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提升治理能力-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衡水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提升治理能力

2023-11-23 09:57:58來源:河北日報

分享至手機

  衡水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提升治理能力

  城市更智慧 群眾更便捷

  今年以來,衡水市踐行“科技賦能城市建設,智能便捷人民生活”理念,按照科學定位、承上啟下,以人為本、需求引領,集約共享、互聯互通,數據驅動、開放生態原則,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截至目前,該市重點智慧城市建設項目中,18個重點項目已完成投資3.11億元。其中,9個項目已經投用或部分投用,4個項目即將建成投用。已累計建成5G基站4543個,重點工業園區、經濟發達鄉鎮等重點場景5G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

  智慧政務:

  從“網上能辦”到“網上好辦”

  “現在服務太智能了!提交申請材料以後,直接看屏幕就能知道進展到哪個環節了。”近日,在桃城區政務服務大廳,前來辦理業務的一家企業經理徐爭説。

  以“智慧政務”為抓手,今年衡水市桃城區政務服務大廳借助現代化技術手段,在全省首批上線“桃城區‘極速’審批智能督辦系統”,並獲批“智能督辦”省級工作試點。

  審批智能督辦系統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將過去企業登記基本信息人工審核變革為系統智能分析,依據登記標準進行自動審批,對存在問題的申請件,系統將一次性反饋給申請人或轉人工覆核,沒有問題的申請件會當即審批通過,生成電子營業執照。

  據介紹,該審批智能督辦系統高度還原線下督辦流程,將受理、辦理、辦結形成督辦閉環,實時顯示業務申報時間、辦件時長、辦件狀態,同步顯示超時件數、辦件件數、正在辦理件數,實現預警業務自動提醒、在線視頻督辦、工作全程留痕,更加精準無誤、科學高效、節約環保,實現政務信息全公開,更有利於群眾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倒逼審批人員規範審批行為,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和服務效能。系統正式運行以來,已完成全程實時督辦1800余件,極大地提高了政務服務水平和群眾滿意度。

  桃城區“極速”審批智能督辦系統高效運行是衡水市借助智慧城市建設打造一流政務服務&&的一個縮影。依託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冀時辦”APP,該市創新“在線諮詢、網上申請、快遞送達”辦理模式,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深化電子材料數據共享和互信互認,實現電子錶單自動填報和申請材料免提交,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從“網上能辦”向“網上好辦”升級。

  目前,該市全面完成一體化政務服務&&向縣、鄉、村延伸,118個鄉(鎮、街道)建立行政綜合服務中心,5112個村(社區)全部建立綜合服務中心(站),市縣鄉村四級認領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100%。市縣兩級政務服務大廳全部設立窗口,對省級28個主項68個業務辦理項實現代收代辦;在縣、鄉(鎮、街道)政務服務場所設立窗口,對市級17個主項42個業務辦理項提供業務諮詢、申報輔導、材料代收、審批結果反饋等服務。

  推進智慧金融&&建設,通過整合首貸服務、金融超市、企業徵信、風險預警等核心功能,運用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全力打造雲端銀企對接新模式,大力推進企業融資智慧化,為全市中小微企業提供準公益、多層次、全天候、一站式、綜合性金融服務。目前,智慧金融&&已實現涉企13類政務數據歸集共享,累計註冊經營主體35.74萬家,實現信貸投放金額319.93億元。

  智慧民生:

  從“群眾跑腿”到“數據跑路”

  輕點手機屏幕、填寫申請信息、上傳相關材料……近日,冀州區居民李連芳通過“冀時辦”App新上線的基層電子證明系統成功開了一封證明信。

  “過去辦理這張證明,需要專門跑回村裏蓋章,也沒有固定格式,來來回回要一整天才能辦下來,耗時又耗力。”李連芳説,現在只需要手機下載“冀時辦”App,搜索“基層電子證明”,填寫相關信息,不到15分鐘就解決了問題。

