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市明確十大特色主導産業主攻方向
精準發力,提升特色産業競爭力
12月16日晚,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阿那亞社區“童話月”活動現場。河北日報通訊員 朱文斌攝
今年以來,新簽約5000萬元以上生命健康産業項目61個;預計全年接待游客8100萬人次,同比增長339.93%;34個總容量285萬千瓦的陸上風電、光伏項目獲省批復……今年以來,秦皇島市強化新發展理念科學引領,促進産業鏈提質擴量增效,不斷提升特色主導産業競爭力。
12月25日召開的秦皇島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提出,必須錨定十大特色主導産業,用足用好政策機遇,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以産業大繁榮推動發展大提速,不斷壯大現代化産業體系。按照這一思路,該市將着力推動生命健康産業實現更大突破,推動文體旅游産業質效齊升,推動新型能源産業全鏈條發力,推動汽車零部件産業聚集發展,推動電子信息産業厚植優勢,推動高端裝備製造産業提質增效,推動糧油食品加工産業走出新路,推動新型材料産業實現跨越,推動臨港物流産業快速做大,推動特色農業産業打響品牌。
加快培育生命健康産業集群
12月25日,在北戴河新區生物製造産業園首開區,國藥微元科技(秦皇島)有限公司的微元合成生物技術創新及生産製造項目三期工程建設正在火熱進行。施工現場,一座座廠房、庫房和孵化樓拔地而起,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
“該項目落戶北戴河新區,在帶來可觀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會吸引高層次人才集聚,有利於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促進産業集群化發展,做大做強生物製造産業。”北戴河新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佔勝説。
秦皇島市把生命健康産業放在主導産業的重要位置,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機遇,錨定中國康養名城目標,加快培育“醫、藥、養、健、游”五位一體的生命健康産業集群。
緊盯北戴河生命健康産業創新示範區建設,秦皇島市爭取到國家9部委“7+6”支持政策,以及河北省25條配套政策。充分發揮政策資源優勢,秦皇島市組建招商專班,全方位對接企業、科研院所和醫療機構。今年以來,新簽約5000萬元以上生命健康産業項目61個,計劃總投資309億元,落地項目23個,投産項目4個。
寒冬時節,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秦皇島醫院新院區依然在緊張施工,樓內精裝修已進入衝刺階段。
秦皇島市將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作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轉移的重要&&。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秦皇島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秦皇島醫院、天津市腫瘤醫院秦皇島醫院先後獲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這3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總投資額超60億元,項目建成後不僅直接提升區域醫療服務水平,更好地滿足廣大市民群眾醫療服務需求,而且將使秦皇島成為冀東地區乃至東北亞地區醫療服務和健康産業的高地。
與此同時,秦皇島市培療機構轉型發展健康養老産業步伐加快,已有61家轉型康養和餐飲相關服務類機構改造後運營,醫養、康養和醫美要素加速聚集。
文體旅游産業提檔升級
夜幕降臨,位於北戴河新區的阿那亞社區化身一座五彩斑斕的樂園,充滿了驚喜與浪漫。“這是一次重返童真的快樂奇妙旅程。”12月25日,來自北京的游客張穎在阿那亞社區參加“童話月”活動後高興地説。
近年來,秦皇島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體旅融合,依託濱海和長城兩大核心資源,做“熱”文化、做“活”賽事、做“火”旅游,構建全域全季全時文體旅游發展新格局,打造“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重要目的地。
做“熱”文化。推出《觀·山海》等沉浸式情景演繹,舉辦“長城腳下話非遺”等特色活動,打造100余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文旅融合綻放新魅力,吸引游客紛至沓來。秦皇島博物館開館後持續火爆,山海關中國長城博物館即將開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秦皇島段)建設成效明顯。
做“活”賽事。今年已成功舉辦北戴河國際輪滑節、國際帆船賽、世界徒步大會等28項重大賽事,近5萬人參與賽事活動,拉動地區消費超4億元。北戴河新區蔚藍海岸和秦皇島國際旅游港同時入選全國“十大精品帆船運動目的地”。“體育+旅游”模式在秦皇島市明顯升溫。
做“火”旅游。走進京津開展“點對點”宣傳活動,與天津達成旅游發展戰略合作,高水平承辦“山河秋韻”全國旅游宣傳推廣活動。今年旅游旺季,鴿子窩公園的《海上奇幻夜》等夜間旅游項目場場火爆,北戴河蕓樂集市等一批新建特色美食街區成為熱點。
豐富多元的旅游産品供給,讓秦皇島市文體旅游産業火爆。預計今年全年接待游客8100萬人次,同比增長339.93%,比2019年增長13%;旅游收入1100億元,同比增長541.56%,比2019年增長10%。
推動風光電等資源變為優質産業項目
近年來,秦皇島市致力於打造新型能源強市,初步形成風電、光伏、光熱、儲能、氫能等新能源産業集群發展格局。
今年以來,秦皇島市牢牢把握國家能源革命重大戰略機遇,推動風光電等資源加快變為優質産業項目。34個總容量285萬千瓦的陸上風電、光伏項目獲省批復。山海關海上風電項目已具備核準條件。青龍冰溝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國網新源河北撫寧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申報納入國家抽水蓄能2023—2028年重點實施項目,青龍花果山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撫寧龍雲谷抽水蓄能項目申報納入國家2029—2034年重點實施項目。秦皇島市率先在全省開展180萬千瓦海上光伏資源開發示範試點工作。
目前,秦皇島市有風電、光伏發電項目63個,其中已並網19個,在建9個。在建集中式光伏項目6個,年底前並網4個,新能源裝機並網達144.43萬千瓦。2023年秦皇島市風電、光伏累計並網力爭達到206萬千瓦,開工建設及開展前期抽水蓄能項目力爭達到360萬千瓦。
秦皇島市着力推動新型能源産業全鏈條發力,接下來將繼續挖掘新型能源資源,千方百計爭取裝機規模指標,以優質資源引進落地一批優質項目,打造新型能源産業強市。積極爭取陸上風電光伏資源可開發量超過1000萬千瓦、海上風電光伏超過1500萬千瓦。探索發展氫能産業,支持秦皇島氫能産業園建設。以燕山大學等氫能科研成果賦能,加大可再生能源水解制氫項目開發力度,發展氫氣制、儲、運裝備製造,加快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全國領先的氫能産業集群。(記者 張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