動型”助餐等多種方式,有序推進為老助餐服務,城鎮社區助餐服務覆蓋率超過60%,50%以上鄉鎮建成各具特色的農村孝老食堂……普惠性養老服務供給處處可及。

  托育班裏的孩子們正在和老師一起玩游戲。資料圖 

  除了“一老”,“一小”也是民生保障的重點。河北連續3年將托育服務納入民生工程或民生實事,今年把托育機構示範創建工程列入20項民生工程清單。截至10月底,河北已制發《河北省托育機構質量評價標準》,完成300家標準化示範性托育機構創建工作並通過市、縣自評和省級覆核評估,受益托位13171個,提前完成全年目標。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一年來,河北各地各部門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着力補短板、增保障,樁樁件件惠及民生,溫暖民心。(記者 張曉明 李皓)

[作者: 張曉明 李皓  責任編輯: 楊丹宇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