  去年以來,該市按照“政務服務圍繞民生需求轉”的要求,依託一體化政務服務&&,開發上線教師資格證補發換發、社會團體成立登記等行政許可類及公共服務類事項千余項。同時,聚焦群眾使用手機辦事的需求,開發上線衡水微公證、城際公交查詢等便民類應用事項181項。其中,基層證明網上申請和開具功能上線後,已實現基層證明全流程網辦、“零成本”開具。截至目前,該市已在5092個村(社區)推廣應用,開具電子證明2000余張。

  在此基礎上,智慧民生體驗不斷向更深領域拓展,目前智慧醫療體系培育工程基本完成,基層醫療機構智能語音外呼、區域電子病歷等已上線運行。26家公立醫院與省電子健康卡卡管&&完成對接,發卡50余萬張。“I衡水”App新上線中考成績查詢功能,增加衡水動物園“門票預訂”、衡水市氣象局“天氣預報”等模塊。公安系統人口檔案電子化系統已搭建完成,與省公安廳人口系統&&進行了對接。

  為更好地服務群眾,該市構建多層級互動、多部門協同、多系統互聯的政務服務生態體系,全方位提升“一網通辦”能力。開發網上諮詢、申報、審批、查詢等辦事功能,實現公安、社保、醫保、公積金、生活繳費等領域全覆蓋,做到了一機在手隨時隨處辦事。真正實現從“群眾跑腿”到“數據跑路”轉變。

  智慧市政:

  從粗放管理到精細管理

  “新建、改建市區‘六橫五縱’主路網70個路口的信號控制機;應用5G通信技術,實現信號控制聯網聯控,前端設備聯網率達到100%。同時,打造8條全時段“綠波”主幹道,有效降低車輛在路口等候的停車延誤。”衡水市公安交警支隊黨委書記、支隊長董華清説,隨着“智慧交管”的建成應用,交警部門運用“大數據”升級控制機、布設全息雷達、優化信號控制聯網聯控,通過多種形式建設智能信控感知前端,交通管理工作實現從被動應付到主動作為、從粗放運作到集約管理、從人工模糊到精準用警的轉變。

  不僅是智慧交管,智慧城管讓城事“盡收眼底”,管理“耳聰目明”。在衡水市區,搭載智能攝像頭及車載智能&&系統的智能採集車已投入使用,智能採集車的頂部安裝了取證主機,車內配備手控器、高清顯示屏等設備。智能採集車裝載有動態取證系統,行進的同時會自動採集信息。此外,可以對機動車道、快速路、城市高架等人工採集盲區進行實時採集,實現城市管理事部件採集的全方位覆蓋,幫助城管部門發現和解決城市問題。

  近年來,該市城管部門緊跟信息技術發展步伐,建設“智慧市政”管理&&、“智慧市政”大數據&&和“智慧市政”應急調度指揮系統,構建集城市燃氣、熱力、給水、排水、環境衞生、園林綠化、道路橋梁、綜合管廊於一體的管理&&,實現城市市政的數據分析、統一協調、頂層部署、決策指揮,對城市地理、資源、生態環境、人口、經濟、社會綜合事務進行數字化、網絡化處理,提高城市應急調度管理能力。

  該市還全力推進生態環境指揮中心建設,形成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應用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以“雙網格合一監管體系”為抓手,以“五步閉環監管機制”為重點,以統一指揮調度為核心的生態環境指揮調度體系。建成以全市162個空氣監測站、261套秸稈高點攝像頭、184家重點污染企業在線監測、313個施工工地揚塵監測、4套移動污染源監控系統為基礎的覆蓋全市的環境感知物聯網,並將相關監測信息匯總在數字地圖上,形成“生態環境保護一張圖”線上管理模式。

  今年以來,該市重點推進實施智慧市場監管&&、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控制監測系統、火災監測預警&&、“多規合一”&&、“多測合一”&&、土地二級市場交易&&、城市運行管理&&、市政綜合樓能耗監測&&8個項目。目前,智慧市場監管&&,70余項監管功能已上線運行,入駐經營主體23.69萬家,重點餐飲單位監控視頻線路已完成接入。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控制監測網絡系統已上線運行,市政綜合樓能耗在線監測&&已建成投用。(記者 陳鳳來)

[作者: 陳鳳來  責任編輯: 王立鵬 ]
    加載更多